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如何解读《道德经》这部书?

O人间大道至简O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现代流行版本《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并不是原初本真自然存在的天伦常理大道。人们通常所说的名词概念,也并不是世间万物的原初本真自然存在。天地原初无以名状,这就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气。万物始生有名可称,这就是看得见的有形之象。因此,只有上升到忘我无私的虚无境界,才能够感知天伦常理大道。而从为我所用的现实角度,也可以探索和掌握天伦常理大道的运动变化规律。实有与虚无,原本同出于“道生一”之源,只是人们描述的名称说法不同。这种“一生二”的同根同源,就可以称为玄虚。玄虚而又玄虚,这就是自然宇宙世界气象万千的奥妙之源。

当然, 因为古汉语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读书学习识文断字就必须从断句开始。而标点符号断句不同,话语表达的原意就会大变。就《老子五千言》来讲,两千多年以来的后人注释解读版本众说纷纭,就与章节划分和断句有直接关系。虽然说都是见仁见智一家之言,但也绝不能因此而模糊老子之道的原本真义。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口头禅就是“知道不知道”,这便是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因此,不问道不求道不知道,就没有资格谈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没有资格“传道受业解惑”。

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从“结绳记事”时代的“口传心授”直到“甲骨文”和“竹书记年”,天伦常理大道早已经是“道可道非常道”了。再经“百家争鸣”和“孔子删诗书绳春秋”,乃至于“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克己复礼”,历代官方修撰和认可的历史文化经典则更是“名可名非常名”。尽管如此,就像“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用现在的话来讲,此所谓《三坟》之“大道”,就是中国人祖传的“大道主义真理”。此所谓《五典》之“常道”,就是“大道主义真理”的时代性阐释和实用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所谓“三皇五帝”祖传的“大道主义真理”,最初是产生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时代。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因此,从《五典》之“常道”,再到“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克己复礼”,此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就必然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名可名非常名”。而今,我们要继续正本清源寻根问道,就必须知道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与奴隶制小康社会“公私之变”的“道不同”。否则,就很难弄明白贪腐裸官公知精英“以人民名义”假公济私的“名可名非常名”!


网闻博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阴阳双依,原指性生活。

玄:指隐秘,奥秘之所在。又玄,是指很简单。

众生奥秘之所在,其实很简单。

也有化简单为复杂,化复杂为简单的意义。

奥秘之所在,有时很简单。它在隐秘处,有时也复杂。这就道与德。道很简单,德很复杂,有时很难,是做起来难,这就是“道德经"。

道与德,即理与心,心性合一,命也。命是灵魂,再生之门。载理载德载命载性,都在阴阳里,阴阳合体,天人载道,出入于阴门,阳道,载生载死载命载心载性载寿载理。道生于一,一生于二,二生三,三而万物,万物名。与开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脉同论。

道生于一,即盘古。天地始,二。二生三,即雄雌玄牝之门。阴阳论调,和生,谐无穷。因而,孔子中庸之道,即和谐之德,和为贵,和阴阳,和中庸,和生贵,夫妻生活,男女世界却如是。不取守势,不取攻势,这就是道于德心,即道之根本,亦曰道即德经。

道,还可理解为理。理出自然,即自然的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自然存在的道理,可以理解说出来,就是不是一般的道(心性命)。



岁月如梭水如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第一章,“玄”训诂义为“幽远,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之又玄”主要是讲“道”体的幽深神妙和深奥难测;“众妙之门”是指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意指“道”体藏于深奥的玄妙之中,包涵一切玄秘深奥,又超越一切知识、事物、智慧,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老子哲学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深奥的。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还强调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同时还认为,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于《老子》还可以从谋略角度去阅读,因为书中隐含着丰富的道家谋略思想,包括:一、讲“黄老之术”,主要思想是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汉初的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文景之治”。二、讲内智修养,讲究从虚、静、忍、让等方面进行修养,尽量能虚怀若谷。三、讲权谋之术,如夺予之道,以柔克刚,积累促变等,强调要达到目的;必须非常讲究所使用的手段。四、讲处世哲学,讲究无为而无所不为,守弱图强,以退求进,以雌应雄等等。


