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诗词,如何不让自己所写的诗词沦为打油诗?

走路的蚊子


初学诗词,确实容易被指责为打油诗。用王步高先生的话说,有些人的诗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应该说是打水诗。那初学者应该怎么练习呢?

需要了解古体诗,了解诗歌中雅的地方,古代读书人大多清高,不喜欢或者说厌恶粗俗的言语。

避免太过通俗,毕竟太过通俗的东西依然与诗之雅有所区别,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如:“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大家的第一个感觉是好好笑,就像家里老人家说的一个笑话,而后慢慢体会才知道,这个诗句挺霸气的,但是如果太通俗,那么势必减少了诗歌的雅之属性,变成打油诗的感觉。

诗歌自带的高雅属性,或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创作诗歌时意境也是极其重要的,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有一个遐想的空间,自然提升诗歌的高雅感。

回答完毕~




碧波青语


如果不想沦为打油诗,就一定得先知道什么是打油诗,然后再想清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样的诗。不过其实打油诗也未必不好,多了解下,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一,什么是打油诗,特点是什么

打油诗,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传说最早始于唐朝一个张打油的人。他的《咏雪》: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此诗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由此可见,打油诗特点:

1) 用语俚俗,本色拙朴

2) 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

3) 押韵

如果不想写打油诗,就一定要绕开前两个“特点”。尽量做到:

1)用词尚雅;

2)口气端庄(悲伤,哀叹,欢愉。。。都在其中);

3)严格遵守格律(平仄,对仗,粘对,用韵等)


二,不沦为打油诗,到底想写什么样的诗

如果不写打油诗,大概也就必须走格律诗的路了。《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下面只说下近体诗的律绝的格律。

(1) 律诗平仄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 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2) 律绝平仄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五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绝也是在五绝前加一个两个字的头,仄加平,平加仄。

想学好什么都得下功夫,给大家推荐2本书,学诗必看。一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二是王力著《诗词格律》。

三,其实打油诗也没什么不好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在它生动、有趣的同时,还代表了一定的思想。打油诗正如爱因斯坦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你的电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而显得同样伟大。

附两首有意思的打油诗。

咏国民党纸币

跑上茅屋去拉屎,

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

擦擦屁股满合适。

这是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的打油诗,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

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偏惯去为贼,

偷得蟠桃献母亲。


今儿得闲了


在我推广诗词知识两年来,见过不少今人写的诗词。大部分人都是业余自学,所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是容易写成老干体或者打油诗,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你避免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老干体和打油诗的区别,以免产生混淆。

由于近代某些不可说的历史背景,产生了老干体这种文体,其主要特征是以口号入诗,意境浅白,内容多是歌功颂德。

相比之下,打油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其特点是内容诙谐、文字通俗、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如今多不见后者,而讽刺才是打油诗之精髓。

虽说偶作打油也无妨,但毕竟诗贵在雅,雅才是诗的主流。



如何避免沦为打油诗?主要还是需要锻炼文笔。这里我有几个建议:

一·语言精炼,尽量避免出现无关紧要的字; 二·意留余地,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表达完,留一点空间让人想象; 三·避免过多白描,适当移情入景; 四·避免套用俗语或成语。
如今打油二字多半是贬义,但只要用心写,不至于此。

诗词补习班


为什么不能成为打油诗呢?初学写诗从顺口溜入手都不错,何况打油诗还真的是诗。

历史上其实有很多有名的文人也写打油诗。只是你不能只限于打油诗,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改变自己诗作的修辞和意境,才能自然而然地脱离打油诗的层次。

什么叫打油诗呢?其实我们从写法结构上是无法区分打油诗的,我们只能从语言的浅白上来做出判断,但是打油诗虽然不避俚俗粗陋,却有一种流于表面的幽默,甚至还有机巧的灵思。

初学写诗,写打油诗没什么问题。

其实也有很多不错的打油诗作。我们来看打油诗宗师张打油的开山之作:

