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点关注每天聊历史,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汉末乱世,风云际会,群雄奋起,掀起惊涛骇浪。

但是当这一拨英雄沉寂之后,他们的后代又表现如何呢?本期三国特辑,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命途各异的“二代”们……

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背负骂名的二代——马超

马超,身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及汉末大军阀马腾的儿子,从小就勇武过人。早年随父征战时,曾遭到敌人的袭击,结果敌人的长矛被他一把折断,他则毫发无损。

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可惜,骁勇善战的马超,却背上了一个“坑爹”的恶名。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因为被曹操灭门才复仇造反。然而正史上恰恰相反——他的父亲马腾和几个兄弟,都是因为他造反才死的。

史书记载,公元208年,父亲马腾和马超的弟弟马休、马铁均入曹魏做官,唯有33岁的马超留守西凉,接管父亲的部队。然而,掌握了兵权的他,开始飞扬跋扈,忘乎所以了。

公元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不幸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大败而归。一年后,不甘失败的马超又扛起反曹的大旗,卷土重来,兼并陇上诸县,并在张鲁的相助下,攻略凉州。曹操一怒之下杀了他在朝中做官的老父亲,并夷其三族。

虽然后来马超占领了凉州,杀了刺史韦康,又赢了夏侯渊,登上了战绩的巅峰。但是他的“坑爹”行为却让他备受鄙视——

姜叙的母亲破口大骂:“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你,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杨阜说:“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

史学家孙盛说:“是以周、郑交恶,汉高请羹,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

最有野心的二代——钟会

钟会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谋士、书法家、太傅钟繇的幼子。钟繇生前虽然没留下太多传奇事迹,但能够位列三公已足以证明他的非凡。而钟会遗传了老爸的强大基因,自幼才华横溢、文韬武略。在成为司马家族的幕僚后,屡出奇谋,功绩显赫。

公元255年,大将军司马师东征寿春,在家守丧的钟会运筹帷幄,设计逼反诸葛诞,逼降东吴守将,为司马师攻破寿春立下了大功,甚至被人称作三国版张良。

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伐蜀,遭到君臣反对,唯有钟会支持司马昭的计划,并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和邓艾各率一支部队西征蜀汉,最终逼迫蜀将姜维投降,立下不世之功。

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然而,功成之后,钟会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他与降将姜维共谋,陷害同僚邓艾,欲据蜀自立。又矫诏起兵 以郭太后遗命之名讨伐司马昭。最后因为部下兵变而计谋失败,钟会自己也死在了乱军之中,时年40岁。

疯狂败家的二代——

袁术

袁术,算得上是三国早期实力最雄厚的二代了。他出生自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四世三公袁家,又是嫡出之子,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官N代”+“富N代”。

在家族的庇荫下,袁术的仕途一帆风顺。若不是董卓叛乱,袁术兴许也会走上三公之位。然而,董卓叛乱给了东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袁术逃离京城,占据了富饶的南阳郡,开始加入讨董大军。此时的袁术,占尽优势条件——外有巨大的声望,内有充裕的物资,还有骁勇善战的孙坚父子作他的先锋,袁术大军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若能以此为基础、励精图治,袁术完全有可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霸业。但遗憾的是,这些优势却被袁术嘁哩喀嚓败没了……

先是疑心孙坚功高盖主,于是削弱孙坚的兵权并克扣粮饷。孙坚死后,又对孙家军一再打压,逼得孙策跑去江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来袁术又做起了皇帝梦,在自己的领地里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称帝建国,国号“大成”。

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然而一系列做法非但没能赢取民心,反而将袁家四世三公建立起来的威望,几乎糟蹋殆尽,还让自己成了树大招风的众矢之的。以往相互之间恶战不休的众诸侯们,竟联合起来共同“讨袁”,袁术被打得落花流水,为了保住小命,他决定把刚坐上没几天的皇帝宝座,送给哥哥袁绍。最终,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据说袁术病重时,想喝点蜂蜜水解渴,《三国演义》中还安排了一个路人甲,朝他骂了一句:只有水,爱喝不喝!

袁术大叫一声:老子怎么落到了这个地步?随后吐血身亡。

或许,还是罗贯中送他的两句诗最贴切: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

难得争气的二代——陆抗

东吴名将陆逊的次子陆抗,算得上一位难得争气的二代了。

三国马超:没错我是最坑的坑二代!

陆逊生前为东吴大都督,智勇双全、威名赫赫,尤其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败刘备一战,让他名声大噪。而陆抗,作为陆逊的儿子,虽然没有他爹那样的传奇战绩,但也好歹没辜负“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俗语。

父亲陆逊晚年被太子之争殃及含愤而死。当时20岁的陆抗,扒出诬告父亲的20条罪状,逐一核实并驳斥,这才保全了陆逊的英名。公元257年,曹魏将领诸葛诞降吴,31岁的陆抗率军接应,大败魏军门牙将,从此扬名天下。而他的军事才能也从这时逐渐显现出来。

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陆抗领命,进攻西陵,诛杀叛将。晋武帝为了保护步阐,派出羊祜等西晋名将前去接应。然而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晋军,吴军情况十分危急。

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将计就计,连夜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次月,晋军无计可施,趁夜间逃遁。陆抗遂攻陷西陵城,将步阐等人夷灭三族。西陵之战,陆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让羊祜不得不感叹:

陆抗在,吴不能谋。

可惜,东吴后主孙皓荒淫残暴,胡作非为,任由宦官何定把持大权。即使如此,陆抗多次上书,对孙皓是苦口婆心,而且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有才能之人,在边疆尽忠职守,即使东吴日渐衰落,他也依然保持了西晋不敢南下的局面。

后来,陆抗病逝。失去了陆抗的东吴瞬间就被西晋灭亡。

悉数这些名将后代,有的误入歧途,有的流于平庸,当然也不乏能力超凡者,可惜在三国时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难以企及父辈的高度。这其中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

物换星移,家族的荣誉、父辈的旗帜,如何顺利地交给二代,一直都是一个难解的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