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塞納河邊安然屹立的巴黎聖母院,是基督教教堂在中世紀最高成就的藝術代表,是除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外最負盛名的基督教聖地。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宗教和建築

在歐洲,建築一直是重要的藝術門類,而宗教建築則貫穿整個建築歷史的主線。建築藝術的發展始終是宗教神學發展的外在表現。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基督教形成於羅馬帝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元年前後。作為歷史性宗教,基督教的形成幾乎完全和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有關,這個人就是耶穌。

基督教的形成

作為猶太人的耶穌,生前並沒有完全依奉猶太教的教義,只為猶太族人民傳授上帝的旨意。相反,他將猶太教的主要教義——上帝承諾拯救猶太族人——進一步發展擴大,向普通人民傳播上帝不止拯救猶太人,還要拯救所有人類,因為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耶穌提出的這種新的救世論,將“上帝的選民”這個概念從猶太教中脫胎出來,賦予了每個民族的人民,這使得這種新的理論迅速擴大群眾基礎,成為了全羅馬境內通行的理論。注意,這個時候只能把耶穌傳授的教義稱為理論而不能稱為宗教,因為耶穌在世時,信奉這個理論的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形成完備的宗教體系。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這個擴大了的“上帝的選民”概念,在文化領域直接造成了猶太族和其他歐洲民族的認知衝突,在其他民族看來,耶穌是上帝派來的先知,代表上帝向他們傳達神的旨意,是神的使者,在耶穌死後,這種對耶穌的極致崇拜最後混淆了耶穌和上帝的界限,直接將耶穌當作神來崇拜;然而在猶太族人民看來,耶穌公然背叛猶太教教義,並最終將他交給了羅馬人,造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慘死。

耶穌死後,耶穌的門徒慢慢蒐集起他身前說過的話,並結合一些重要的門徒對耶穌的話的理解,編纂成冊,形成了《聖經》,並組織起了較為穩固的社團組織,定期學些耶穌的理論。這樣,早期的基督教會慢慢形成了。

教堂建築的發展

早期的基督教會並沒有專門的教堂,他們在城市裡利用一種叫“巴西利卡”的建築做禮拜。“巴西利卡”是一種矩形平面的大廳建築,在古羅馬帝國,這種建築是最常見的公共建築形式。他構造簡單,空間開闊,能容納大量人群同時集會,這恰恰滿足基督教會教眾較多的特點,成為最早的基督教堂。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隨著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消滅,教堂有了新的發展。隨著基督教宗教禮儀的增多,原有的簡單矩形平面已經無法滿足教眾的使用要求。人們在“巴西利卡”的聖壇的位置,增設了一個橫向的體量,讓原來的矩形平面,變成了不等距的十字型平面,十字的兩臂交點,就是祭壇位置。這種十字型平面恰似耶穌受難的十字架,被命名為“拉丁十字”。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從此以後,大部分教堂都沿用“拉丁十字”的形制進行設計。在中世紀的10——12世紀,“拉丁十字”平面結合建築結構上的骨架券技術,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堂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在立面裝飾上強調豎向線條的升騰感,且幾乎所有的立面裝飾元素在頂端都以尖塔結束,想一把把刺破蒼穹的利劍,給人以犀利而美麗的藝術感受。人們起初對這種新出現的風格並不感冒,就將一個日耳曼蠻族的名稱送給他,表示對他的蔑視,這個蠻族叫哥特族,而這種被蔑稱的建築風格,就叫做“哥特式建築”。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巴黎聖母院就是哥特建築的成熟代表。諷刺的是,一個800年前被蔑稱的建築,在今天成為了建築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記載了基督教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發展歷程。

來自上帝的恩賜!巴黎聖母院——宗教神學向建築美學的自然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