咏雪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我们会发现打油诗的三个特征:通俗,诙谐,机心。要成为一首好的打油诗,这三者还真缺一不可。再看一首:

王梵志:馒头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大白话吧?偏偏还有些人生哲理在里面,这是把坟墓比作馒头,把人比作馅草,充满了看破尘世无奈调侃的意味。这种风格的诗,尤其适合表达末世情结,甚至有很多原本诗风很正的人用打油诗来装疯卖傻。

把打油诗的三特征列出来,你就会发现要真正看一首诗是不是打油诗,诙谐和机心其实和绝句律诗并没有什么差别(写苦情的除外),那么就只有从通俗上来辨别了。说简单些:一字改半天,捻断数根须的就不算;俚语俗腔开口即来,人人一听就懂,并且会心一笑的基本上就是这个路数了。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办?

首先,立意要高。

这个高并非指一定要站到不得了的高度,而是注意不要流俗。要避免那些低级的、恶趣味的东西进入你的作品。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一定是高于生活的。比如同样写新婚,“春宵一夜值千金”就比“一树梨花压海棠”要好,虽然遣词上“春宵”还不如“梨花、海棠”,但是“春”句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而“梨花压海棠”就容易让人想入非非,这就是意境的高低。同样流行极广,大家都爱的句子,你对人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让人觉得你有文化,会用词,你对人来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别人会笑笑,心里觉得你这个人有点猥琐。

其次,用词要雅。

这个其实和上一点有相通之处,但是是针对一个相同的事件、物件进行描写的时候,词的雅和俗就要看诗人自身的才学和才气。立意和奇想主要靠才气,而用词造句是否文雅就靠平时大量的积累和学习。这是硬实力,偷懒偷不来的,但这也是最容易的,只要你肯学,肯读,“熟读唐诗三百首”,诗家语,诗家句的规则自然会在你脑海中搭建一个诗的空间,你用来描绘、形容东西的用词自然会雅正起来。而灵感那种东西,是没办法学来的。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意境与文笔。其实这也就是写诗最基本的东西,还是那句话,打油诗和好诗没有诗体之分,只有雅正和流俗的区别。把你的文笔风雅起来,基本上就能脱离打油诗的境地。

不过不建议大量使用古词,古风词汇堆砌,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看如今流行的那些所谓古风歌词就知道了。

不要怕用新词,只要不露俗气。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沦为打油诗?打油诗很低档吗?唐代天宝年间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他写诗喜用乡间俚语,不讲平仄对仗,也不按韵书押韵,因此不受士大夫待见。可老百姓喜欢,也就小有名气。如其《雪诗》: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虽说写雪,但通篇无一雪字,而且非常形象的写出了雪后乡间景致,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只是窟窿、黄狗白狗的,都是乡俗俚语,上不了阳春白雪,格调高雅台面。

其实关于平仄和韵书,在初唐时是不太讲究的。在南齐时,格律诗才刚出现,中国第一部韵书《切韵》(原书已失传),在隋时才出现。成就李白杜甫诗仙诗圣大名的诗,也大多不是格律诗。只是在崖山之后,汉家自信受挫,到了明清,格律便越发显得重要,不会写格律诗的人简直入不了流。可人民大众从不信这一套,你格调高雅,丝丝入韵,绕梁三日,那又怎的?你通篇文言、词藻华丽、句句用典,可是晦涩难懂,几人能欣赏呢?能流传千年,广为传颂的诗,都是那些几近白话的诗。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格律,但朗朗上口,三岁小孩都能背诵。千古词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几近白话,不照样流传千古。

可见我们写诗,先要把你写出来的东西让大家明白,再去追求格律才是正道。不然通篇堆砌,自造词组,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满脸懵逼,谁来欣赏?那些什么花体,什么乌体,不仅遗笑千年,更是对诗的亵渎。

我这里没有一点贬低格律诗的意思,格律诗是我们民族文学艺术顶尖瑰宝,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积淀,那是玩不转的,不是你一年半载就能拿得下来的。光学格律没用的,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就是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广泛的社会生活体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人说俯首即诗,就看你能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没有较高的文化,并不能阻止你我对诗的热爱。君不见前阵子火得不行的那个什么:‘’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椅子,矮椅子,都是木头‘’!虽说俚俗,不照样给人欢乐,受人喜爱!

