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经济薄弱村家底“厚”起来

让更多经济薄弱村家底“厚”起来

潘寿军

4月19日《涟水日报》二版以《“厚”了家底 “直”了腰杆》为题,报道了省定经济薄弱村成集镇条河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强基础、兴产业、建新村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终于快步进入了加速奔小康先进行列的典型经验,读来很是令人欢欣鼓舞。

条河村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该村的家底之所以能够“厚”起来,群众的腰杆之所以能够“直”起来,靠的是全村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努力奋斗的实干精神。他们靠发展富民产业让群众口袋鼓起来,靠推进集中居住让生活品质好起来,靠做优发展规划让特色品牌亮起来。他们的这些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县其他经济薄弱村学习和借鉴。

4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期间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4月11日,县委书记王向红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全市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指出,到今年底,全县要实现纳入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我县的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剩下的经济薄弱村和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对于这部分经济薄弱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可说是坚中之坚、硬中之硬的苦战。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的要求,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要上下同心、压实责任、精准发力,对尚未脱贫的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要充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资源,积极探索“扶贫+高效农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等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盘活资产、发展产业、强弱联合等方式增强“造血”功能,加快实施产业富民项目,确保如期达标出列。对“两不愁三保障”不到位的低收入贫困户,要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充分发挥“阳光扶贫超市”平台和小额贷款、到户项目补助资金的作用,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发展“种养加运租服”等项目,像成集镇条河村那样,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的减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让更多经济薄弱村的家底“厚”起来,使所有的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