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是有效的閱讀?

蘇楓櫻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看書非常快的人,大約三天能看完一本書,一年能看完100多本。在我身邊的人群中,我已經算是看書比較快的人了。但是看到這位塗夢珊老師,一年居然能讀300本書,差不多是一天一本。我覺得這個速度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因為大家都知道閱讀小說是非常快的,一天讀兩本都有可能,但是閱讀資料書籍或者是提升類的書籍是非常的困難的,因為其中有很多的知識點。塗夢珊老師看的大部分都是這兩類的書籍,依舊能這麼快,這讓我非常的驚訝。

塗夢珊老師是知名的聲音教練,喜馬拉雅閱讀法的明星老師。原來是會計出身,但是憑藉對於閱讀的熱愛變成了知識付費平臺的明星老師。所以我非常的好奇,她究竟是怎樣能讓自己又快又好的讀完各種書籍的呢。

這本《如何練就閱讀力》開始就讓我非常的驚訝。我以前看書都是比較隨性的,或者是看一些平臺的推薦,或者是一些朋友的推薦,或者是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書。但是塗慧珊告訴我,看書就應該非常有目的的去看。比如說你需要什麼書就去看什麼書。沒有目的性的閱讀,很容易被別人的觀點牽著鼻子走這點。這一點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算是比較受灌頂的一個點吧。有了閱讀的目的,就好像有了一根定海神針一樣,你所需要的知識,你所閱讀的東西,其中對你有用的部分就會被這根定海神針吸引過來,結果就是閱讀就會變得更加的高效了。


這本書裡關於學習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說富蘭克林如何成為一個寫作水平很高的人。他會先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文章收集起來,做完筆記之後再寫同樣的主題,比較後,發現自己的缺點,接著不斷的改進,直到超越原作者。這一點也讓我覺得學到了,鎖定特定的弱點,想辦法克服,然後在持續的加以改善,這就是我們平常的人,為什麼不停的學習,累積數量的學習,但是依舊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


很多人學習方法時間夠了,數量夠了,但是質量或者效率總是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其實還是因為自己方法沒有找對,或者說沒有根本就沒有去想過要去找方法,所以作者提供給我們的不光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而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何練就閱讀力》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觀點,比如說課堂不是用來接收新知識的,而是用來向老師提出問題的。這算是對於學習方式的一種總結吧。


塗夢珊老師還教了我們如何記憶的方法。比如說讀完一本書,我覺得它的內容太抽象,很難理解的時候,會自己到大腦裡面去搜尋和這本書內容相關的電影或者圖畫來匹配,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記憶方式。


我之前讀的書只限於小說或者自己喜歡的一些散文,但是這本書的作者塗夢珊老師告訴我說一定要購買30本原來你一定不會讀的書,要做到平均每週要讀一本舒適區之外的書。這樣不僅可以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發現更遼闊的一些閱讀,還能發現自己的潛能。

讀書是可以增長一個人的閱歷和知識面,但是如果只讀自己喜歡的書,那麼這個增長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很會看書的人,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只是在自己的小範圍之內打圈圈。這本《如何練就閱讀力》教會了我很多關於閱讀的知識,等我慢慢的通過實踐來消化吧。


xtt119119


一般我的閱讀分為三步驟

1、確定目標,多少頁?獲取什麼內容?解決什麼問題?因需要而異。

2、確定時間限制,通過閱讀關聯詞和關鍵詞來快速搜尋所需要的知識。

3、歸納總結,反思是否還有遺漏?是否還有沒注意到的東西?跟上次學習相比,有什麼進步的呢?繪製出思維框架導圖,方便複習和運用。

總之,歸納為一句話,設定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和閱讀範圍,儘快找出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並揮之思維導讀,方便運用和交叉組合創新,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你學會了嗎?


閱讀是離不開記憶。


你覺得記憶力的核心是什麼?


世間萬物,無論是大到一個星系還是小到一個原子。其本質是一個系統。而框架是對系統構成元素以及元素間有機聯繫的簡單化體現。不僅僅體現每一個構成的個體元素,而且體現了系統各構成元素之間的有機聯繫。聯繫就是規律。我們的記憶也分為理解記憶和光速思維記憶。理解記憶我們都懂,下面我們來學習光速思維記憶。

速思維法的原理框架圖

【而光速記憶就是把握框架體系規律的重要方法,一旦掌握方法,可以實現光速思考,經過一定訓練的思想,效果極其恐怖】因為文字沒有色彩,沒有圖,所以專門製作了思維框架導圖,方便大家快速學習。

