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一个怎样的人?

SmileyMaggie


颜真卿,字清臣,鲁郡开国公,平源太守。在唐代,无人敢呼其名,皆以“鲁公”相称。以敬其忠烈之节。



为什么唐代的人对鲁公这么尊敬?

颜真卿二十七字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待御史,为官刚正不阿,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时,河朔诸郡都被反贼攻陷,独平原郡坚守。与其兄颜杲卿奋力讨贼。终因孤立无援,兄长颜杲卿一家四十余口人被反贼杀害。著名的《祭侄儿文稿》便是颜真卿在收复常山后,找到侄儿季明的部分遗体,满含悲愤而写下的。


颜真卿事肃宗,不畏于李辅国、鱼朝恩。事代宗,不阿于元载。事德宗,不屈于卢杞。秉直刚正,一生都被奸臣排挤。唐德宗建中四年,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卢杞向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谁都知道李希烈的残忍,一去必死。大家都劝颜真卿不要去。颜真卿为了大局,毅然前往。

面对李希烈威逼利诱,挖坑活埋,没有收效,架起柴火威胁颜真卿投降,颜真卿纵身跳入火堆之中。弄得叛贼不知所措,急忙把颜真卿拉了出来。又以丞相之职利诱,颜真卿不为所动。后来,唐军发起反攻,李希烈下令杀害了颜真卿。



在平定了李希烈叛乱以后,颜真卿灵柩运送回京,德宗皇帝亲为送葬,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宏伟雄健,庄重笃实。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书为心画,在鲁公身上充分的得以显现。


子衿书法


提起颜真卿,首先浮入眼帘的是他那端庄雄伟的正楷,气势遒劲行书,而颜氏一族,满门英烈,就如同他的创建的“颜体”字一样,堪称完美。

天宝十四年,渔阳鼓动,震破了李隆基的霓裳羽衣曲,河北诸郡纷纷陷落,地方官逃的逃,降的降,平原太守颜真卿首唱大顺,与时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互为掎角,坚决抗击叛军。附近十七郡受其感召,纷纷归顺唐朝,并推颜真卿为盟主,合兵20万,有力的牵制了叛军西进的脚步。

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向太原尹王承业紧急求援。但王承业这个懦夫拥兵观望,不肯援救。颜杲卿只得拼死作战。儿子颜季明被俘,史思明用他威胁颜杲卿劝降不错,腰斩,城破后,颜杲卿被俘,砍脚割舌,“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时年六十五岁,其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先砍去手脚,然后被节解。

常山一役,颜氏家族三十余人为国捐躯,而为了多争取一点抗击叛军的力量。颜真卿年仅8岁的独子颜颇(颜頍),当时被送去给平卢将领刘正臣当人质,不久,刘正臣为叛军击败,颜颇(颜頍)从此下落不明,二十多年之后,颜真卿在湖州担任刺史时,颜颇(颜頍)从千里塞外来寻父,父子相见,抱头痛哭。这二十多年间,颜颇一直在给胡人牧羊为生呀!

两年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侄子颜泉明到河北找兄弟和侄子的遗骸,最后只寻得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

建中四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奸相卢杞向唐德宗李适建议派四朝元老颜真卿劝降李希烈,当时颜真卿已75岁高龄,他清楚的知道,这一去,有去无回,但接到诏令后,还是义无反顾地上路了。途经洛阳时,东都留守蔡叔则认为此去必定凶多吉少,便劝其先留在洛阳,等待朝廷的命令,回曰:“君命也,焉避之!”

颜真卿到了后,李希烈又是示威,又是逼他上书洗刷自己罪名,又是派人劝降, 颜真卿又是让颜真卿当他的宰相,又是威胁活埋他,又是威胁烧死他,又是用死去唐军将士的头颅炫耀战功,颜真卿不为所动,威武不屈。最终被李希烈缢杀,享年七十六岁。



风信花花不误


颜真卿(公元708__784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颜真卿曾官至太子太师,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因被后人尊称为“颜鲁公”,“颜太师”。

颜真卿出生在一个世代习书的家庭。25岁时参加京兆府府试,因成绩优异,被府举选参加次年的进士科考试,以甲科举第。官阶属二品,执掌吏部,权威并重。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被判军杀害,卒年77岁。宋人仰慕颜真卿品节,曾建忠义堂祭祀鲁公。

颜真卿早年学习王羲之、褚遂良的书法,后来师从张旭。在广泛涉猎钟鼎篆隶。南帖北碑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书法的精华,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终于形成了大气磅礴雄强豪放的艺术风格。


草原狼169796385


颜真卿于后世来说,最让人记得的是他的书法,是他综合前人成就创造出来的颜体楷书。

其实,颜真卿在历史上的声名远不止他的书法,他主要还是一个政治家。在朝为官的政治生涯贯穿于他生平的始终。

颜真卿,公元709-784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

颜真卿三岁丧父,幼从母志,怀有大节,秉性刚正。734年进士及第,被选入官。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贬斥和排挤,从小小的县尉开始走上仕途。最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获封鲁郡公。

