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不久前,意大利成为西方七国集团中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框架协议的国家。

意大利人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很多人都说,意大利总能在关键时刻站对队。比如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果断变道,宛如天外飞仙招式,让原来的队友懵逼转向。

然而,正如文章题目所说,现代意大利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国家。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中国汉代时,意大利就建立了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但现代国家意义的意大利王国建立于1861年,比美国立国时间还晚。说它简单,是指它自罗马帝国衰落后,一直处于外族统治下,除了宗教原因受到重视外,并不能算作一个单独的政治实体。说它复杂,是来自各方的力量在亚平宁半岛交汇碰撞,让历史呈现异彩纷呈的多面性。

本书作者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是意大利著名史学家,林瑟科学院院士,生于1886年,卒于1974年,曾任职于意大利教育部、任教于那不勒斯大学、任职都灵《新闻报》主编,二战期间创建参加反法西斯“行动党”,经历丰富。

意大利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关于它的文化艺术宗教的书籍很多,但通史不多,此书算当中较为完整全面的一部。对于我个人来说,阅读这部简史的目的是希望更清晰的了解意大利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很好奇,为何在亚平宁半岛上曾经存在过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罗马帝国,却没能让意大利成为一个如中国一般强大统一的王国。

亚平宁半岛地理位置独特,它像欧洲大陆伸出去的一条腿,深入地中海,与北非很近。它很适合作为欧洲大陆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中转站,这种地理条件基本决定了意大利的历史走向。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欧洲中世纪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意大利最早的文明是埃特鲁里亚地区的埃特鲁斯文明,算是一种本土起源的文明,但是别忘了在意大利的东边,隔巴尔干半岛可以眺望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希腊,古希腊文明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逃避的。迦太基是北非的强国,无论经济还是军事,所以,古意大利文明受到它们的影响,具有多种成分。

去过罗马的人都知道罗马与母狼的故事,但那是传说。罗马城建城具体时间已无可考,大约在公元前754年。埃特鲁斯文化对罗马文明的起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其中更少不了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罗马与母狼

罗马城逐渐发展起来,在抵抗高卢人的战争中成为北部的中心,并最终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当然,无论是国民还是地区都是分等级的。

北非强国迦太基对罗马的入侵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意大利半岛尤其是南部各地倒戈,各地普通民众支持迦太基,而元老院贵族支持罗马,因为罗马的政治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贵族统治制度。而且所谓的罗马的民主制度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民主,或者说是公民阶级的民主,大批的殖民地和外省人民即使是贵族很多也不享有与罗马公民相同的权利。元老院也总是腥风血雨,人头乱滚,各种政治斗争实质上就是围绕着公民权展开的,公民权关系着土地、奴隶,关系到财富。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古罗马遗址

罗马帝国著名的军事人物众所周知的有凯撒、克拉苏、庞培、屋大维、奥古斯都,但其实对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后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马略,他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和保证军人权利进行了军队改革,军队只对将领负责,而不是元老院。这就为军队将领培植私人实力留下了伏笔,这是后来罗马帝国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为了保证军队兵员充足,允许外省人进入罗马军队,而进入罗马军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获得公民权,于是慢慢地,非意大利人在军队中占了多数。

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疆域实在过于辽阔,为了对帝国东部进行有效统治,公元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了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也是后来的拜占庭帝国的首都。

到公元三世纪,军事君主制是罗马帝国的主要特点,帝国横征暴敛,民怨沸天。此时,罗马教已经垂死挣扎,而基督教由于高超的理性和人伦,以及它强大的组织力量得以在帝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其首领,也就是教皇的地位在君士坦丁大帝期间获得了法律承认。

罗马教廷与基督教许多派别进行论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唯独在与君士坦丁教会的论战中未能取胜,形成了两强分庭抗礼的局面,君士坦丁教会就是后来的东正教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罗马成为宗教中心,而逐渐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梵蒂冈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梵蒂冈