文城观点


与各位道兄一起说玄论道,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老子云:我道极易知,世人莫能知;我道极易行,世人莫能行。

我觉得原因,一是没有懂得老子写《道德经》的历史定位,也就是他是写给谁看的。个人以为,《道德经》应该是老子《写给各位君王的一封长信》,所以,很隐晦,很委婉。二是省略的主语,让人有些茫然。其实前三十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道"来写的。第一章更是提纲挈领的谈了他要谈的"道”的意义、妙趣及玄奥,告诉大家探索"道“的玄妙,才真正打开了妙趣的大门。玄之又玄,就是层层揭开"道“内在的妙,外在的缴。才能认请"道"的本质。

我把自己的译文呈上,请各位老师指正: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说一说的,但与平常人们所说的是不同的;)

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可以使用"道”这个名称,但内含或概念也与众不同。)

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形成之前是没有"道“这个东东的)

有名万物之母。

(有了“道",道才造就了万物)

故以无欲观其妙,以有欲观其徼,

(所以以清静心探究"道“的内在奥妙,以兴致勃勃的心情观察其外在变化。)

两者同出异名,

("道"的内在奥妙和外在变化都出于道本身,只是名称不同,)

同谓之玄,

(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奥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探索"道”的奥妙及其背后的奥妙,才走进了奥妙的大门。)


山神001


“玄”字的本意是绳索,引申为“维度”,即“有无”是同一个维度的两端是矛盾的统一体,也可以称为“阴阳”。所以“玄”字代表了一种二分法的观点,也就是“模式”或者说是“定理、公式”。这样解读“玄之又玄”意为“绳索而又绳索”即无体积概念的纯粹维度。“众妙之门”是指这一模式推导出了下一章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等理论。


待鹿車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要搞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得先搞清楚“道德"是什么?"道德"一词不是现代人们所说的"人的品德"之意。古人多用独体字,道与德,各表示一个意思,在《道德经》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总的来源和归宿。是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的总规律。“德"是天地万物各自的特点。或者说

“道”就是世界万物的共通规律。

“德”是每一个独特个体的自身特点。

举一个例子,我们进入一间房子,看到房子里面有很多家具。我们很快就能区分出哪些是桌子,哪些是凳子。 桌子的形状是不同的,有方桌,有圆桌,有高的,有矮的,有书桌和饭桌。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途也不同,可是为什么、它们仍然是桌子,而且我们一看就明白,不会把它误为是床或者是沙发呢?这说明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桌子中,一定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就使得它们是桌子。因为我们的头脑里边有这种规律性的把握,所以我们按照规律去看,一看就知道,它是方的, 但它是桌子;它是圆的,它还是桌子;它是高的,它也是桌子;它是矮的,它也是桌子。用来写字的是书桌,用来吃饭的是饭桌,打麻将的是麻将桌,但都是桌子。因为所有的桌子,它一定有关于桌子的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很抽象,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它是抽像的概念,抽像的存在,这就叫“道”。

那么“德”是什么呢?在这众多的桌子里面,比如说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就叫做“德”。它之所以还叫桌子,是因为它从“道”里面得到了桌子的总体规律性。但是为什么它是饭桌而不是其他的桌子呢?因为它有自身的本质特点,也就是上面说过的“德性”,它有它自身的用途,它有它独特的形状,这些东西就叫做“德”。

老子的《道德经》就研究这样的道”,也研究这样的 “德”。这样一看,我们会发现,老子的《道德经》是在研究一些非常抽象的哲学问题。确实如此,在先秦的所有思想家里边,道家是对纯粹的哲学问题最感兴趣的一个学派。 所以老子解释他的“道”,还有一个说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无"和“有"就是道和德的关系,道是无形无像的抽像的规律,"有"是按规律产生出具体的东西。如桌子上的概念,就是道,具体的桌子就是德。无名叫天地的开始,有叫做万物之母,所以,我们常常通过道(规律)来观察它的奥妙,常常通过具体事物的“德性"来观察它的踪迹,[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概念和具体事物同出于一个叫"玄"的东西,但名字却不同,共同叫做"玄"。

