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說到文人書法,大家並不陌生,從古至今有很多文人的書法寫出了很高的造詣,其中蘇軾、米芾這些書法大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是歷朝歷代出現很多文人書法,雖然他們的書法不能超越蘇軾和米芾,但是在當時的書壇仍然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我們可以從清朝兩位文人的書法中看出他們的書法功底,首先是清朝進士張百熙,他是同治年間的進士,是一位飽讀詩書之人。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張百熙的書法雖然不能稱得上是開宗立派,但是在當時清朝的書壇也算是有所突破,因為在當時,相對保守的書壇,以館閣體為書壇的主流,張百熙能夠學習館閣體卻不受館閣體的限制,在這點上已經十分的難能可貴了。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張百熙的書法打破了館閣體的呆板之風,在筆畫布局上相互揖讓,帶來了一種靈動之風。在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絲毫沒有紊亂之感,給人一種規矩整齊的視覺感受。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張百熙雖然不是以書法為生,但是他的書法卻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他的文學修養滋養了他的書法,他的書法也是自身文學修養的一種體現。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這也是很多文人書法的特點,正如林散之、吳玉如等書法家所說,要想書法脫離俗氣、匠氣,唯有多讀書。文人之所以能把書法寫到一定的境界,這和他們深厚的文學修養有著很大的關係。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如果說張百熙的書法具有傳統文人的書法特點,那麼吳樹梅的書法在文人書法的基礎上又有所拓展。看了吳樹梅的書法,除了濃濃的書卷氣還有一種磅礴的氣勢。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吳樹梅也是清朝的進士,他和張百熙所處的書壇有著相同之處,都是處於館閣體為主流的時代,他們的書法之所以被後世銘記,因為他們的書法並沒有受到館閣體的影響,而且能夠融合創新,在這點上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吳樹梅的書法在墨色有著獨到之處,他的書法在起筆和收筆上多施以重墨,線條的運用上濃淡結合,對比強烈,帶來了韻律感。這樣的用墨方法也體現在整幅書法上,使書法帶來了靈動之氣。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在字的間架結構上,吳樹梅也是不拘一格,並不是遵循著筆畫均等的佈局,而是通過相互揖讓,在筆畫舒展的同時尋求一種平穩之風,帶來了穩重感。

清朝兩位進士的書法,實力不在一些書法家之下!


從古至今像張百熙、吳樹梅這樣的文人寫書法很常見,文人的書法在書法史上佔有很大的比重,為書法的發展增添了濃重的一筆。而張百熙、吳樹梅雖然不是以書法為生,但是他們的書法寫出了一定的境界,這樣的書法不僅在清朝的書壇首屈一指,就是放在當代的書壇,這樣的書法也是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