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作死的二十年

电信运营商作死的二十年

无线通话和网络服务在中国大陆已经出现和发展了20多年时间,在此期间,出现过世界运营商 的巨无霸中国移动,也有被合并的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直存在的我们视野中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错过了那些机遇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在2G时代,流量还处在5元只能用30M的时候,微信也才刚刚萌芽,米聊开始准备壮大的时候,中国移动的“飞信”横空出世,通过可以免费发送短信、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可以互联互通这一创新的功能,收获了大量客户,

电信运营商作死的二十年

这一沟通软件的出现,如果有中国移动领导层的坚定支持和投入的话,我相信肯定没有现在微信什么事儿了。

但是飞信的出现,明显的降低了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量,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除夕晚上凌晨12点短信收入几亿几十亿,他们并不想让飞信影响这一大块蛋糕,所以飞信业务被边缘化,功能的限制让用户数的发展出现断崖似的减少。

飞信出现之初,中国移动就是要通过这款软件来进行移动客户的存留,所以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无法注册使用,这就限制了飞信的使用范围。

就这样,中国移动把本已经打好的江山送给了腾讯微信,微信依靠一兆流量能发送上千条文字信息的广告、QQ用户的迁移和无运营商的限制,迅速垄断了中国大陆地区网络文字语音聊天软件的市场。

限制中国移动再次捡起了飞信这张牌,虽然飞信还是那个飞信,但是市场已经不是20年前的那个市场了。

2、公交支付市场

NFC功能刚在手机端开始普及的时候,中国移动在各大城市推出了支持NFC功能的SIM卡,通过这个SIM卡,可以进行小额储值,可以进行方便的公交车、地铁和商品的购买,只需要轻轻一挥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相较于现在普及的二维码支付来说,节省的时间成本那不是一点儿,而且使用过程中那也比扫描二维码要潇洒很多,而且不存在手机没电就无法完成支付的情况,在使用之初,中国移动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客户的补助。

电信运营商作死的二十年

就在我认为这种支付方式会很快普及的时候,这项业务突然就消失了,咨询10086,答复说在优化,再次上线的时候还没接到通知。

而现在基本所有的移动支付都被二维码占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而这时中国移动又弄了一个和支付,但是周围基本没有人用,中国移动再败一局。

3、老用户与狗

老用户与狗的问题是永远盘亘在三大电信运营用户心中挥不去的痛。

电信运营商作死的二十年

三大运营商在营业厅总会有类似“用户是上帝”之类的标语,但是这句话只能是你入网前,一旦你入网,还想做上帝那就基本上只能是做梦了。基本上所有的优惠活动和话费套餐都只针对新入网客户,老号码想参与只能和运营商斗智斗勇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存在大量的双卡客户,一张卡就是保持日常的联系和接收短信验证码,而另一个号码就是享受了各种优惠和绑定了各种流量、宽带和通话套餐的号码,优惠一旦到期,就继续换个号码享受优惠。

不过最近好像中国移动有点幡然醒悟的感觉,给我爸爸的十多年的老移动号码赠送了不限量的流量和五年的300M光纤宽带。

而联通给我打了两次电话说要免费给我将100M的宽带升级到200M,等我准备好在家接待他们上门的时候,他们却打电话来说看错了!果然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以上就是他们作死的事情,当然还有中国移动的咪咕音乐、电信的昂贵的宽带套餐、联通的服务态度都会让他们继续在作死的路上不停前进。但是现在英国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要进入大陆市场了,三大运营商躺着吃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