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规生效,对底层百姓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

午夜阳光3226


说实话影响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以前我很讨厌电动自行车,因为它还不像摩托车上来有个声音,从你背后刷的冒出来吓人一跳。

但是现在电动车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几乎是家家都有电动车甚至不止一辆。现在专家上下嘴唇一碰就说以后不能用了要作废,要买新型的跑的慢电池容量小还难看的电动车,有没有真正的下来体察一下民意?上班远的就不说了,毕竟一天就一个最多两个来回,那些快递小哥和送餐员怎么办呢?一天是不是要充好多次电?

按照新的规定,电动车的速度比现有的慢,一次充电后也跑不了多远,是要发展充电宝充电桩建设吗?为什么当初不早点儿规划建设管理呢?


我的房子我做主


新规生效,吃亏的是老百姓。首当其冲的是快递和外卖行业,超标电动车按作机动车处理,考证、上牌和交保险,这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新国标电动车有几项硬性指标:①是车重低于55kg ,②是电池电压48伏 ,③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④带有脚踏功能。这样一来,行程大大缩小,20公里上下,实在中看不中用。接小孩上学放学还可勉勉强强,对于上班远一点的人而言就闹心了。现阶段,电动三轮车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店的、种菜的、种植专业户、养植户都离不开它,到集镇上买点东西轻松了许多。如今,超标电动车禁止上路,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百姓出行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人说,不是有新国标电动车吗?如果新国标电动车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也是件好事,可从新国标电动车销售情况看,购车者少之少。超标车禁售,企业被迫停产,工人下岗,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开支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买汽车买不起,新国标电动车不实用,超标车不让上路,以何种方式出行是老百姓时时刻刻关心的问题。


笑对人生13335928839


大家伙心情都差不多,骂那些狗屁狗杂种黑着良心数典忘祖断子绝孙不得好死下辈子做乌龟王八做牛鬼蛇虫的衣冠禽兽不通人性的所谓专家。反过来想,谁让咱们没权没钱没才能,咱有才能配轿车配公车甚至专机,有人查也是公家养的查修人员,无人查证。有钱人买飞机买车有钱也没人查,就咱们这些穷头老百姓一无权二无势三无权是泥巴想咋捏咋捏不收拾咱收拾谁。现在又不是战争年代要你打江山。老百姓少了他们心慌多了他们心烦。散了吧。专家们不过是秦桧罢了


用户1730054131372


如果真的是这样实行,那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了,带脚踏,时速不超过25公里,那不是像蜗牛爬吗,第一,远距离根本没用,估计也带不了人和东西,可以让老百姓没事骑着在家门口溜溜,就像小孩的自行车玩具一样。

估计全国的电动车销量是不计其数,上班,接孩子,买菜,送餐等,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给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主要还环保,如果人人都买个摩托车其实带来的更多不安全的因素,速度更快,到时候中国又成了摩托车大国,估计到时候各种奇葩的摩托车都会有

电动车存在已经很久了,与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要不你干脆禁止生产就好了,要它干嘛,不要老百姓买了,最后的风险都让老百姓来承担。

我觉得现在成人过马路闯红灯都可以罚款,为什么电动车不可以严格的按交通规则来执行呢,让人们对规则来遵守,我想慢慢的大家同样也会习惯,骑车的行为就会越来越规范。

这两年还有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老年电动汽车,我不知道这样的车为什么能够生产出来,它和小型汽车的大小没有任何区别,难道由于速度慢就可以上路吗,什么手续都不要,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乡镇,多于牛毛,一万块左右就可以买一辆,乡村几本都是老人代步,我觉得这个风险真的很大,有的70岁的老人都在开,他们没有学习任何的交通规则,买来就上路,也希望家里有老人要买的人慎重考虑一下,为了更多的安全和幸福吧!





字句节奏


说到环保问题,汽车能量消耗大,不管是燃油的还是电动的都比摩托车大出不少。国家禁摩了,马路上汽车变多了的同时电瓶车应运而生,开不起汽车的还有更环保节能的电瓶车可以选择,电瓶车的确可以说是方便快捷。

现在回头来说环保,能耗低的电瓶车都不达标何况汽车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回归自然,全人类都改步行好啦!