当然,掌握一点格律知识,也就有了进一步欣赏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待你写诗有了相当功底了,便能驾轻就熟,自然入韵了。


云卷飞山


写出好的诗词,个人的感受,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第一、先背诵三百首以上的诗词。这个必须要有,不积累,是不可能的,古人对于文字的应用,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二、学习好格律。格律一定要学,很多人都喜欢抛弃格律自由发挥,可以,可那就不是诗词了,而是另一种形式。当然,你也可以创造自己的风格,不过那也是你在学通格律后,才可能。

第三、有不同的经历。要么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要么是人生的经历,不然写出来的东西,打动不了人。诗词一定是人类情感的一个升华,你必须先有情感,再去总结,才能写出好的诗词。

我是百日读书,欢迎大家关注,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百日读书


初学诗词,确实容易被指责为打油诗。用王步高先生的话说,有些人的诗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应该说是打水诗。

他说的难听点,但说的没错。不过大家也不必沮丧。我们从小没有受过旧体诗的创作教育,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从打油诗过来的。老街有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的诗,好多连打水诗都算不上。学诗多年来,我也有一些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遣词造句

真正懂旧体诗的人不多,为什么不如我的人还笑话我是打油诗呢?很简单,好多人鉴别打油诗的标准是:字和词不雅。

1.字词(word)要文雅

用字俗与浅白是两回事,白居易的俗与王梵志的俗是不一样的。大家比较一下: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白居易

绿螘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比较二人的语言,王梵志:一人吃一个;白居易:晚来天欲雪。同是浅白,一俗一雅。

王梵志是唐朝著名的侍僧,他的俗并不易学,寒山、拾得、王维白居易、皎然等都受到他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诗比王梵志要雅的多。

今天的初学者断不可学王梵志,等你真正入门了,再去模仿各种风格也不晚。

下面是老街效颦的一首:

名利(仿王梵志体)

大道往来客,湮没风尘里。 几人能告我,名利甚滋味?

2.字词(word)不可太新

我写过一篇文章《老街诗词闲话22-谁让刘禹锡作诗不敢用“糕”字?》,五经中没有的字他不用,因此被宋子京写诗嘲笑。

新词入旧体诗不好把控,所以初学者切记,即使写身边事,一开始也要少用新词,这样你会比别人进步得快一些。比如:领导、工作、商场、电影……其实这些词基本都可以用古雅的词汇代替。

我昨天写的说李敖之一:

阔谈笑骂自清高,八十三年走一遭。我亦人间李屠户,案头椽笔利如刀……

写霍金:七律• 霍金去世有感 @老街味道

浩瀚星空隐祸机,闻君仙逝更生疑。残躯不碍凌云志,妙手曾为解惑师。 混沌预言参物理,纷纭宇宙似围棋,烂柯山上时空转,留与凡人费苦思。

3.句法与诗家语

略,内容较多,就不说了,可以参看一下3月18号我写的另一篇回答《诗歌鉴赏中,如何读懂诗家语》。


二、立意

写诗一定要言之有物,整篇围绕主题。可以只写景,可以只抒情,可以情景交融,但是神不可散,必须要有主题。否则大家不知道你絮絮叨叨说了些什么?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整首诗前写景,后抒情,都是围绕诸葛亮。





三、情景交融

1.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一首纯粹描写景物,皆是眼中所见,展示出一副画卷。第二首有人有景有情,眼中所见,口中问答,心中所想。第二首明显丰满的多,像第一首这种纯粹白描的手法,大家学诗时尽量避免。

3.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情景的安排,是章法的调度。看一下上面这首七律,特别说一下中间二联,一般是一联写景一联写情为佳。