聯想的基本六種方法。想6類概念理解:

三大基本記憶方法舉例子:


你學會了嗎?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哦


感謝@今日頭條和@頭條問答聯盟邀請。


光速思維創始人兼CEO


我認為最有效的閱讀是,有目的的閱讀,有輸出的閱讀,同時要掌握閱讀選擇和閱讀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一些朋友,老師向你推薦書籍,包括我們在很多讀書平臺上也會有很多書評供你參考,豆瓣等平臺還有讀書筆記等等,甚至你自己也可以在上面寫一些書評,筆記等等,我們可以從中得出的是:


1-這本書好多人讀過,說明有一定的讀者市場,那麼你要不要讀呢?

通常我們可以瞭解到的是一些書評的信息,也許這個人覺得跟這個作者很有共鳴,從書中找到了對自己有用的部分,但是自己要想一想,是否自己對這類題材感興趣,通過這些書評能否觸動到你。如果有的話,說明你和作者之間有一定的共同點,那麼是可以選擇作為可讀的清單的。


2-選擇好的出版社以及看出版書籍的版次

接下來,要選擇經典的書來看,很多人看的時候不加選擇,比如一些國內青年的書,一些不出名的出版社出版的,然後你發現這類書籍很多,都是一些文藝青年的無關痛癢的申訴也好,自我呢喃也好。當然也許你覺得有同感,看看無妨,但是其實沒有從深層次去了解以及破解背後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選擇經典而且出版版次多的書,是一種安全的選擇。


3-你選擇好了一本書,那麼開始閱讀了。

這時候,你需要掌握這個書的骨架以及重點,通常一本書裡面只有20%的重點,這個也可以從書的目錄以及作者的序中找到梗概。

讀到一些地方,覺得比較晦澀的,其實也可以放過,讀到一本書中有用的地方,記得標註或者寫下自己的感悟,如果你寫東西,這些都可以作為素材。

推薦一些閱讀技巧的書籍。

在根源上我們要總結失敗的讀書體驗,並將以總結,提升自我的閱讀體驗,使得讀書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捷徑。

4-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質量。

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如何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呢,其實就是將書本中的東西轉化吸收為自己的東西,同時運用在生活中而已。如說你看了一個美食家的菜譜覺得不錯,想要實際在生活中自己也試驗一下。那麼重點就是你要自己去做菜,體驗,那麼這個做的技巧實際演練之後才成為你的,而且中間會有一些失敗的例子,你要總結原因,最後成功,那麼這就是一個學習成功的例子,否則你看了那麼多美食菜譜,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再比如,你學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的相關課程,你要想辦法怎麼去轉變實際運用於自己的生活以及研究你遇到的生活物品的方方面面。這樣我們才能跟我們生活的社會更加融合密切,而不是停留在書本。


所謂一心讀聖賢書的年代,當今社會已經不適用。

有效閱讀,有質量的閱讀,輸出總結,運用是關鍵。讀書真的讀好才是有用的。


SUFASHION


我們要小心的,是「終極智慧」型知識。


有很多朋友來向我諮詢關於讀書的問題,我最怕一種問題,就是朋友來問說,章魚老師,讀什麼樣的書可以增長智慧?我發現很多朋友會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什麼幻想呢?很多人明明是因為生活或是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而讓自己無比焦慮,偏偏在讀書時總要尋求「終極智慧」,總希望能找到一本書或是一套書,讀完就能得到一攬子的解決方法。 這樣的誤區,我稱之為「仙丹式閱讀」。 他們把讀書當做修仙,希望找到一顆仙丹,吃完就可以飛昇,遠離世間的紅塵俗事。 從此以後,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輕鬆應對。仙丹式閱讀最大的危害,是會把我們的閱讀推向一個自我矛盾的窘境。


一方面我們面對著工作、生活、學習中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是傷口,一直在流血,一直在刺痛我們,讓我們無法忽略,只能越來越焦慮。另一方面,我們在追求虛無縹緲的終極智慧,過程可能也很艱辛,眾裡尋他千百度,衣帶漸寬終不悔,花了不少金錢,投入不少時間,付出不少心力。


問題在於,我們的付出和我們期望的收穫之間無法構成因果,所以我們努力再努力,最後發現那些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擺在那裡,我們自身的狀態並沒有發生變化。這種南轅北轍的結果,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挫敗感。這個時候,自我矛盾就會變成自我懷疑,我們就開始想,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力有問題?是不是自己的記憶力有問題?又或者,這種失望和挫敗感,會讓我們開始懷疑閱讀,最終走向讀書無用論的境地。那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藥方來治療「仙丹式閱讀」呢?


