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遊離在城市的街道,喧囂與繁華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時間久了,人們就想去鄉村尋找點安靜與古老的回憶。伴隨城鎮化建設,一方面農村富起來了,但見證鄉村發展之路的老物件也逐漸消失,成為了我國鄉村歷史的縮影。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期,我國生產能力落後,存在著大量的土胚房。之後中國向蘇聯學習建築技術,建房終於用上了磚頭。中國人將磚頭和土胚房結合,建出了既穩定又能夠冬暖夏涼的房子。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如今鄉村三層的小樓比比皆是,這樣的房子也逐漸被擱置,成為鄉村歷史的縮影。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鄉村的街道了,總有一些調皮孩子出各種遊戲的花樣,帶著左鄰右舍的孩子玩耍嬉戲。雖然沒有很多玩具,但地上的木棍、用了半截的粉筆都可以構成他們童年。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照片中的東西叫"沙包",是將不穿的舊衣服縫成一個立方體,再將裡面裝入小麥、玉米等,是許多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沙包如果砸到誰,誰就要不情願的接受懲罰了!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自行車盛行時,家家戶戶都要有一輛自行車,圖中的工具就是給自行車手動充氣用的,不知道每天坐汽車的人是否還見過它呢?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人總說別人"如意算盤打得好",現在的人都習慣使用計算器,算盤也漸漸推出我們生活的視野,但其巧妙的使用規則的確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這個鍾已經停很久了,以前它也承擔著報時的重任,每到十二點就敲三下,聲音十分清脆提神。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以前的田裡總是長草,爺爺奶奶就會帶著鏟子去除草,除了又長,長了再除,於是莊稼就熟了。不知道現在機械化生產的田裡還會不會長草。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以前的農家每家每戶也要有幾把這樣的耙子,收麥子時用耙子將秸稈和麥粒分開,再將秸稈堆成一堆一堆。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這樣的鍋臺就是天然氣火和電磁爐的前身,不需要用媒用電,隨便找點枯枝落葉就是生火的材料。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這樣的門出現在八十年代,大多用木頭做,上面訂一把鎖,過年的時候,對聯一層一層的往上貼,到現在,已經貼很多年對聯了,我們還可以再貼多少年呢?


那些鄉村符號,你還記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