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村舍成靓丽民宿!大亚湾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成景点

以后去大亚湾玩,除了黄金海岸、清泉古寺等著名景点,还可以到周边乡村逛逛。距离清泉古寺不到1公里处的霞涌街道上角村园岭岗老屋村,有7排整齐排列却废旧多年的老房子,如今正被修旧如旧,并结合周边原始村貌打造成一个适合农耕体验、拓展培训的生态民宿村。

三月春光好,这个“园岭岗民宿村”虽然还在完善中,却已吸引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前往体验。

现场:废弃老房子变身招待客房

从清泉古寺沿着村道再往里走几百米,果树夹道,园岭岗民宿村就在眼前。果树掩映下,一栋现代的“茅草屋”是民宿村用于接待的会所,旁边几排井然有序的老房子就是客房了。村前村后都是果树,站在村中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鱿鱼湾水库。

若不是斑驳的外墙、陈旧的泥砖,直白地显示出这些房子“老房子”的身份,从干净整洁的村道和优雅的客房内景看,很难想象这个村落曾被废弃多年,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如今,七排整齐排列的老房子纵横排列间是一条条鹅卵石和青砖铺就的巷道,房檐下是潺潺流动的小水渠,水渠里鱼儿游动;一间间房屋都已被装修成可供游客住宿的客房,这些客房或是客家传统特色,或是现代简约式样。面向外围的每栋老房子前都有个小院子,木制凉亭古色古香,花草错落有致,屋檐下还有春节期间悬挂的红灯笼,整个村落静谧、安详。

废弃村舍成靓丽民宿!大亚湾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成景点

园岭岗。记者匡湘鄂 摄

故事:园岭岗老屋有一个震撼的搬迁故事

如今,民宿村老板尤小仙更喜欢大家叫他的外号“村长”。走在铺着鹅卵石的巷道上,看着一间间老房子一点一滴地修好、变漂亮,他便觉得小有成就。

尤小仙是福建人,上世纪90年代初便来到惠阳、大亚湾一带做工程。多年来,因为工作缘故,他跑遍了大亚湾的山山水水,也早已把大亚湾当成了自己的家。

和许多出身农村的人一样,虽然年轻时为了事业一直在城市奋斗,但随着年岁渐长,经历丰富后便又对农村生活心生牵挂。尤小仙说,前几年开始,他就设想着在农村找一处老房子,把它稍加整饬后变成自己和家人朋友休闲度假的地方。2015年底,他路过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时,看到这一处废弃的老房子时便心生喜爱,当即觉得这里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地方。

“当时这些老房子隐没在一片杂草中,连进去的路都没有,灰瓦土砖墙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但这些房子整齐排列,一看就是规划好的,且屋前屋后都有果树。”尤小仙说,看到这些保留原始的风貌,他心中就开始酝酿起改造方案。他辗转找到园岭岗村老村长,提出了村企合作的计划:将这些老屋重新盘活,既保留村民世代居住的老房,又能变废为宝,让村民获得经济收益。

园岭岗现在是霞涌上角村委会的一个村小组。在与村民们的洽谈过程中,尤小仙了解到,原来这些老房子是园岭岗村的老村子。园岭岗村人原世代居住在山下,村庄后山上是鱿鱼湾水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水库灌溉,园岭岗经常遭水浸。为了不再受水淹之苦,1965年左右,村民们集体商议做出了一个旷世之举——整村搬迁,新的村庄便选址于此。搬迁之前,村民们是零散分住的,现在集中建房,房子整齐排列。搬迁时,每家每户都是将原来的房子拆了然后将砖头、木梁、瓦等物料运送至此新建。

关于上世纪60年代园岭岗村搬迁的历史,记者从园岭岗村小组长贺伟忠及村民们口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贺伟忠说,搬迁时全村才17户不到100人,但整条村陆续花了四五年时间才全部搬迁完。随着村子人口增多,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这些房子已明显不够住了。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民们便开始离开老屋,回到到原本靠近公路的老地方盖新房,形成了新的村庄。到了2000年后,老屋的房子便逐渐空缺,直至最后一户人家搬离,老屋就渐渐没落、荒废了。