初学者写诗,一定记住,要学会情景交融,单写景与单写情(议论),都很难写出佳作。

结语

避免打油诗,第一是用字(word)古雅,这样90%的人会被你唬住,不敢说你是打油诗。但真要写好,还有很长的路呢。学无止境,咱们一起努力吧。

另,是否打油与格律无关。好多人学会格律依旧走在打油的路上。

@老街味道

2018-3-19


老街味道


打油诗也是诗,且其中不乏传世之好诗,有诗为证: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打油诗不但把龙邱居士“惧内”的形象刻划得唯妙唯肖,而且通俗易懂,很接地气。可许多人恐怕想不到,这首打油诗竟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所作之《戏题好友陈季常》,且还有多首打油诗留传下来,即便诗仙李白,也有打油诗《题黄鹤楼》留传了下来。相比之下,格律诗的平仄对仗规范的死板要求,反而限制了写诗的自由发挥。所以,大手笔者有时并不刻意追求平仄对仗,重在立意。格律诗词若不创新突破,只能蜕变成极少数“有闲诗人”用作文字游戏而丧失价值意义。


青松171051356


首先,刚开始写诗肯定积累不够,语感不够,连依样化瓢也觉得有点为难了,所以打油诗也许是我们成长路上第一朵稚嫩的小花,没有必要太过嫌弃。正因为我们能意识到诗与诗的差距,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要避免打油诗快速成长,一来学习点技巧,二来多看看多读多写多体会吧,勤奋思考实践耕耘是每一条道路的密码。

一、技巧

1.用词新,角度新。

2.赋情于墨,字字生情。

3.诗在意韵,忌直白。用文字描绘画面,点燃情绪。

4.留白。像国画一样,可有形色变迁,却不能涂满一整萱,难看。

5.最好将情绪分成不同的等级,思考怎样表达不同层次的感觉。情绪的表达最美弱影若现,婉转徐缓,也有强烈暴发的点,宛如一曲悠悠歌弦,惊艳时光的睡眼。

6.将日常生活感悟,感受用散文诗歌记录,再在此基础上提炼斟酌字眼。

7.不同结尾。或思,或叹,或问,或圆满,或忧怨,最好的结尾,结而不满余味无限。

8.来源于生活,又要飘离于生活。就像活在剧里的浪漫,喜怒哀乐都要浪起来体会表现就轻盈如诗如曲如画卷。

二、多读多看多写

多读为积累感悟,为培养语感意象感受力,以达到意象构建力。

空有情而无墨渲染懊恼潺潺,有字无情会太生硬不畅然,情墨相融方得张显。融景于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才是最好的呈现。

每一个人的储备感受力都不一样,看不同的文就是感受不同的世界,学习不同的表达和用词。博众家之长,总得收获一二,再融自己之长升华一遍。

看文当往上看,自古高山欲流水越高越华美,这样才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精典识友朋互相提点,差距小一点更容易接近和获取。





半夏雨荷云墨轩


1,熟悉平仄、韵律、对仗等规律;

2,要有扎实的古文学功底,要熟读2500年以来100篇以上的经典文章,如屈原、宋玉、曹操父子、晋人、唐宋八大家……;

3,熟读 : 诗经、陶渊明、唐、宋、清500首以上的经典诗词名篇,并总结前人的创作技法、章法;

4,要一定程度地了解:农(民)业、水文、天象、渔(鱼)业、地理、花卉、书法、绘画、政治、军事、经济等等等等诸多知识、常识,多多益善;

5,要有 豪情、柔情、才情、真情、爱情;

6,要有才气、杀气、傲气、和气;

7,要有 良心、真心、悲心、爱心、杀心;

8,要真诚 不虚伪;

9,要有超高的文字驾驭能力;

10,每做一首诗都要和古人对比,要力争不亚于古人才行,要活到老学到了;

11,要堂堂正正,要正气凛然,要胸怀世界,要超脱凡尘……

要知道 没有纯粹的诗人,真正的诗人是完美的结晶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