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潛伏期症狀有哪些?

天生wo麗質


根據經典專業著作對感染概念的闡述,潛伏性感染,又叫潛在性感染,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後,寄生於某些部位,由於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侷限而不引起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的狀態。

這樣的話,病原體便可以長期“潛伏”起來,在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可以引起相關的症狀,比如潛伏性結核感染。這種狀態下,潛伏性感染者是不排出病原體的,也就不具備傳染性。

還有一種沒有症狀的病原體感染者,如乙肝病毒感染者。指的是乙肝病毒侵入人體以後,病毒會停留在肝細胞內繼續生長、複製,人體不會出現任何症狀,這種狀態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

乙肝病毒攜帶者,能排出病原體,成為傳染病流行的傳染源,也是在感染過程中,人體的防禦能力和病原體處於相持狀態的表現。

病原攜帶狀態和潛伏性感染,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潛伏性感染者不排除病源體,病原體攜帶狀態能排出病原體並具有傳染性。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感染乙肝病毒以後,還處於“潛伏”狀態,但並沒有導致發病的這一段時間,是沒有症狀的。

不過,凡事沒有絕對。

有些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檢查肝功能和B超等都是正常的,但依然會有一些症狀。只不過,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會被認為是勞累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

最常見的表現以乏力和消化道症狀為主,往往會誤認為是沒有休息好或者胃有問題。比如疲勞和虛弱感、食物不振、噁心等等。

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如果懷疑有乙肝,需要進一步檢查,如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檢查,這兩個檢查足以排除或確定有沒有乙肝病毒感染。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病程半年以上或發病日期不明確和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眾所周知,乙型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傳染。其中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共用器具傳播,當乙型肝炎發展為肝癌時,可具有傳染性。

乙肝有什麼症狀

肝脾腫大

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患者會有肝臟腫大。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門靜脈高壓時,脾臟淤血,可引起脾臟腫大。


全身表現

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消化道表現

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肝區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

抗病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想三五年內就把乙肝治好,不太現實,要做好長期用藥的準備,何時能停藥,要聽醫生的指導。


乙肝患者該怎麼預防肝癌病變?

硒麥芽和五味子

肝病患者中尤為缺少微量元素硒,含豐富硒元素可選優質的硒麥芽,硒可預防肝病,清除體內有害物質和垃圾,還可以抑制肝纖維組織形成,抑制病情向肝硬化、腫瘤惡化。

而五味子則可修復受損肝細胞和保護健康細胞不在受到襲擊,恢復正常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病毒複製,降轉氨酶,退黃疸。

面對生活節奏比較忙,同時也想護肝,選擇市面上的養肝片也是可以的,根據需求,自行理解即可。


小生愛健康


所謂乙肝的潛伏期,一般是指從乙肝病毒入侵人體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時期。

一般為6周-6個月,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不易被人發覺。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全世界有2.48億HBV攜帶者,其中每年約有600,000人死於HBV相關的肝病。許多國家都實施了有效的疫苗接種計劃,已使新發乙型肝炎感染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但HBV感染仍然是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急性和慢性HBV感染均有各種不同的臨床表現。

  • 急性期的臨床表現可從亞臨床型或無黃疸型至黃疸型肝炎,有些情況下還可出現暴發性肝炎。比如:皮膚變黃,胃腸不適!

  • 慢性期的臨床表現可從無症狀攜帶狀態到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 急性和慢性感染均可出現肝外表現。


腎臟醫生


乙肝潛伏期指的是感染乙肝,但是還沒有發病這麼一個階段。它的特點是乙肝五項檢查可以證實有乙肝感染,但是hbvdna不高或者升高,肝功能正常,B超檢查沒有病情活動的證據。大部分人這個階段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少部分會出現身睏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現,但是這些症狀跟乙型肝炎沒有特異性,不能依據這些症狀來診斷乙型肝炎。正確的病情的評估要參看肝功能,B超,乙肝五項,DNA,血常規,來綜合評估病情,必要時需要積極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