“村民们一砖一瓦整村搬迁的故事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不敢想象他们是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才建起这个村落。”尤小仙说,他本身搞工程多年,但看到这个老屋村的布局时仍很震惊,“一排排房子井然有序,像围屋又没有围拢,排列间有巷道,非常符合防火安全。”

废弃村舍成靓丽民宿!大亚湾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成景点

尤小仙看到破旧的老房子换新颜,觉得很欣慰。记者匡湘鄂 摄

改造:修旧如旧 整合周边环境打造民宿村

很快,尤小仙与村小组达成合作协议。2016年,他对老房子进行整治的第一步就是将挡土墙进行休整、加固,防止外墙被泥土倾轧损毁。

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尤小仙发现,这些老房子的墙体1.2米以下几乎都是大块的鹅卵石,以上则是泥砖。老房子一共七排,一排有6到12个房间,总共有近60个房间。这些房间大小都是25平方米左右,有的房间是厨房,有的是客厅,有的是卧室,有的还隔有阁楼,从房间布局可以依稀看出当年村民们的生活状态。

2017年,尤小仙对老屋村进行全面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老房子的墙体和结构都保持原状,只进行修补;由于80%的屋顶被虫蛀,他便将屋顶按照原貌全部更新。经过巧妙的设计和装修,一间间原本破旧的房间变身成温馨舒适的客房。

除了对老房子本身进行改造,尤小仙又对老屋村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杂乱的果木变成园林景观,山林变身丛林探险区;今年“五一”前,荒废的农田将改造成农耕体验区和亲子游乐场,茶园正在休整,甚至老房子里原本有的废旧农具也被整理出来,届时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割稻、种菜、摘茶的农耕乐趣。一个漂亮的民宿村正在成型。

虽然民宿村还在逐步完善,但去年中已陆续对外开放,每到周末都有游客前来“打卡”,或吃饭,或参观游玩。按照尤小仙目前的设想,待民宿村的游玩设施都基本完善后,他还想增加一些传统农耕文化体验项目,比如炒茶、酿米酒等手艺,“让大家到了这里就像穿梭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不仅如此,园岭岗民宿村距离清泉古寺不到一公里,清泉古寺前是清泉花海;距离黄金海岸仅3公里,届时这些旅游资源可以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满足游客看海、赏花、古寺观光和民宿吃饭住宿一条龙需求,在大亚湾霞涌便可以完美度小长假。

记者还了解到,在日前结束征求意见的《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乡村振兴内容,提出通过景区带村、连片开发的方式,将园岭岗村打造成健康养生乡村公园。

废弃村舍成靓丽民宿!大亚湾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成景点

一排排老房子间的巷道经过改造后也很漂亮。记者匡湘鄂 摄

废弃村舍成靓丽民宿!大亚湾霞涌园岭岗老屋村成景点

原本废弃的老房子经过改造后变身漂亮的民宿。记者匡湘鄂 摄

发展:村民将老房子出租改造还能拿租金

在打造园岭岗民宿村的两年多时间里,尤小仙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个中艰难他总是笑而不语。“我最初的想法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小小的后花园,如今是在给大家做一个大大的后花园。”尤小仙说,他深知农业及民宿项目向来投入大、产出慢,所幸的是他一开始做好了心理准备,如今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他深思熟虑有把握的。

园岭岗老屋换新颜,还吸引了艺术家的进驻。尤小仙说,目前已有深圳两个艺术机构、书画院进驻。

园岭岗民宿村的改造不仅让村庄变漂亮了,村民们也得到了实惠。贺伟忠说,虽然老屋荒废,但村民们都很牵挂这些老房子。村民们乐意将老屋租给尤小仙改造,就是为了不让老房子倒塌。不仅如此,村民们每年还能拿租金,多的一户一年领四五千元,少的也有一两千元。

尤小仙表示,待民宿村各项目完善后,还将优先招用园岭岗村民做事,比如现在民宿村请了村里一位专门养蜂的村民养蜂,酿制蜂蜜。

记者:匡湘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