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青少年轻生多因一时冲动

#17岁男孩跳桥身亡#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事故。据调查,跳桥者为一名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据男孩的母亲反映,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青少年轻生多因一时冲动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厌世、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有时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面对如此惊人的现实,我们不禁会问:青少年为什么会在花季轻易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人会说:想自杀的人肯定是有心理疾病。的确,现有研究证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精神类疾病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但需注意的是,与国外约90%的自杀者都罹患精神疾病的情况明显不同,中国的很多自杀者并没有精神疾病,大约40%是在清醒状态下做出的决定,属于冲动性自杀,即是指本身并没有身心疾病,而是在遭遇一些负面事件后出现悲观、压抑、狂躁等情绪后并无限放大,最后采取了极端的自杀行为来发泄和解脱。而这其中又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如今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但情感脆弱、争强好胜、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压力,尤其是学习压力,如“成绩下滑或不理想”、“被老师、父母批评”等,心理上的不成熟,加上得不到心理支持,无法进行有效的疏导,就会产生情绪问题,积累到一定时候便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那么,面对因学业压力而躁动不已的孩子,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不要忽视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掌握,否则很容易盲目给孩子定下很高的目标,比如一定要考上哪所名校。而是应当先从当下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入手,比如弱势科目要得到提升,从而降低孩子对成绩过高的期望值,让他们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焦虑。

当孩子因为一时成绩下滑出现焦虑时,不要一味指责,可能他们在学校已经受到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否则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孤独、无望。此时,应帮孩子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解决,找出一个可尝试的方法,不行再选第二个、第三个,使他们摆脱绝望的心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尝试各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上来。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增加孩子的心理支持力量。

此外,家长也要掌握一点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有些孩子情绪出现问题确实是心理疾病造成的。如果家长缺乏相关知识,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叛逆期的表现而忽视,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