公元476年之后,意大利半岛的历史就简单多了,此后直到十九世纪统一之前,意大利一直是作为一个更为广大的帝国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北方的蛮族开始发展起来,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北意大利,并向南扩展。从这一时期开始,意大利前后受伦巴第人、法兰克人、西班牙人的统治,经历了加洛林王朝、默洛温王朝、神圣罗马帝国等等时期,只要想想中国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混战,就能大略了解那段时期的意大利半岛所处形势。

在这期间局势虽然混乱,但有几个特征始终保留。

首先,在意大利北方,北方蛮族建立的王国力量较强,而南部则被东罗马帝国和之后的拜占庭帝国施加了较大的影响力,在中部的罗马,教皇又自成一派。在东部沿海地区,某些势力强大的地方豪强割据一方,比如威尼斯,所以意大利形成了王国、帝国、教皇国、自治领四者共存的局面。谁都无法凭自己的实力全面控制意大利。王国不能随心所欲驾驭教皇,不能完全控制南方;教皇没有军队,也不可能与王国正面冲突;帝国的中心在君士坦丁,离此太远,鞭长莫及;地方势力自治领,诸如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公国,极其富裕,但因为商业需要承认帝国,它们自保有余,但既无心也无力统一意大利。

其次,教皇与各方力量的关系是复杂的。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一世需要教皇加冕来确定其地位合法性,而教皇又需要查理一世承认的合法地位来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彼此心怀不满,至少查理曼一世对加冕仪式很不满意,当然这并不妨碍丕平在查理曼的支持下成立了教皇国。教皇与拜占庭皇帝的关系也时有波折,有时彼此友好,有时又彼此敌对,互不承认。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梵蒂冈

第三,在意大利各地,世俗封建主义和教会封建主义是共存的,是非常明显的政教二元体制,有两套平行的行政系统存在,彼此制约,彼此支持。十一世纪前,西欧各国的教会与修道院基本上都受国王或皇帝控制,但是同时,教俗人士都承认,教皇是各国教会的领袖,他能独立地控制各地的教会和教士团。

这样混乱复杂的局面一直存在,直到1861年,在杰出的军事将领加里波第的支持下,维克托.纽曼埃尔二世成立了立宪君主制的意大利王国,1871年,王国首都正式迁都罗马,现代的意大利建立。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罗马共和国宫纽曼埃尔二世铜像

古老而年轻、简单又复杂的意大利—重读经典之《意大利简史》

现代罗马城

从意大利的历史可以看出,亚平宁半岛上自罗马帝国衰亡后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王国的原因并不复杂。

对于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央王朝来说,统一的语言文字并非前提,语言文字是文化心理上的,而非政治上的,比如现代德国在成立之前,在它的地域范围内存在着二百多个讲德语的公国。

意大利之所以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于多个势均力敌的力量中心,没有一方占绝对优势。比如教皇国,它虽然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有用巨大的财富,但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因而不得不时不时屈服于世俗力量。同样,世俗力量忌惮于基督教在人们当中巨大的影响力,不可能消灭以教皇为代表的宗教力量。除了宗教势力,多个世俗权力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意大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

在中国,虽然有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但中国势力最终极也最拥有人心的是代表着上天意志的“天子”,世俗的统治力量也就是皇权从来不会容忍宗教的势力侵犯世俗权力,所以在中国力量只有一极,当皇权衰落时中国也呈割据状态。但由于其他力量都在争夺能代表“天意”的唯一的至尊地位,一旦争夺成功就一统天下,中国又会回归皇权大一统的格局。

另外,中国处于欧亚大陆东端,除了自身内部的权力外,没有另一个足够强大的政治力量可以威胁到政权,政治和军事斗争主要是内部的。

意大利是西方七国中经济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但它的文明确实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西方社会(不包含日本),从其历史可以看出,它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不可轻视意大利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也许意大利正式加入一带一路,会是我们撬开西方世界堡垒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也希望它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其实,一带一路的成功带给全世界的会是新的财富和新的世界格局,人类需要不停地开拓前进,这是一个伟大的值得抓住的机会,希望我们都不会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