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下,全球汽車產業迎來新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我國汽車產業應如何抓住機遇,順利實現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成為當下行業內外共同關注話題。

而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產業互聯網的發展、5G時代的迭代,智能製造的探索和新能源的應用,以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治理,都期待著汽車產業成為一個突破口,智能網聯汽車成為這些突破與創新的共同載體。

10月18日,在2018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主論壇的現場,來自業內專家、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以及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就未來互聯網汽車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關鍵詞:開放、合作、共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機遇。但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智能網聯汽車,對機械、電子材料的研究必不可少,節能、環保、安全的保障不能少,汽車原有的各項技術必須繼續發展。另外要牢記,新的技術方面中國並不佔優勢。

因此,整車企業要重視基礎設施和共性基礎的研究;零部件企業要重視新技術的研究和產品的發展;相關產業應重視和汽車產業的合作與配合;互聯網企業應當尊重汽車產業的技術和發展規律;而政府則要從政策和制度方面支持、促進產業間的合作。

談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徑,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第一訴求是安全與隱私保護。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核心技術必須自己研發,持續創新,迭代發展。拿來主義會傷害創新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路徑不適合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一定要自覺自強,必須掌握汽車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同時,李書福支持中國汽車工業更加開放,鼓勵中國汽車工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並與全球汽車同行攜手合作,廣泛聯合。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和誼在大會上發佈了北汽集團智能網聯汽車“五年行動計劃”,即“海豚+”戰略,聚焦“保護、優化、解放、個性、和”五個維度,並將與博世、採埃孚、海拉、松下、百度、科大訊飛、京東方、奧特貝睿、新岸線等企業進行緊密合作,建立圍繞智能網聯技術全價值鏈的朋友圈,致力於全球優質資源的整合和協同創新模式的建立,構建開放、共贏的智能新生態。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傳福認為,智能化的基礎是電動化、關鍵是開放。只要各方開放平臺就能實現共享、互聯、互通,集成創新,智能化要向縱深發展需要開放和共享。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全面開放以來,朋友圈越來越大,目前已經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微軟等100多個企業機構和建立了聯繫與合作。同時也與和北汽、長安等多個同行展開合作。目前,比亞迪秦pro已經開放,比亞迪與新加坡研發無人駕駛的叉車也已於10月14日正式開放。

小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何小鵬認為,做智能汽車對與所有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這種挑戰也會帶來大量的機遇。但製造是未來的汽車企業的基礎,除了硬件製造,還需要把軟件製造做好,核心是基礎軟件。最重要的是運營,運營是一個汽車的靈魂,把智能汽車的生態做好,需要面向用戶和企業開放運營。

同時,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必須是有足夠強的研發能力,有自己足夠強的品牌,必須要從中國走向全球,才有可能抓住在智能汽車領域從大變強的機會。

開放、合作與共享正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沒有一個汽車企業能夠完成擁有智能網聯汽車所需要的全部資源和能力,“開門造車”正在成為現實。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毋庸置疑的是,智能網聯汽車正是跨界融合的創新載體,傳統汽車企業和互聯網科技公司具有天然且極強的互補性,這讓BAT逐漸加入這場革命,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三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大咖——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的馬化騰、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相繼登場演講,搶走了這場汽車大會的不少風頭。

馬化騰:騰訊要做車企的助手

在率先登場的馬化騰看來,騰訊要在智能汽車產業中扮演“配角”。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是汽車產業為主,我們非常願意成為汽車產業的數字化的助手。我們的定位非常精準,也很清楚,我們是車企的助手。”馬化騰表示。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上個月,騰訊宣佈重要的轉型升級,決定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已經接近尾聲,下半場正在拉開序幕。上半場是消費互聯網,下半場是產業互聯網,而汽車產業正是騰訊進行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點之一。”馬化騰說。

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傳統汽車的企業和互聯網公司攜手,這是業內的普遍認識。騰訊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過程中,要打磨三個最基本的基本功:一是網絡連接能力,二是數據的處理能力,三是安全。

馬化騰認為,對汽車企業來說,在這次的產業變革中,如果要擺脫淪為一個生產車間的命運,就要儘快實現生產和消費的連接,打通從造車到用車的價值鏈。真正觸達終端用戶,而不僅僅滿足製造產業鏈。更重要的是,如何藉助硬件的優勢把軟件和服務三位一體連接起來,做成一個生態。

“實現量產是第一步,車企還要實現軟硬服務的生態協同,這也需要我們生態產業和互聯網進行跨界融合,來獲得海量的用戶和服務。”馬化騰說。

李彥宏:人工智能將真正改變汽車行業

隨後登場的李彥宏,則認為人工智能將徹底改變汽車行業。百度要打造的是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時代的一個全新生態。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他一如既往地重申了百度對於人工智能的重視,人工智能將真正改變汽車行業。

“2012年,我們開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造百度的搜索引擎,以及一些相關的服務。2013年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人工智能真正能改變的另外的一個大的行業是汽車行業。於是,在2013年百度成立了自動駕駛研發團隊,這個團隊後來發展投入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多,2015年的時候我們成立了自動駕駛的事業部。去年4月份,我們宣佈Apollo平臺的開放。”李彥宏說。

據李彥宏介紹,Apollo僅僅開放一年多的時間,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駕駛生態,有接近130家的生態合作伙伴。

王堅:智能網聯汽車必須回答哪些問題?

馬化騰和李彥宏談的是自家企業的戰略,而王堅的演講則是對關於“車與城市”關係的思考,但卻能從中看出阿里為何提出要去打造“城市大腦”,一直以來強調“車路協同”。

王堅認為,汽車產業發展到今天,特別是面臨著電動車以及所謂的人工智能出現的時候,一些基本的問題沒有回答——”車最根本的東西是什麼?而大家都可能忽視的一件事情是,當一個車出現的時候,它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形態。”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未來,車到底給一個城市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今天可能最大的價值就是從A點移到B點。但是車跟手機不一樣的是,沒有人願意待在車上,今天大家待在車上是因為被逼著待在車上。”王堅說。

因此,王堅在第一次主導跟上汽合作車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除了道路以外,車還有沒有別的基礎設施是要它依賴的?

目前,在汽車領域,智能與網聯兩個詞常常被放在一起。但是,王堅對此存在不同看法。不過,他並不認為“智能”與“網聯”不該放在一起,但是“智能”、“網聯”這兩件事情對車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智能可能相對來講是一個方面,但是互聯網對車而言它的重要性實際上是該跟路放在一起的。”王堅說,與上汽的合作,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情:互聯網應該是車的另外一個基礎設施,而不只是作為一個接入的網絡來看待。

所以,王堅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必須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基礎設施是否會發生一次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交通所帶來的問題,車是不是要幫助它解決?

在跟上汽合作以後,三年多以前,王堅第一次提出“城市大腦”。

馬化騰、李彥宏、王堅一起參加了一場怎樣的汽車大會?

“全世界每個城市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樣、產業不一樣、人口結構不一樣,但有一件事情是一樣的,擁堵。這是非常奇怪的問題。”王堅認為,大家迴避了一個問題——車帶來所有的問題,誰幫它解決?

“如果一輛所謂的智能車,它不能有效的使用道路資源的話,我要問他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它是不是一輛智能車?”

他認為,如果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一輛未來的車如果不能解決車對城市資源消耗問題的話,那麼,它只是原來車的延續。

在王堅看來,任何技術的發展,一定是要保證它對資源的消耗是下降的。“只有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少修一個車道,從原來4車道變成3車道,用最少的城市的物理資源來支撐交通發展是,才是真正的智能網聯時代車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