最好的藥方,就是放棄一勞永逸的幻想,從自己目前面臨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主動的選擇要閱讀的書籍。你可能會問,這樣的視野會不會太狹隘呢?畢竟我希望通過閱讀構建更完整全面的知識管理體系。但是你要知道,個人知識管理目前最通行的定義是:「既有邏輯層面,又有實際操作層面的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


<strong>大家往往把關注點放在一整套上,可惜忽略了更重要的關鍵詞「問題」。如果你不能從自身的問題出發,哪又何談構建知識管理體系呢?所以,從自身最真切的需要出發,最想解決的問題,最想提升的技能,最想了解的領域,主動的去以此來選擇你要閱讀的書籍,主動的進行自我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藉助閱讀的力量來為自己服務,同時你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閱讀給你帶來的改變,這樣你才能更加相信閱讀、依賴閱讀、更有動力閱讀。


在公眾號「章魚讀書」回覆「100本」,獲得每年精讀100本書的高效方法。


陳章魚


總有書友問,讀了那麼多書,依然記不住書中的內容,怎麼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

《這樣讀書就夠了》的書中告訴我們: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都不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來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後。

如果出於學以致用的目的,也不必寫索引、列大綱,記筆記。

1.你不需要讀完整本書

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本書中,都有很多你能學習的知識,但是,其中有相當多是你不需要學習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我在讀《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時,只精讀了其中我需要的一、兩章,寫出了《想把30塊的書,讀出3萬塊培訓費的效果,這個方法值得一試》,就是隻學習了我自己需要的知識。

你不需要通讀全書,讀的越多,不見得用的越多。只要你能在工作中用上一點,任何一點圖書給你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值回書價。

2.致力於能力提升和行為改變,而不是知識的整理與記憶。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你買了一本書,就像是買一項資產,和你付錢買衣服或傢俱是一樣的,但是就一本書來說,付錢購買的動作卻不過是真正擁有這本書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得把這本書變成你的一部分才行。

在海爾工作十幾年,應用最多的莫過於“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將每項工作的目標落實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圍,大到一臺設備,小到一塊玻璃都有人負責,每天下班前要根據目標對工作完成的情況“日清”,而“日清”的結果又與獎罰激勵掛鉤,這樣便形成了目標、日清、激勵三者間的閉環優化和良性循環。

這種挽救瀕臨倒閉、開不出工資集體小廠的有效方法也不是張瑞敏先生的原創,而是從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書中其中一段“細細琢磨”,聯繫海爾的企業實際創立了“日清”工作法。

讀書選擇學習內容,首先考慮是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

3.拆為己用,讓讀書容易、輕鬆、有效

魯巴金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像張瑞敏一樣能夠學以致用,像劉一秒們一樣把經典商業圖書中的思想理論方法工具,用前顯易懂的語言轉述出來。

《這樣讀書就夠了》指出,做到這樣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第二步: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第三步:以後我怎樣應用。

運用這三步進行的拆為己用的閱讀,不太關心看不懂的和記不住的問題,只關心能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能力,帶來行為改變。

相信你已有所感悟,閱讀完一本書或書中的片段,有“然後”和“沒然後”的區別是很大的,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繫,重要的不是記住,而是能夠將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媛姐說職場


首先明確問題的目標,這個有效是隻那種有效。是從閱讀中學到技能和知識嗎?

還是讓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呢?

或者是泛泛瞭解,知道了本書的內容,標示我已經度過本書了呢?

第一,目標明確以提升個人技能,學習本領。

如果是為了學習某項技能,這一類的閱讀要以每天額定的閱讀量來要求自己,比如看多少文章,學多少技巧,要用數字來約定自己,給自己培養出習慣。
用量變來實現質變。比如學習如何運用新媒體。

這種技能的學習閱讀,平臺分享的只是可能比書更有效,若這時候你靠買書來閱讀學習,那麼成效會很慢,而且知識也很陳舊。

新媒體的知識是每天變化的,而出書著書這個過程很慢,等你買到一本學新媒體的書,估計這項技術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可能都不太適合當下運營環境了。
這時候的閱讀不如各平臺分享的知識乾貨來的快和有效。讀一些網站或者新媒體平臺上分享的好的帖子,學習的成效可能更快。

無論是書本知識,電子媒體,網絡的知識,文字描述的都能稱為閱讀。一邊學一邊做筆記,甚至馬上學以致用,都是閱讀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二,目標明確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閱歷,豐富個人內涵,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種閱讀就得沉下心來,一點點的循序漸進了。一口吃不出個胖子,一本書也讀不出個氣自華。
唯有積累,底蘊才可豐厚。
還記得第三屆《詩詞大會》總冠軍,被譽為詩詞屆的掃地僧的雷海為嗎?