再来说说安全吧,说电瓶车事故率高,电瓶车不安全。试问究竟是在电瓶车轮下死的人多还是汽车轮下死的人多?支所以有事故并不是在于交通工具,而是人!大家遵纪守法,安全文明驾驶会有那么多事故吗?不还是人的原因。骑车的不守规矩,开车的心不在焉才是根源。要想减少事故还得从交通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一出现状况就出懒政,禁或限。其实有更好更有效的懒政,那就是公布并实施 如何人都不准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大家只准步行。这样几乎可以杜上牌绝交通事故了。😄😄

其实我所说的交通部门的专家能想不明白?不知道?绝对不可能!他们明白着呢!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没有伤到他们自己利益(让他们把电瓶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试试)的同时又创了税收!

政策理解有限,望补充或指正。


松林涛哥


电动车给老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便利,通过近二十年普级来看,电动车虽存在点安全隐患,但总体来说利大于蔽。电动车经济实惠,给底层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解决了千千万万人就业问题,给社会稳定也作出了一定贡献。现在国标车出来了,不能说不好,但专家是否考虑过车速及有限一次性路程给上下班人群带来难处,是不是要这群人在中途找个地方在冲一下电再出发,如果这样你知道要浪费人们多少时间吗?再者,考证、买保险不又要从根本就不富裕的群体身上挤血吗?如果新国标不被人们接受,大家不买了,你知道又有多少工厂大门要关闭吗?又有多少人失业而失去经济来源吗?专家们!这些你们想过吗?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些专家就看不得百姓好,唯恐天下风平浪静,也许不折腾出点事来,就显不出我专家存在的价值了。


用户2440001115322


小时候很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以前的故事,有个特别深刻,说他们给别人打长工时管家对他们特别苛刻,但大家是敢怒不敢言,直到有一天来了个人说可以帮他们打管家赶走,但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后来正如那个人所说的把管家赶走了,大家一致向东家推荐他做新管家,刚开始新管家是不错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新管家变得和以前的管家一样苛刻了,有些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现在才想明白东家之前那样困难的情况,旧管家那样做也是合情合理的,谁有能力时不想对别人好些?这不旧管家找到新东家后对待长工的态度不比新管家差😂


韦墙


国家是为了倡导步行吗?汽车要限号,分单双日。摩托车被禁了(市区被禁,郊区没事)可是本人不住在郊区啊。现在电动车又要限速,25km/h,还不能带人。家里俩孩子,大的16,小的4岁。也是国家造成的,年轻时不给生二胎,快40岁了,又放开了。每天要送大的上学,小的上幼儿园。汽车限号,只能用电动车。现在看来只能挤公交车了,我们国家的公共交通那叫一个可怕。高峰期的公交车有种印度人坐火车的感觉。我挤一个月的公交车能瘦20斤,挤地铁的话估计能瘦30斤。


不瘦的瘦瘦瘦


头疼医脚,脚痛阉雀,这就是中国专家的高明医术。电动车上路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是《新规》规定的那些最高速度、最大电压伏数、车子总重……而是电动车在路上行驶有否按交通法规行驶。人行道上飞飙、闯红灯、载货超长超宽……最令人头疼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方式。交警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汽车与电动车发生相撞事故,都是汽车的责任,导致一部分汽车车主对电动车有不满情绪。都在路上跑,我守规矩你不守,出了事故我全兜。无意间人为制造社会对立面,滋生对立情绪。从前有非机动车道,现在不能设置电动单车道吗?设了电动单车道,电动车主人不愿走,要与汽车同车道,却又不愿按机动车行驶规矩、投保规矩、交通法规肇事责任划定规矩来执行。如果汽车也像这样管理,相信中国必然是满路为患;如果电动车也严格纳入交通法规管理,相信《新规》所规定的那些约束限制根本就用不着。


玉笛道人


先把不环保的汽车先禁了吧!一辆汽车的停放面积可以停放多少辆纯天然环保的自行车?现在的马路基本都让行给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便道还有多大的空间可以自由行进。机动车随意停放占去了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流车流的剧增,城市交通出行的建设与设计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快速路的修建目前缓解了车流行驶缓慢的压力,但是却给步行和骑行者带来不便。快速路缺少人行天桥的建设与出入口的数量。公交车站相向的站点距离出入口或者红灯口较远,如果对当地不熟悉与腿脚不方便的人来说如果坐车的站点搞返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换到对面的。我觉得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是发生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那一个群体之中。只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人是事故的主体 车只是一个载体。记得头条推送过这样一个视频:一只小狗过斑马线,不是照样被不礼让的司机给碾压死了吗?这就是个人素质的缺失与不遵守交通规则最好的举证。不遵守出行规则的人就是步行也会出交通事故的。紧抓安全出行意识才是需要解决问题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