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什麼意思?如何解讀《道德經》這部書?

O人間大道至簡O


此句出自《道德經》第一章,應該聯繫上下文來理解。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人們通常所說的道,並不是原初本真自然存在的天倫常理大道。人們通常所說的名詞概念,也並不是世間萬物的原初本真自然存在。天地原初無以名狀,這就是看不見的無形之氣。萬物始生有名可稱,這就是看得見的有形之象。因此,只有上升到忘我無私的虛無境界,才能夠感知天倫常理大道。而從為我所用的現實角度,也可以探索和掌握天倫常理大道的運動變化規律。實有與虛無,原本同出於“道生一”之源,只是人們描述的名稱說法不同。這種“一生二”的同根同源,就可以稱為玄虛。玄虛而又玄虛,這就是自然宇宙世界氣象萬千的奧妙之源。

當然, 因為古漢語文言文沒有標點符號,所以讀書學習識文斷字就必須從斷句開始。而標點符號斷句不同,話語表達的原意就會大變。就《老子五千言》來講,兩千多年以來的後人註釋解讀版本眾說紛紜,就與章節劃分和斷句有直接關係。雖然說都是見仁見智一家之言,但也絕不能因此而模糊老子之道的原本真義。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人的口頭禪就是“知道不知道”,這便是世世代代口口相傳的民族文化一脈相承。因此,不問道不求道不知道,就沒有資格談論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更沒有資格“傳道受業解惑”。

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從“結繩記事”時代的“口傳心授”直到“甲骨文”和“竹書記年”,天倫常理大道早已經是“道可道非常道”了。再經“百家爭鳴”和“孔子刪詩書繩春秋”,乃至於“漢承秦制”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克己復禮”,歷代官方修撰和認可的歷史文化經典則更是“名可名非常名”。儘管如此,就像“知道不知道”的口頭禪一樣,在經“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後形成的《尚書》版本中,也倖存著這樣的記載:“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乙、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用現在的話來講,此所謂《三墳》之“大道”,就是中國人祖傳的“大道主義真理”。此所謂《五典》之“常道”,就是“大道主義真理”的時代性闡釋和實用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所謂“三皇五帝”祖傳的“大道主義真理”,最初是產生於“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時代。而自“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中國就進入了“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奴隸制小康社會,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因此,從《五典》之“常道”,再到“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克己復禮”,此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常道”文化傳承,就必然是“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名可名非常名”。而今,我們要繼續正本清源尋根問道,就必須知道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與奴隸制小康社會“公私之變”的“道不同”。否則,就很難弄明白貪腐裸官公知精英“以人民名義”假公濟私的“名可名非常名”!


網聞博報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陰陽雙依,原指性生活。

玄:指隱秘,奧秘之所在。又玄,是指很簡單。

眾生奧秘之所在,其實很簡單。

也有化簡單為複雜,化複雜為簡單的意義。

奧秘之所在,有時很簡單。它在隱秘處,有時也複雜。這就道與德。道很簡單,德很複雜,有時很難,是做起來難,這就是“道德經"。

道與德,即理與心,心性合一,命也。命是靈魂,再生之門。載理載德載命載性,都在陰陽裡,陰陽合體,天人載道,出入於陰門,陽道,載生載死載命載心載性載壽載理。道生於一,一生於二,二生三,三而萬物,萬物名。與開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脈同論。

道生於一,即盤古。天地始,二。二生三,即雄雌玄牝之門。陰陽論調,和生,諧無窮。因而,孔子中庸之道,即和諧之德,和為貴,和陰陽,和中庸,和生貴,夫妻生活,男女世界卻如是。不取守勢,不取攻勢,這就是道於德心,即道之根本,亦曰道即德經。

道,還可理解為理。理出自然,即自然的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自然存在的道理,可以理解說出來,就是不是一般的道(心性命)。



歲月如梭水如歌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出自《老子》第一章,“玄”訓詁義為“幽遠,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之又玄”主要是講“道”體的幽深神妙和深奧難測;“眾妙之門”是指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意指“道”體藏於深奧的玄妙之中,包涵一切玄秘深奧,又超越一切知識、事物、智慧,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老子哲學思想在先秦諸子中是最為深奧的。

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觀點是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老子》還強調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同時還認為,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對於《老子》還可以從謀略角度去閱讀,因為書中隱含著豐富的道家謀略思想,包括:一、講“黃老之術”,主要思想是講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在漢初的政治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文景之治”。二、講內智修養,講究從虛、靜、忍、讓等方面進行修養,儘量能虛懷若谷。三、講權謀之術,如奪予之道,以柔克剛,積累促變等,強調要達到目的;必須非常講究所使用的手段。四、講處世哲學,講究無為而無所不為,守弱圖強,以退求進,以雌應雄等等。


文城觀點


與各位道兄一起說玄論道,談天說地,不亦樂乎!