颜真卿最出彩的时段,是他在安史之乱之时的忠义慷慨深明大义,还有他奉命去晓谕叛军李希烈时候的刚正凛然视死如归。

颜氏一族满门忠烈,他的族兄颜杲卿、侄儿颜季明也在这次平叛中被夺去了性命,死得悲惨壮烈,令人瞠舌。

他的哥哥颜杲卿被俘以后,大骂不止,被叛军用钢刀在嘴里使劲搅动,牙都被连根拔起,血流不止,浸透了脚下的地面,照旧睚眦俱裂骂不绝口,终于被害,死得其所。

他的侄儿颜季明,至死也没捞到全尸,尸首异地,一直没能合葬在一起。

这些都在他的《祭侄文稿》中有所记述,令他痛断肝肠,百身何赎。

颜真卿最令人毛骨悚然敬畏如虎的一次现实表现,至今仍令很多人狂起一片鸡皮疙瘩——当时,叛军杀了朝廷命官李憕、卢奕、蒋清三人。直接将三个人的首级送到了颜真卿义军的面前,骇得一众人等尽皆失色,口不得言。颜真卿却说这些首级不是他们的头颅,而是其他人的,以此来安抚军心。后来在下葬的时候,三个头颅血污凝滞,斑驳不堪,颜真卿为了不致使擦花了面部,竟然扔了绢帛,直接用舌头去舔头颅上面的血嘎巴,直至舔得干干净净,然后续上一个稻草的身躯庄严下葬。这段故事后来由他自己亲自说给卢奕的儿子卢杞的时候,卢杞感激涕零,长跪不起。

颜真卿一生经历了四朝更迭,到了德宗时代,早已是皤然皓首的一介老翁,几近耄耋(想起了某大学教授的毛至之说)之年,却依然执于国事,却又偏遭馋人构害,让他再去晓谕叛军李希烈。虽然众人皆言国老不可去,但他坦然接旨,说圣旨是可以更改违拗的吗?

结果就是一去无还,最终被叛军缢死全了名节。他死后五个月,他的灵柩被运回邸,德宗皇帝为此废朝五日,追赠为司徒,谥号文忠,全国哀悼。三军将士道路以目,长歌当哭,竟然哭声淹没了咸阳道。

终其颜真卿的一生,老夫子虽然刚正,但也难免迂腐,有些不近人情,但又于军事无所建树,虽然被推举为二十盟盟主,号令三军,加封武职节度使,却没表现出足够的军事才能,这也是老头子的最大短板。

他和另一位史上的节烈忠臣段秀实被誉为当时二宝。

到了宋代,高宗赵构御笔加封他为忠烈,尊其为神祗,供奉膜拜。

颜真卿最被推崇的,还是他的书法。他的颜体楷书方严正大,肃穆雄浑,气势磅礴,古朴劲拙。和柳公权的柳体一体,并称为“颜筋柳骨”,享有极高声誉。


极品龙颜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号应方,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开元进士,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任平原太守时闻名于世,人称颜平原。官至太子太师,被封为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河北各郡皆降,唯颜真卿固守平原,被推为义军盟主,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德宗兴元元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派其劝谕,被李希烈缢死。半年后,叛乱平定,真卿灵柩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废朝八日,举国悼念。颜真卿一生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为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真卿少时家贫,曾用笔蘸水在墙上习字。及长,师从张旭,得悟自然万象之法,在书法史上始开圆笔书法之先河,形成了与王羲之方笔不同的书写方法,终成一代书家,居楷书四大家之首。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其定型化笔法虽然艺术价值较少,但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与刚毅。真卿楷书端庄伟岸,筋力丰厚,圆融雄浑,笔匀而藏锋,刚劲而温润;行书则遒劲郁勃,雄健大度,潇洒自然,饱含苍凉悲愤之情。宋欧阳修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又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朱长文《续书断》中将其书法列为神品,并说道:“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书法艺术中汲取了成功的经验。苏轼有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颜真卿所建立的楷书新典范、新秩序是书法史上新的里程碑,他的行书《祭侄文稿》所体现的书风尊古而不泥古,法度森严,新意频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与端庄秀美的《兰亭序》迥然不同,被世人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现存书法作品有138种,其中著名的楷书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他的行书作品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诗帖》等。这些碑帖均为后世书者学习书法的范本。


宜阳斋主


忠肝義膽,有血有肉之人,其書帖本本風格有異可見其灑脫,颜體字有骨有肉可見其性情!



四哥書法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据我了解颜真卿即是书法家也是一个石匠。关于这个问题以后会有专门论述。将会对一代大师颜真卿书法艺术给出不一样的解读。


巩庆喜工笔画馆


祭侄文稿的背景


凰山书画苑李文聪


刚正不阿、忠勇双全的唐人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