“玄”本来是一种颜色,黑的,玄妙的,看不见摸不着 。非常深奥,非常黑暗,像一个黑洞一样,我们到里面去,什么都看不懂。那么既然如此的“玄之又玄”,又看不到、听不到,我们为什么要对它感兴趣呢?因为老子讲到, 它是“众妙之门”。

注,本文引用鲍鹏山先生对道与德的解读文章,我认为他的观点比较有特点。2019.4.9


飞飞猫1


前面还有两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后文还有“玄同”一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就是玄,为什么又说“同谓之玄”?有和无,大和小,高和下等等这些都是对立的现象,老子却说这些现象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发生作用时却有了各自的现象和名称,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

能够和光同尘,把不同的东西混致为一找到根源这就是玄。可说达到了玄妙的境界。可是到了这个境界就是究竟吗?还有一个“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东西,返璞归真归于平凡。用佛家的一句话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万法归一就是玄,一归何处就是玄之又玄,这才是真正的众妙之门。心中悟迹未除,以为有所得就违背后面“为而不恃,生而不有”的原则。其实无一不能成万,无万不能归一,高下相形,前后相随。法法本来如此,人人本来如是,叫人如何说得。

水是湿相,波是动相,非同,全水是波,全波是水,非异。现象不同,本体无二,所以说玄同。波彻水源,水穷波末,不见有无处才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当然最玄妙处也是最平凡处,就看你找不找得到了。


夕魄腾辉


道德经,易经,太玄经国际学界称中国古代学术三个支柱,没有孔子的大学中庸论语。这个系统是这样的道德侧重于哲学,易经为方法论而太玄则为子云个人完成的从易经二进制到太玄三进制的学术案例,这个观点是前大百科全书领导,维基解密创立人之一,著名易经学者Anthony Judge首先提出,那是O5年为结题《from knowldge cybernetics to feng shui》从知识控制论到风水课题时,关于太极观念的生长规律是否能用人工智能细胞生长法则建模型,请他作定夺,因三个当事人都是数学科班出身,故一致性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生阴阳可以作为概念生长的两个基本法则,因此得到他的认可导师和我吃了定心丸,这实际上等于给道德经配合了一个教学模式,这在道人的另一个论文《cybernetics of tao.道之控制论》能获2011羊社会科学最佳论文奖。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国内要付扻阅读,他的三千多篇论文全部兔费,不设任何会员门坎,人人可登录下截,大师风范,将易经用于一切他所论述的题目中,数量之大是你难以想象的,即传八十岁,三五天总有长篇大论发表于他的自媒体


天观学易经4知识创新


我自己读《道德经》的经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经文视作金科玉律,非要逐字逐句理解透彻明晰。因为古今文字含义有差异、流传抄写过程中有疏漏或增添,我们无法保证经文内容句句字字皆是老子之言,即使老子本人所著,亦不保证没有没讲透或有重复现象出现。所以逐字逐句的读透经文是不可能的。

任何文章都有其中心论点,读老子文章也要善于抓住它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他写这样一本书究竟要向读者们讲述怎样的一个道理,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组织成一个思想。《道德经》这本书的形式的确也很奇怪,八十一章经文,很难看出其编排次序上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中心论点。

老子经文主要讲了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它的中心论点是:无为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法则。只要统治者能守无为的法则治理天下,天下就能实现大同的目标。经文的全部内容都是为阐明这一中心论点而服务的。

当然我可以接受这是《道德经》经文的中心论点,但是我们还是不明白啊。无为治理天下最好,那什么是无为啊?统治者依据哪些具体的原则去做就是守了无为法则,或者无为法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可操作性?

我们再问,为什么无为法则一定是治理社会的最佳法则?老子说守无为就能得大同,就一定是真理吗?假如果真存在能令社会实现大同的法则在,那为什么人类社会从未实现过大同?老子是圣人也好,仙人也好,从未见哪个统治者学过《道德经》就能将天下治理好的,为什么?