老子云:我道極易知,世人莫能知;我道極易行,世人莫能行。

我覺得原因,一是沒有懂得老子寫《道德經》的歷史定位,也就是他是寫給誰看的。個人以為,《道德經》應該是老子《寫給各位君王的一封長信》,所以,很隱晦,很委婉。二是省略的主語,讓人有些茫然。其實前三十七章主要圍繞什麼是"道"來寫的。第一章更是提綱挈領的談了他要談的"道”的意義、妙趣及玄奧,告訴大家探索"道“的玄妙,才真正打開了妙趣的大門。玄之又玄,就是層層揭開"道“內在的妙,外在的繳。才能認請"道"的本質。

我把自己的譯文呈上,請各位老師指正: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說一說的,但與平常人們所說的是不同的;)

名可名,非常名。

(我們可以使用"道”這個名稱,但內含或概念也與眾不同。)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形成之前是沒有"道“這個東東的)

有名萬物之母。

(有了“道",道才造就了萬物)

故以無慾觀其妙,以有欲觀其徼,

(所以以清靜心探究"道“的內在奧妙,以興致勃勃的心情觀察其外在變化。)

兩者同出異名,

("道"的內在奧妙和外在變化都出於道本身,只是名稱不同,)

同謂之玄,

(它們都可以說是玄奧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探索"道”的奧妙及其背後的奧妙,才走進了奧妙的大門。)


山神001


“玄”字的本意是繩索,引申為“維度”,即“有無”是同一個維度的兩端是矛盾的統一體,也可以稱為“陰陽”。所以“玄”字代表了一種二分法的觀點,也就是“模式”或者說是“定理、公式”。這樣解讀“玄之又玄”意為“繩索而又繩索”即無體積概念的純粹維度。“眾妙之門”是指這一模式推導出了下一章的“美與惡、善與不善、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等理論。


待鹿車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要搞清“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還得先搞清楚“道德"是什麼?"道德"一詞不是現代人們所說的"人的品德"之意。古人多用獨體字,道與德,各表示一個意思,在《道德經》中“道"是天地萬物的總的來源和歸宿。是天地萬物的變化發展的總規律。“德"是天地萬物各自的特點。或者說

“道”就是世界萬物的共通規律。

“德”是每一個獨特個體的自身特點。

舉一個例子,我們進入一間房子,看到房子裡面有很多傢俱。我們很快就能區分出哪些是桌子,哪些是凳子。 桌子的形狀是不同的,有方桌,有圓桌,有高的,有矮的,有書桌和飯桌。雖然它們的形狀不同,用途也不同,可是為什麼、它們仍然是桌子,而且我們一看就明白,不會把它誤為是床或者是沙發呢?這說明在所有不同類型的桌子中,一定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性的東西。

這個規律性的東西,就使得它們是桌子。因為我們的頭腦裡邊有這種規律性的把握,所以我們按照規律去看,一看就知道,它是方的, 但它是桌子;它是圓的,它還是桌子;它是高的,它也是桌子;它是矮的,它也是桌子。用來寫字的是書桌,用來吃飯的是飯桌,打麻將的是麻將桌,但都是桌子。因為所有的桌子,它一定有關於桌子的共通的規律性的東西。這種規律性的東西很抽象,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存在,它是抽像的概念,抽像的存在,這就叫“道”。

那麼“德”是什麼呢?在這眾多的桌子裡面,比如說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和特點,就叫做“德”。它之所以還叫桌子,是因為它從“道”裡面得到了桌子的總體規律性。但是為什麼它是飯桌而不是其他的桌子呢?因為它有自身的本質特點,也就是上面說過的“德性”,它有它自身的用途,它有它獨特的形狀,這些東西就叫做“德”。

老子的《道德經》就研究這樣的道”,也研究這樣的 “德”。這樣一看,我們會發現,老子的《道德經》是在研究一些非常抽象的哲學問題。確實如此,在先秦的所有思想家裡邊,道家是對純粹的哲學問題最感興趣的一個學派。 所以老子解釋他的“道”,還有一個說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無"和“有"就是道和德的關係,道是無形無像的抽像的規律,"有"是按規律產生出具體的東西。如桌子上的概念,就是道,具體的桌子就是德。無名叫天地的開始,有叫做萬物之母,所以,我們常常通過道(規律)來觀察它的奧妙,常常通過具體事物的“德性"來觀察它的蹤跡,[徼(jiào):通“竅”,蹤跡的意思]。概念和具體事物同出於一個叫"玄"的東西,但名字卻不同,共同叫做"玄"。