他的滿腹詩書可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積累起來的。那是年深日久,17年漂泊的精神寄託。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啊。

如果此刻你讀書的目標跟他一樣,就是為了腹有詩書,滿腹經綸,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的話。唯有一日日的沉澱和天長地久的打磨了。

第三,明確目標,以讀書為談資。

我們不排除在閱讀中,有此類,讀書就是為了有談資,為了顯得自己知識深淵廣博。如果是這種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

讀書總是要有一個終極目標的,具體是什麼目標,那是自己說了算,任何人無干。這種目的可以,多聽書,現在各路聽書工具很多,也很方便。

聽別人的拆解,也是收穫,主要是聽書快,節約時間,還能一心多用。

當然各有利弊,聽書是快,但是忘得也快,畢竟是拾人牙慧,能被自己吸收的知識更少了一層。

如果僅僅是為了瞭解和知道,那是無妨,如果想要學習,還是得以自我閱讀本書自己提煉書中的精髓為主,這樣,書中的知識才是你自己的所得。

否則不過是嚼了一遍別人吃過的饅頭,索然無味而已。

跟我們一起,清新 唯美 有格調的讀書和生活!

更多精彩或諮詢歡迎關注“漫品清格愛讀書”,和我一起每年讀300本書,在成長的路上讓靈魂賦香!


漫品清格愛讀書


2018年又將迎來尾聲,估計不少人又要盤點自己這一年都做了哪些事,收穫了哪些成就。

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那就扳著手指頭數一數讀了幾本書。

對!如果讀的書還不少,就能得到一種自我安慰——嗯,還不錯,雖然我這一年沒有太大的成就事件,但至少我感覺自己在讀書方面沒有懈怠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先後加入了3個讀書會,下載了5個讀書類APP,掃碼入了多個讀書群。感覺自己挺努力的。一會兒聽聽“說書”,一會兒看看群裡發佈的“今日讀書”,蠻新鮮也蠻興奮。


可後來,我發現上班的路上只能聽一種聲音,聽了“得到”,就聽不了“有書”;微信群也是,顧得了“共讀”,就顧不了“分享”。下班後同樣如此。


原來,人的時間精力太有限了,要做到“一心多用”,難於上青天!


更重要的是,我想問自己,“讀”了很多書,我的閱讀力提高了嗎?


跟著多讀,也許對某些人是有效,可我天資愚鈍啊。

每天像趕火車一樣,一本,一本,又一本,從數量來看的確很可觀,累加起來也算得上是“讀物等身”。可吸收轉化成為自身養分的是多少?

<strong>

我突然領悟:大量閱讀不等於高閱讀力。正如你可以去愛,但不等於你一定有愛的能力。

那麼,我要的不是大量閱讀,而是與這個時代相匹配的閱讀力,可以讓自己在信息浪潮湧來的時候不至於被我的同桌甩出好幾條街。


01 什麼是閱讀力?


是不是讀書速度快,就是閱讀力強?不是!

是不是認識的字越多,就等於閱讀力強?也不是!


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前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聶震寧先生著有《閱讀力》一書。


該書通過對人類閱讀歷史、閱讀社會、閱讀目的的梳理,對各種閱讀活動和閱讀現象進行辯證分析,指出“閱讀力的培養實際是對人們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在閱讀史上首次提出了“閱讀力”這一概念。


一個閱讀者,對於閱讀的歷史、閱讀的內涵及其文化意義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又能掌握閱讀的科學方法,其閱讀力才可能得到較大提高。閱讀力,其實就是教育力、文化力、思想力的一部分,一個人是如此,一個社會更是如此。

<strong>

同樣讀《三國演義》,易中天老師能品出文化與人性,而我讀出的卻只是打鬥故事和江湖義氣;


同樣讀《圍城》,有人懂得了如何在“圍城之中”經營好人生,有人只是讀出自己就是個“不討厭但是無用”之人;


同樣讀《世界的凜冬》,有人覺得這是“最嚴謹的故事,最好讀的歷史”,有人看出人物雷同、敘事刻板。


原因在哪?


