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檔案86——平頭龍

恐龍檔案86——平頭龍

名稱:平頭龍( Homalocephale)

年代:白堊紀晚期

地點:亞洲(蒙古)

大小:長3米

食性:植物

平頭龍(homealocephale)屬於 鳥臀目,平頭龍的拉丁文意思是“扁平的頭” ,生存於72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

平頭龍意為“平坦的頭部”,指的是其頭頂沒有穹窿。它的頭部平坦,呈楔形,不過頭蓋骨十分厚實。其頭上佈滿紋孔和骨瘤,使得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與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現代海棲鬣蜥蜴一樣,相互競爭的雄性都會經常以頭相撞。

平頭龍臀部很寬,古生物學家們對此有不同解釋。有些認為在雄性競爭者搏鬥時,臀部能夠吸收其衝撞力。它們的強健的脊椎和長長的後肢就象汽車的減震器一樣,在激烈好鬥的競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它恐龍不同,平頭龍具有很寬的骨盆。這一特點使許多科學家認為,它們可能不像其它恐龍那樣是生蛋的,而是生產幼仔的。

在交配季節來臨時,平頭龍用頭互相頂撞,看看誰是種群中的強者。它有一個可愛的平平的頭,就像時髦的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