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盧卡斯《站立的年輕人》11483萬英鎊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魯本斯《高舉雙臂的少年男子裸像習作》820萬美元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徐悲鴻《巴黎歲月》220萬元

這些僅靠一支碳棒、一支鉛筆創作出的素描作品逐漸佔有了藝術市場的一席之地。素描早已擺脫了基礎實踐的附屬角色,而被看作一種獨立的藝術存在,隨著它的藝術價值被越來越多人認識,素描的收藏價值也日漸高漲。

其實素描這一題材的實用性、觀賞性和收藏性,早已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面這幾幅就幾乎被全中國人民收藏過,而且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實用和美觀。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第三套人民幣素描原稿(部分)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第四套人民幣素描原稿(部分)

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些難忘的畫面,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陪伴了幾代人的衣食住行,還一度引發尋找人民幣上人物原型的熱潮,為此素描像的作者侯一民曾作出解釋:這些人物形象是創作組耗時三年,走訪各個少數民族採風,觀察了眾多民族的面貌特徵,結合自己的想象創作而成。除了第四套人民幣一百元上的四個人物是原型,其他人物都是根據想象繪製的。

19世紀新古典主義畫派代表畫家安格爾說:

素描是可以使藝術作品取得真正的美和正確的形式的唯一基礎,大量光輝的鉅製和不朽傑作就是由此產生的。

馬蒂斯也曾說:

藝術的研究最根本的是要靠素描。

這一理論,同樣適用於中國畫的創作。

關於素描在中國畫中的實用性,著名畫家何家英給出了很好的解釋:

“中國畫也好,西洋畫也好,素描本身不應該分西畫還是中國畫,好像只有西方才有素描,中國畫沒有素描,不是的,中國古人畫畫也要打稿子,特別是畫工筆畫的時候。所以中國畫有個名詞叫“九朽一罷”。朽是什麼?朽是木炭,就是用木炭打稿並經過反覆地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就是“素描”。

中國人翻譯的“素描”還用了一個描,就跟白描對應了,一個描常常會指線、線描,其實也不能這樣講,用“描”很不好,中國畫很講究“寫”,就是說素描其實是一種樸素的、感覺的基礎性造型手段。

這樣看來,我們就無需再分中國畫和西畫,也就不要再困惑中國畫要不要學素描,當然要學,必須要學。素描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手段,還是一種審美的功能性的東西,是對人的審美的一種培養。”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何家英《秋冥》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何家英《米脂的婆姨》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何家英《夏》

馬蒂斯說:

素描的本質就是個人的情感本能。

相比其他藝術作品,素描更直接地表達了作者瞬間的靈感和激情,除了記錄了畫家的創作歷程,也能夠深刻體會到畫家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很多大師的素描底稿也成為收藏家珍藏的對象。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 達芬奇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米開朗基羅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丟勒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 倫勃朗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安格爾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門採爾素描手稿

再來幾幅中國畫家的素描作品。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徐悲鴻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王式廓素描手稿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錢紹武素描作品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靳尚誼素描作品


藝術家的珍貴素描手稿,千金不換!

▲王沂東素描作品

徐悲鴻《巴黎歲月》作品集,收錄了徐悲鴻早期的素描、速寫稿共117件。這個系列的作品是徐悲鴻在法國留學期間的習作,可以說記載了徐悲鴻在巴黎的美術之路,這一時期,正是徐悲鴻一生致力於美術教育、中國畫改良的歷史開端,也正是這條不平凡的美術之旅,才奠定了徐悲鴻所倡導的美術理念,並引領中國美術歷史達百年之久。

“你可以在藝術市場裡買到色彩悅目的畫,但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卻只能在藝術家的才華寶箱找到,並要耐心鑽研許多個不眠之夜。”

意大利畫家丁託列託的這段話,已充分表達了他對素描所持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