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不一樣。對,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閱讀的目的除了消遣,還要提升,或者進化。更重要的原因是閱讀力不同。


有人說,這是個光速成長的時代。對於學習者這多半是被逼的!因為每天都有海量的文章,海量的圖書,海量的信息撲面而來。


好的閱讀力,意味著能選擇,能鑑別,能抓取重要信息,能提煉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和養分,形成自己的觀點,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句話,好的閱讀力和思維力正相關,和閱讀數量並非直接相關。


正如你每天都在水裡泡著,可是不去練習正確的游泳動作,最終還是不具備游泳的能力。

02 這個時代,我們為什麼那麼需要閱讀力?


去過xx姐xx補習班的,都知道有一個鐵打的流程——先讀書,再領資料,最後才能寫文章(書評、講書稿)。


那些“跳著走”的人,最後都折回來重新學習閱讀,他們都明白了這絕不是搞什麼形式,更不是死板。這是自然“生長過程”,如同我們無法跨越兒童時代直接進入青壯年一樣。


我記得在大學時,我的室友是個“書呆子”。平常大夥都笑他“死讀書”。可後來,我們漸漸明白,人家那叫把握好人生的最關鍵能力的第一關。


因為他閱讀力強,所以一個學期下來,他讀的書最多,他寫的文章最好,他的知識面最廣。每次演講和徵文比賽,他都遙遙領先。後來他成為我們系第一個成功創業的人。


當我們抱著電視電影,欣賞武打片,嘲笑他死讀書的時候,他已經通過閱讀為今後的日子提前做了好多準備。這就是看不見的差距。


人與人的階層分化,多數時候都是由這些看不見的差距疊加造成的。


好多偉人、名人,一生中多數時間都花在了閱讀上。《圍城》作者錢鍾書,在去國外留學的途中,為打發海上行程的時光,居然一頁一頁讀起了字典。讀書之樂,讀書之用,又豈止是“鍾書”二字能解釋的。


每年讀50本紙質書的比爾·蓋茨,曾用一段精彩的話總結成功,其實人生來都一樣,成功源自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該乾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人和人的生命曲線是很不同的,突破人生侷限的最好辦法是讀書。


王健林讀《失去的二十年》,重讀多次。他說,這個書我讀過,為什麼重新翻呢?......這個書出了15年,我等於又重新讀了一遍。因為我們兩個國家太近了,中國會不會陷入將來的滯脹,看看近鄰有沒有答案。


馬雲說,我覺得這麼多年來最近我看的,重複看,不斷看的書,孔子的《論語》,《道德經》,佛家的佛經,這三樣東西是我受益最深的,這些是真正人類的智慧,我覺得人類2000多年來,智慧有了巨大的變化,書層出不窮,但是人的本性並沒有改變,人性本身沒有改變,知識讓我們這些人對外部世界越來越瞭解,現在我們眼睛看到另外的星球,但是我們對內心世界並不瞭解。


時代的成功者,他們各有各的成功,但有一點卻極為相似:讀書,或者求得人生侷限的突破;或者求得困境突圍的答案;或者求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獲得智慧。

他們都有足夠強大的閱讀力。


03 我們如何提高閱讀力?


查理芒格說,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有效進步。同理,只有掌握了閱讀的的方法才能高效閱讀。


每天一本書,每週一本書,或者每個月一本書,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如何每天讀一本書,如何每週讀一本書,又如何每個月讀一本書。


每天一本書,這是速讀。速讀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每個月或者每年讀一本書,這是精讀,精讀的正確姿勢又是什麼?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我們讀書學習變得越來越便捷和容易。


各種各樣的讀書會和學習平臺,如同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不斷冒出來。一個月一本書,一週一本書。這樣的“快讀”,帶給我們很多快樂和充實感。


如同飢餓久了,看見食物就狼吞虎嚥,很過癮,很解飢。


不過,要是細嚼慢嚥,好好品味,食物的色香味我們才能一一享受,其營養才能全面吸收,長成我們的血肉,豐潤我們的生命。


吃多了洋快餐,也需要好好攝入五穀雜糧,才能維護脾胃的正常功能,讓身體真正強健。


不為了追逐而追逐,不為了炫耀而加速。


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有時,慢就是快。


本打算在結尾給出一些如何提高閱讀力的建議。轉念一想,要閱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本身就是一種提高。這樣,豈不是更好?