“玄”本來是一種顏色,黑的,玄妙的,看不見摸不著 。非常深奧,非常黑暗,像一個黑洞一樣,我們到裡面去,什麼都看不懂。那麼既然如此的“玄之又玄”,又看不到、聽不到,我們為什麼要對它感興趣呢?因為老子講到, 它是“眾妙之門”。

注,本文引用鮑鵬山先生對道與德的解讀文章,我認為他的觀點比較有特點。2019.4.9


飛飛貓1


前面還有兩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眾妙之門。”後文還有“玄同”一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就是玄,為什麼又說“同謂之玄”?有和無,大和小,高和下等等這些都是對立的現象,老子卻說這些現象本質是沒有區別的,發生作用時卻有了各自的現象和名稱,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

能夠和光同塵,把不同的東西混致為一找到根源這就是玄。可說達到了玄妙的境界。可是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究竟嗎?還有一個“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的東西,返璞歸真歸於平凡。用佛家的一句話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萬法歸一就是玄,一歸何處就是玄之又玄,這才是真正的眾妙之門。心中悟跡未除,以為有所得就違背後面“為而不恃,生而不有”的原則。其實無一不能成萬,無萬不能歸一,高下相形,前後相隨。法法本來如此,人人本來如是,叫人如何說得。

水是溼相,波是動相,非同,全水是波,全波是水,非異。現象不同,本體無二,所以說玄同。波徹水源,水窮波末,不見有無處才是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當然最玄妙處也是最平凡處,就看你找不找得到了。


夕魄騰輝


道德經,易經,太玄經國際學界稱中國古代學術三個支柱,沒有孔子的大學中庸論語。這個系統是這樣的道德側重於哲學,易經為方法論而太玄則為子云個人完成的從易經二進制到太玄三進制的學術案例,這個觀點是前大百科全書領導,維基解密創立人之一,著名易經學者Anthony Judge首先提出,那是O5年為結題《from knowldge cybernetics to feng shui》從知識控制論到風水課題時,關於太極觀念的生長規律是否能用人工智能細胞生長法則建模型,請他作定奪,因三個當事人都是數學科班出身,故一致性認為無極而太極,太極生陰陽可以作為概念生長的兩個基本法則,因此得到他的認可導師和我吃了定心丸,這實際上等於給道德經配合了一個教學模式,這在道人的另一個論文《cybernetics of tao.道之控制論》能獲2011羊社會科學最佳論文獎。

值得一提的是鑑於國內要付扻閱讀,他的三千多篇論文全部兔費,不設任何會員門坎,人人可登錄下截,大師風範,將易經用於一切他所論述的題目中,數量之大是你難以想象的,即傳八十歲,三五天總有長篇大論發表於他的自媒體


天觀學易經4知識創新


我自己讀《道德經》的經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將經文視作金科玉律,非要逐字逐句理解透徹明晰。因為古今文字含義有差異、流傳抄寫過程中有疏漏或增添,我們無法保證經文內容句句字字皆是老子之言,即使老子本人所著,亦不保證沒有沒講透或有重複現象出現。所以逐字逐句的讀透經文是不可能的。

任何文章都有其中心論點,讀老子文章也要善於抓住它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論點。他寫這樣一本書究竟要向讀者們講述怎樣的一個道理,不可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組織成一個思想。《道德經》這本書的形式的確也很奇怪,八十一章經文,很難看出其編排次序上有什麼必然的邏輯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中心論點。

老子經文主要講了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它的中心論點是:無為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法則。只要統治者能守無為的法則治理天下,天下就能實現大同的目標。經文的全部內容都是為闡明這一中心論點而服務的。

當然我可以接受這是《道德經》經文的中心論點,但是我們還是不明白啊。無為治理天下最好,那什麼是無為啊?統治者依據哪些具體的原則去做就是守了無為法則,或者無為法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有沒有可操作性?

我們再問,為什麼無為法則一定是治理社會的最佳法則?老子說守無為就能得大同,就一定是真理嗎?假如果真存在能令社會實現大同的法則在,那為什麼人類社會從未實現過大同?老子是聖人也好,仙人也好,從未見哪個統治者學過《道德經》就能將天下治理好的,為什麼?

