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視覺中國 公募抱團存隱患

陷入“黑洞”危機、連遭3個跌停的視覺中國,4月17日終於打開跌停,並在尾盤衝上漲停。然而,超200只公募基金去年末抱團持股,躺槍踩雷的情況也再度引起熱議。這背後,折射出一些基金公司仍過分重視短期業績、相對收益排名,部分基金經理缺乏對個股基本面的研究,以及自下而上選股的嚴謹度,值得業內反思和警醒。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共有多達248只基金持有視覺中國股票,累計持有1.32億流通股,共佔其流通股比例的42.46%。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這248只基金中有多達204只為主動管理型基金,也就是說是基金經理主動選擇將視覺中國進入持倉組合。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視覺中國的前五大機構投資者,分別是交銀施羅德、博時基金、泓德基金、華夏基金和中歐基金。從持股數量佔流通比來看,分別達到15%、5.51%、3.29%、2.01%和1.89%。

若從此前發佈估值調整公告的基金公司來看,當前至少有交銀施羅德、博時、中銀、財通、金鷹、長盛、農銀匯理、泰信基金、華寶基金和信達澳銀10家基金公司的旗下產品仍持有視覺中國股票。數據顯示,從公募基金4月12日-16日收益跌幅榜來看,去年末重倉持有視覺中國的交銀新生活靈活配置混合、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混合跌幅較大,分別達到-3.27%和-3.08%。

雖然從持倉比例和淨值表現上看,視覺中國的暴跌對多數公募基金收益影響不大,這其中還不乏有些產品已提前出逃。但也有市場人士提出質疑,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明顯經不起推敲,為何去年末還會有大量的公募基金持倉呢?這背後不難看出,公募基金長期以來抱團取暖的弊病仍難消除。

回望2017年的樂視網、“神霧系”,2018年的長生生物等問題股,都曾被大批公募基金抱團持有,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中槍踩雷,這些最初被視為高成長價值的個股,最後卻因商務造假或財務造假的事實而跌下神壇。

公募基金抱團取暖反頻頻踩雷的案例不勝枚舉,但為何常年以來這種不良現象得不到改善?有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公募基金仍過分重視短期業績和相對收益排名,這就使得很多基金經理喜歡“隨大溜”,抱團的好處便是大家可以齊漲齊跌,一旦踩雷也不會太凸顯自己的誤判,業績排名也不會太難看。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公募基金踩雷雖然有些是不可抗力的,但很多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基金經理缺乏對個股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喜歡追熱點炒概念,因此才會容易踩雷,諸如樂視網、長生生物等問題成長股,但在風險爆發之前就有很多專業人士對上述個股提出過質疑,如果基金經理引起重視則並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對於公募基金投資方法,楊德龍更加提倡價值投資,像投資大師巴菲特一樣賺企業成長的錢。

不過,我們也欣喜地看到,當前市場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遵循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利用逆向思維、低估值策略、風險定價策略等對個股進行充分調研和挖掘,找到真正具有成長價值的標的,在業績上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北京商報記者 蘇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