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家学堂,这群孩子感受农耕文化!

 这是一所集学园、乐园和花园为一体的学堂,同时也是整个村的文化中心,这里就是南安霞美金山村农家学堂。日前,南安市南昌小学近50名小记者,走进金山村农家学堂,近距离地感受农耕文化。

在农家学堂文化长廊,负责人吴金斗老伯伯向小记者们介绍了金山村从“麻山”到“金山”的变身记,小记者们听完赞叹不已。

听完介绍后,小记者又来到农具博物馆里,吴金斗老伯向大家展示了几种传统农耕工具,有土笼、煤油灯、打绳机、水车、石磨、犁田工具等。看着一件件充满历史气息的工具,小记者们纷纷感叹,田野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啊。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多媒体教室,观看了金山的文化短片,更深入地了解金山村的文化。

走进农家学堂,这群孩子感受农耕文化!

金山村一游

今天,我们要到一个金山的村子里去。为什么叫金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金山农家学堂,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伯。

老伯伯一开始发问了:“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村叫金山村吗?其实这个村原名叫麻山,后因为这里土地肥沃,粮食年年丰收,所以改名叫金山村。”听完之后,我豁然开朗。老伯伯领着我们走进农家学堂。在里面,我看到了许多以前的生活和农业用品:油灯、篮子、织布机、挑水的桶等。老伯伯拿出一个船的模型,举得高高的,并告诉我们:“以前的船是这样的。”

参观完后,我们又沿着山路盘曲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树林,美丽的鲜花,绿油油的植物。我边欣赏,边听老伯伯讲解。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山顶,我望着远方,山下的风景我尽收眼底,真有一种远望云山的感觉。

下了山,我们来到一间展厅。老伯伯在大屏幕上给我们播放了金山村的宣传片,还给我们发了关于金山村的资料。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不仅看见了许多美景,更加收获了很多知识。

(小记者 万锦鸿 指导老师黄梅香)


走进农家学堂,这群孩子感受农耕文化!

走进老少乐园

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了金山农家学堂学习,带领我们学习的是吴伯伯。他先带我们去了一个放满器具的小房间中。吴伯伯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用的东西,比如暖身子用的小炉,盛茶叶的小碗……还给我们介绍了花生油灯、煤灯、船灯、气灯等一些传统灯具,以及水车等其他古老的农具。

参观完后,吴伯伯带我们走向房子后的一座山。山上的植物多得数不清,有山茶花、有黄金松、有铁树跟三角梅山上一处地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向山中走去。山林里凉爽极了,刚才外面还烈日当头,一下子迎面吹来的风解除了我的烦恼。

我们来到一块平地,这可真是望远的好地方。一个个宝石一样碧蓝的湖泊,被田埂分开,远处的山一座连一座。这时,动车从山中开出来,宛如一条银白色的龙。吴伯伯说:“对面的山是九日山。”

我们到老少乐园又玩了会游乐设施,才向吴伯伯依依告别。

(小记者 苏宇昕 指导老师 黄梅香)


走进农家学堂,这群孩子感受农耕文化!


游金山村记

今天,我们小记者团组织去金山村的老少乐园参观,我十分期待这次的参观。

进了“老少乐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些运动的器具,还看见了一堆在闲聊的老爷爷和一群正玩得开心的小孩。这次参观,给我们介绍的是吴伯伯。吴伯伯先带我们来到了一个有很多古老器具的地方,他给我们介绍了这些老器具的发展史,令我不由地佩服他的见多识广。

参观完后,我们来到了一个种满花草树木的地方,这里景色很美,我也认识了不少的植物,如三角梅、茶花、刺桐花、竹子等,大开眼界。离开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由感慨万分,心想:这句话说得真对,恰到好处,令人想起那茂盛的花草树木。

然后,我们顺着楼梯,朝二楼走去。来到二楼,老师让我们自己找位置坐着,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真是一场有意义的“旅行”。(小记者 卢晨欣 指导老师 黄梅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