餘老詩家庭教育觀


我一直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工,要精通任何一個領域,都要先去摸索行業的潛在規律,重點解決核心問題。這樣一來,做其他相關的事情時腦子裡就有了大的框架,不會因為短暫的困難而止步不前或放棄,而是站在縱觀全局的高度,去高效系統地吸收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並快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網絡,真正內化成自身智慧的一部分。

今年打算讀很多書並且高效吸收,那麼,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進一步提高讀書速度和學習效率。為此,我在每個模塊都選擇了幾本經典書籍,想通過主題閱讀掌握內在規律,結合自身現狀,磨合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高效閱讀和吸收的方法。《王者速讀法》是我所選書籍的其中一本,其中不少觀點和方法對現階段的我來說非常有用,在此分享出來。

1.利用有限的時間吸收更多知識

自從變得自律以後,尤其覺得時間的寶貴,每一個小時對我來說都極其重要且短暫。作者在書中提到30分鐘閱讀一本書,乍一看覺得很離譜,但是細細讀下去,還是有那麼些道理在的。
首先,我們要端正一個心態:主體是自己,書是僕人。王者速讀法的核心是王的時間有限,必須根據自身需要發掘書的價值,用20%的時間獲得80%的理解。也就是說,首先要丟掉“非精讀不行”的一根筋的想法,要勇於捨棄書中八成不重要的內容,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個字不落的讀。我們常常過分尊重僕人的時間,反而丟失了自己的時間。

2.如何用30分鐘讀透一本書

第一階段:用5分鐘預覽
搞清楚這本書的目的,明確自己想從這本書中獲得怎樣的信息,為此讀哪些地方就可以了,什麼地方應該多加用心地讀。通過預覽封面、內封、目錄、通覽標題和圖標、瞭解書的構成、洞悉作者的意圖等,對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位於哪一部分要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階段:5分鐘瀏覽書中所有的圖片
用翻開書本的前2秒檢查所有書頁,對一些比較重要的圖片做好標記。要知道,大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厲害得多。瀏覽圖片的方法巧妙利用了人們與生俱來的右腦的能力,即捕捉文字本身的整體印象,不加修飾地去理解。其中要注意兩類關鍵詞,一類是叢書中反覆出現的關鍵詞,一類是自身擁有的,自己之前意識不到的關鍵詞。這一階段的目的是預估哪裡可能比較重要。
第三階段:剩餘的20分鐘用跳讀法閱讀
作者所說的跳讀法並不是挑著讀,而是說要勇於捨棄八成,在通讀全書的過程中有輕有重,有價值的地方就細讀,沒價值的地方就跳過。就像茫茫海面上飛翔的鳥兒,邊滑翔邊眺望著海面,一旦發現魚的蹤跡就俯衝下去。讀書也一樣,要從高處著眼,看到關鍵詞出現的地方,能夠意識到“這裡比較重要”,就放慢速度詳加閱讀。如此反覆進行。
最後,確認一下自己得到了什麼。可以通過回憶、寫隨筆、日記、讀後感,或者跟誰聊聊的方式自行加工,這樣快速輸出,才能真正理解透徹。如果讀完書很快忘記了也沒關係,一方面,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可以在9小時內稍作複習;另一方面,把書擺在書架上,不時翻一翻回顧一下,確認這本書講了什麼。要記得:書是僕人,可以再次召見。

3.成為知識的王者

讀書不僅僅是獲取信息,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才是終極目的。因此,如何提煉書中精華尤其重要。識別好書、有目的性地讀、堅持快速輸出,從而進入高速知識傳輸的良性循環才是通往王者之路。
有時候,我們常常覺得抓不住重點,閱讀速度也提不上去,因此很容易就放棄。首先要明確,速度法的本質是提高效率,而不是盲目提升速度反而偏離了“獲取知識”的初衷;其次,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閱讀方式也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去強化的,要在不斷練習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關鍵詞是不會自動浮現的。也就是說,隨著堅持閱讀和輸出,所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體系化,自己的理解能力、把握重點的能力、深度思考能力都會逐漸提升。因此,要對自己有點耐心,有點信心。
主體性地讀書,主體性地輸出,進而把握主體性的人生,成為真正的知識的王者。

田辰西


沒有一個合適的閱讀策略,就難養成閱讀習慣,更別說享受閱讀本身的行為了。


你從哪裡開始?下面是我嘔心瀝血總結的5個小竅門。


秘訣1:圍繞它創造一個愉快的儀式。


如果你知道閱讀是一種愉快的經歷,你會開始期待它,這是養成習慣的好方法!