不管学习什么内容都不要神话它,真理是在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取得的。在历史上那么多思想家,哪些治世思想是被政治家直接拿来用的。新中国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孔子伟大,历史上哪个朝代直接用孔子思想治世。没有一劳永逸的真理。

那些所谓研究国学,还大谈什么道,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还死抓住不放。现代天文学,宇宙学,微观粒子世界的知识足够发达了,能给道找个位置吗?他们不懂的哲学中空想的概念与观念太多,老子说有道,不等于自然界中真有这么东西存在。研究哲学的习惯将老子归于道家,这其实是个误解。道家将老子道的概念神秘化,已经超出了哲学思辨的范围。是道家认老子为道家创始人,而不是老子创立了道家。老子只是创造了道这一概念。道家将道神话,并没有继承《道德经》的思想。老子《道德经》与道家是两回事。

玄学更没有意义,什么玄学?讲不清道不明才叫玄。没人真懂,还非要说成深奥,这叫做玄。《道德经》称玄不奇怪,因为至今为止没人敢说读懂它。学界对老子书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也没有一致意见。一百个人读,就有一百种老子思想,一万个人读,就有一万种老子思想。反正就是没有老子本人的思想。正常吗?有人说这才是玄学的魅力之所在。但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这实际上阻塞了人们进一步探索真知的道路。

哲学界有一个很奇怪的论点,说什么西方哲学关心物,中国哲学关心人,关心社会。这不过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论点。如果西方哲学只关心物,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最伟大的革命却是在西方最先完成的。推翻神权统治,社会契约论,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纲领制定也是西方文明的结果。如果没有近代中西方文明交汇,我们可能至今还被皇帝统治者,还相信皇帝是上天派来统治我们的天子,他天生注定就要坐皇帝,我们天生注定贫贱。这难道就是中国哲学关心人的结果吗?

国学如果不能注入新时代的血液,不能发展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内容,那注定就是伪学问。什么道、易、玄其实都是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书不能往死里读,学问不能做到故纸堆里去。学古是为建设更美好的今天与未来。为学古而学古注定没有出路。


国学新逻辑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道德经》通行本第一章的结尾一句。

先从文字角度来看它的意思。

玄,深和远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指道的又深又远,只有层层深入,才能逐步接近本根的过程和特性。妙,本字是“眇”,帛书本《道德经》用的就是“眇”,意思是幽微杳冥,这里是指道的幽微深广和难于把握的奥义。这里的“妙”字,本不做“美妙”的“妙”义解释。

这里的玄,是对道的出处的形容和指称,侧重说道的本根深之又深。

这里的妙,是对道的意义和形态的形容和指称,侧重说道的奥义难于穷尽和把握。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所谓复归其根,就是物由“显”归向“微”,由“大”归向“小”,由“有”复归向“无”,这一过程,是一切生命和事物都要经历的过程。观复,就是洞察这个过程,是认识道、合于道的思维方法,“观复”过程是步步深入的过程,这个“观复”的认识过程就是“玄而又玄”。

事物为什么必须复归本根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原来,老子认为,道的特性是隐在事物的内部,不断生生不已地运化万物和生命。事物生成过程是“逝”和“远”。在这个过程中,道生成了与自己的性质相反的东西。道的性质是“无”、“小”、“静”、“虚”等,道生成的东西,也就是人们能感知到的现实的物质世界,它们的具体性质是与道的性质相对相反的,具有“有”、“大”、“实”、“躁”等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现实的事物和生命都是暂时的,它们一旦形成,“远”了道,就立即走上了返回道本体的路子。

道生成事物和生命的过程,人无从感知。人能看到的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道生万物的成品。一旦是成品了,它们也就立即急急忙忙倾向于消除自己现在的特点,缩回道本体的无、小、虚、静,这是它们的必然命运。你能看到的东西,都是倒计时的东西。凡是不这么复归的,都会因为不能合道而消亡。

复归本根的过程,从认识角度看,就是“玄而又玄”的过程。

“玄而又玄”的过程,是人唯一能够认识和接近道本体的过程。

道不能直接显现自己,它只有通过这些具体事物复归本根的过程,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和特点。

所以,人要通向道,认识道本体,就必须经过“玄而又玄”的追溯,才能接近它、回归它。其它没有捷径可走。道集合了众妙,生命和万物“复归其根”是必然命运,人要有所认识,要长生久视,最为根本的是认识这个道、复归这个道。

所以,《道德经》明确告诉读者,“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复本归根,除了“玄而又玄”,别无途径。

“玄而又玄”,这不就是必由之路吗?不就是接近“众妙”必须经过的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