不管學習什麼內容都不要神話它,真理是在逐漸深入的認識過程中取得的。在歷史上那麼多思想家,哪些治世思想是被政治家直接拿來用的。新中國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馬列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孔子偉大,歷史上哪個朝代直接用孔子思想治世。沒有一勞永逸的真理。

那些所謂研究國學,還大談什麼道,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還死抓住不放。現代天文學,宇宙學,微觀粒子世界的知識足夠發達了,能給道找個位置嗎?他們不懂的哲學中空想的概念與觀念太多,老子說有道,不等於自然界中真有這麼東西存在。研究哲學的習慣將老子歸於道家,這其實是個誤解。道家將老子道的概念神秘化,已經超出了哲學思辨的範圍。是道家認老子為道家創始人,而不是老子創立了道家。老子只是創造了道這一概念。道家將道神話,並沒有繼承《道德經》的思想。老子《道德經》與道家是兩回事。

玄學更沒有意義,什麼玄學?講不清道不明才叫玄。沒人真懂,還非要說成深奧,這叫做玄。《道德經》稱玄不奇怪,因為至今為止沒人敢說讀懂它。學界對老子書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也沒有一致意見。一百個人讀,就有一百種老子思想,一萬個人讀,就有一萬種老子思想。反正就是沒有老子本人的思想。正常嗎?有人說這才是玄學的魅力之所在。但我認為這是不正常的。這實際上阻塞了人們進一步探索真知的道路。

哲學界有一個很奇怪的論點,說什麼西方哲學關心物,中國哲學關心人,關心社會。這不過又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論點。如果西方哲學只關心物,那麼為什麼人類社會最偉大的革命卻是在西方最先完成的。推翻神權統治,社會契約論,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綱領制定也是西方文明的結果。如果沒有近代中西方文明交匯,我們可能至今還被皇帝統治者,還相信皇帝是上天派來統治我們的天子,他天生註定就要坐皇帝,我們天生註定貧賤。這難道就是中國哲學關心人的結果嗎?

國學如果不能注入新時代的血液,不能發展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內容,那註定就是偽學問。什麼道、易、玄其實都是些好看不中用的東西。書不能往死裡讀,學問不能做到故紙堆裡去。學古是為建設更美好的今天與未來。為學古而學古註定沒有出路。


國學新邏輯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道德經》通行本第一章的結尾一句。

先從文字角度來看它的意思。

玄,深和遠的意思;這裡的意思是指道的又深又遠,只有層層深入,才能逐步接近本根的過程和特性。妙,本字是“眇”,帛書本《道德經》用的就是“眇”,意思是幽微杳冥,這裡是指道的幽微深廣和難於把握的奧義。這裡的“妙”字,本不做“美妙”的“妙”義解釋。

這裡的玄,是對道的出處的形容和指稱,側重說道的本根深之又深。

這裡的妙,是對道的意義和形態的形容和指稱,側重說道的奧義難於窮盡和把握。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

所謂復歸其根,就是物由“顯”歸向“微”,由“大”歸向“小”,由“有”復歸向“無”,這一過程,是一切生命和事物都要經歷的過程。觀復,就是洞察這個過程,是認識道、合於道的思維方法,“觀復”過程是步步深入的過程,這個“觀復”的認識過程就是“玄而又玄”。

事物為什麼必須復歸本根呢?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原來,老子認為,道的特性是隱在事物的內部,不斷生生不已地運化萬物和生命。事物生成過程是“逝”和“遠”。在這個過程中,道生成了與自己的性質相反的東西。道的性質是“無”、“小”、“靜”、“虛”等,道生成的東西,也就是人們能感知到的現實的物質世界,它們的具體性質是與道的性質相對相反的,具有“有”、“大”、“實”、“躁”等特性。正是這些特性,決定了現實的事物和生命都是暫時的,它們一旦形成,“遠”了道,就立即走上了返回道本體的路子。

道生成事物和生命的過程,人無從感知。人能看到的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道生萬物的成品。一旦是成品了,它們也就立即急急忙忙傾向於消除自己現在的特點,縮回道本體的無、小、虛、靜,這是它們的必然命運。你能看到的東西,都是倒計時的東西。凡是不這麼復歸的,都會因為不能合道而消亡。

復歸本根的過程,從認識角度看,就是“玄而又玄”的過程。

“玄而又玄”的過程,是人唯一能夠認識和接近道本體的過程。

道不能直接顯現自己,它只有通過這些具體事物復歸本根的過程,才顯示了自己的存在和特點。

所以,人要通向道,認識道本體,就必須經過“玄而又玄”的追溯,才能接近它、迴歸它。其它沒有捷徑可走。道集合了眾妙,生命和萬物“復歸其根”是必然命運,人要有所認識,要長生久視,最為根本的是認識這個道、復歸這個道。

所以,《道德經》明確告訴讀者,“玄而又玄,眾妙之門。”複本歸根,除了“玄而又玄”,別無途徑。

“玄而又玄”,這不就是必由之路嗎?不就是接近“眾妙”必須經過的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