  • 每天晚上給閱讀留出30分鐘的時間,它可能就在你睡覺前,或者你可以早點準備睡覺,這樣你還不會太困,可以集中精力看書。如果30分鐘不行怎麼辦?從15分鐘開始,然後慢慢增加到30分鐘。


  • 給自己泡杯茶,然後買些好巧克力來搭配。然後,選擇要聽的放鬆音樂:古典音樂的播放列表(維瓦爾第、巴赫、莫扎特、肖邦),或者自然的聲音(如海浪或雨水)。


秘訣2:把噪音關了。


如果你真的想專注於你面前的事情,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來簡化這個過程。


  • 遠離環境干擾,為確保環境中的聲音不會分散你的閱讀注意力,請戴上消聲耳機,這樣你就可以聽到你的音樂;如果你不想聽音樂,而你更願意安靜地閱讀,請戴上硅膠耳塞。無論如何,這兩種選擇都是舒適的,有助於阻擋任何噪音,包括交通噪音、隔壁電視機的轟鳴聲以及隔壁房間的室友談話聲。


  • 將手機設置為飛機模式。這樣你就不會因為電話、短信、電子郵件和通知而分心。如果你覺得很難完全關掉手機,至少關掉音量,把它收起來,這樣你就看不見了。


秘訣3:記下你讀到的內容。


如果你想記錄你讀到的內容,做筆記是個好主意。這將使你的閱讀體驗更有條理,它將提高你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高你的認知能力,增強記憶力,並使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發揮。


  • 給你的閱讀專用筆記本。然後,當你閱讀文章和書籍時,寫下標題、作者姓名和閱讀日期(我通常只寫月份和年份),這可以增加你以後看筆記時的記憶力。


  • 關注關鍵概念、想法和主題。不要把寫下你讀到的每一件小事作為目標,過於瑣碎的記錄不會讓你從你的筆記中受益。相反,通過識別與主題相關的內容來提高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試試康奈爾記筆記的方法。


  • 用列表格式寫筆記,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使您能夠在需要時瀏覽材料,幫助您更快地找到信息,並使審閱過程更容易。


  • 用繪畫和色彩創造,其實就是思維導圖。你可以圍繞主題、想法和概念畫正方形、矩形或圓形。使用標記或熒光筆對概念進行優先級排序,一種顏色用於標記最高優先級項目,如主要想法,另一種顏色用於表示第二級優先級項目,如示例。這有助於最重要的信息脫穎而出,並使以後在需要時更容易找到。


秘訣4:給別人講個故事。


講故事的行為使你的閱讀材料變得生動起來。這是學習過程中邁出下一步的一個很好的方式,積極主動地瞭解你正在吸收的內容。通過加強記憶,它也會給你信心。


  • 找到你的觀眾。它可以是朋友、室友、學習夥伴、兄弟姐妹或父母。選擇一個他們不在工作或完成某項任務的時間,比如一起散步、吃飯,或者只是在晚上放鬆一下。



  • 簡明扼要。沒人願意坐一小時的課,尤其是在休息時間,而不是義務的時候。想一想你想分享的閱讀要點,然後在幾分鐘內解釋。這將迫使你優先考慮你所閱讀的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


  • 讓它變得活潑。你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重要概念的清單,但它應該有一些額外的東西來激發想象力。為了讓你的故事有趣,舉一個你真正喜歡的例子,並說出你為什麼喜歡它。添加一個你覺得迷人或不尋常的細節。如果你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也要提一下。這是一個很好的談話開始!


  • 鼓勵對話。講完故事後,接下來該怎麼辦?利用這個機會獲得你朋友的意見和觀點。問他們是否聽到或讀過類似的東西,你可能會得到關於下一步該讀什麼的建議。分享你的觀點,把它變成一個對話,這樣你們兩個都可以通過使它更有意義而從經驗中受益。



秘訣5:重溫這本書。


如果你以某種方式把它們應用到你的生活中,你會記住你所讀到的細節的機會要大得多。當你這樣做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在學習新的東西和你思考、學習、工作或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之間建立了聯繫。換句話說,你正在把這種知識應用到一些具體而切實的、能讓你受益的事情上。


  • 全天使用。當你在通勤、散步或跑腿時,問問你自己,你剛剛讀完的文章或書中的關鍵概念是什麼。複習一下,記住你在筆記中寫的內容以及你如何強調每一點。這種新學到的材料的增加的重複將會加強你對它的瞭解。


  • 用它來產生更多的想法。有時候讀一篇文章可以給我們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做我們的工作或者如何改善我們生活的一個方面的想法。例如,我們可以學習養成一種新習慣,練習一項技能,掌握某件事,或者只是更深入地研究一個我們覺得迷人的話題。對我們感興趣的事情做更多的研究是一個有用的起點。


  • 取一個想法或概念,然後付諸實踐。當然,你讀到的每一篇新材料,無論是新聞網站上的文章還是文學小說的經典作品,都會充滿細節和新信息。找到一個你喜歡的想法,然後找到在工作或學校裡實踐它的方法。它可以學習一種不同的技巧來完成你的工作,或者練習一個小習慣來讓你的一天更有成效。無論是什麼,選擇一些能以某種方式幫助你改善生活的東西,這樣你就可以從你讀到的任何東西中受益。


白詩詩


先說一下什麼是有效閱讀。

通常閱讀有三個目標:

1 學習

2 消遣

3 收集信息


對不同的書不同的閱讀目的有效顯然是不同的,當然有時這些目標同時存在,同時實現。比如,你讀了一本名著,你可以讀到一個好故事,看到一個好的文學作品,通過作品發現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文字啊,結構啊,還有作者的思想,文學成就,作品的影響,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加深一些對人生人性的理解,可能通過故事背影那個時代、那個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風貌,地理歷史知識,等等。其實,達到其中的任何一個目標都得說是有效的。


大多數人讀名著並不是想學文學,學寫作,一般會想得到閱讀的愉悅感(消遣),通過對別人的故事有所思考,理解這個世界、別人和自己,那麼讀了,想了,得到快樂了,不能說沒效果。但你還想得到更多,比如,認真思考了作者或者故事人物時的某個想法,比如《簡愛》那段追求平等的思想,應該鼓勵了不知多少個平凡而自強的姑娘,或者記下一段寫的很好的話,以後用來借鑑,不管是作為精神上的鼓舞還是留著用來學習,寫點什麼,哪怕是談資,都是收穫。那麼閱讀效果就提升了一步。如果上一段提到的收穫都得到了,可以說這一本書讀的超級有效。


所以呢,閱讀有效這件事,自己先訂個標準,自己認為讀到什麼程度,有什麼樣的收穫算有效。而不是別人告訴你。當然,這個收穫不是固定的,同樣一本書,不同人讀後的效果不同。會讀的,得到更多。


讀者可以做的是,不斷提高和磨練閱讀技巧,不管你想得到什麼樣的收穫,讀同一本書,更好的閱讀技巧會讓你得到更多。


現在介紹閱讀技巧的書很多,可以找來讀讀。這裡介紹兩本讀過的。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奧野宣之。在頭條號裡寫了書評,鏈接在這裡:

https://www.toutiao.com/i6561263191320429059/


這本書針對普通讀者,無論是誰,最初級的讀者,學會書中介紹的方法讀書,也一定會有收穫。收穫的大小,要看閱讀技巧的高低和知識的積累了。多磨練,多思考,多積累,讀書會越來越有成效。


我從這本書得到最大的收穫有三點:

1 讀每本書都記筆記。

用摘抄+評論(感想)的記錄方法,即“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選擇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抄錄下來,這樣有助於對內容的記憶和加深理解;同時寫下自己對於文章的感想、評論,即閱讀的思想輸出,原創思考。

2 重讀。

以前也有重讀,當然是重讀書了,這個重讀筆記,查閱原書。也可以重讀原書的時候再記一次筆記。能看到以前的思考,再讀的後思考的深入和提高。

3 閱讀後的輸出。

 “知道自己要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我們才會去調查好些我們從未在意過的出處、資料,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時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個補充學習的過程就象從零學起一樣,需要費不少功夫。而能夠正視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後都不再對知識一知半解了。”

無論是寫書評,讀後感,哪怕是寫給自己的讀書報告、總結,都是對閱讀的再一次推動。會審視自己的閱讀成果,是否抓住了書的主要內容,是否有遺漏,思路是否符合邏輯,認識是否正確,等。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勒.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

 

經典的閱讀教科書,讀了這本書,對如何閱讀,對不同類型的書怎樣閱讀,會有個全面的認識。

主要內容有:


1 閱讀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

用整個一章,重點介紹了分析閱讀。

閱讀的最高層次是主題閱讀,需要學前幾個層次閱讀才能達到這個最高層次。用半章介紹了主題閱讀。


2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比如,實用型的書,想象文學,故事、戲劇和詩,歷史、科學和數據,哲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類型的閱讀方法,都一一做了講解。


書的內容很豐富詳盡,這是一本如何閱讀的書。學會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通過閱讀讀懂一本書,學會書中講解的方法,瞭解表達的思想、觀點,等。學會通過閱讀繼續學習和發現。


什麼叫有效閱讀?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達到自己想要的閱讀目標,閱讀技技巧和知識的積累,會不斷地提高這個目標的標準,閱讀的成效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