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

通达桥,是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桥梁中首座悬索桥。

20日,随着最后一条匝道沥青浇筑的完成,通达桥路面施工全部完成,东西立交全部贯通,已具备通车条件。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通达桥工程由东、西立交和主桥组成,每座立交包括10条匝道桥和两条辅道,其中主线为双向六车道。

该桥是在拆除原有的小店汾河桥后,原址上建设的新桥。该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主桥长416米、宽47.5米。主塔高 123.471米,使之成为太原市现有跨河桥梁中“个头”最高的。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目前,通达桥已顺利通过了第三方的检测,主缆、吊索索力、主桥线型一次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金台铁路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4月20日20时58分,谷雨夜,灵江特大桥主跨最后一联连续梁开始合龙施工,至4月21日凌晨零点18分顺利合龙,为金台铁路2020年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金台铁路灵江特大桥靠近灵江入海口,紧邻甬台温高速灵江大桥,是金台铁路及其头门港支线的主要控制性工程,是金台铁路从金衢盆地直奔大海、连接头门港的咽喉要冲。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灵江特大桥全长4298.82米,共998根桩基,109个墩台,大桥主跨为(92+3×152+92)米的连续梁,是目前国内单线铁路中跨度较大的连续梁——钢管拱桥。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自项目开工以来,建设单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通过采用“新型C-O型锁扣钢管桩围堰”“桩头和墩身施工环切工艺”“深水长大桩基气举反循环施工工艺”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减小了安全风险,并成功解决了“深水基础冬季施工技术”“钢围堰设计、加工、拼装、下沉、纠偏施工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等科技攻关课题,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大桥施工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合杭铁路裕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4月22日上午,我国华东地区第二条快速客运通道——商(丘)合(肥)杭(州)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裕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商合杭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裕溪河特大桥,主桥全长686米,主塔采用“H”形索塔,塔高123米。在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建设中,首次使用钢箱桁梁结构形式,首次在300米以上跨度桥梁中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大桥主跨跨度达324米,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桥梁。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视技术创新,贯彻落实京福客专安徽公司要求,熟练应用3D打印、BIM(建筑信息模型化)等先进技术,利用云端数据管理集成平台,实现了项目施工全周期的数据储存、分析和利用。建设中先后解决了桥梁变形控制精度、施工线型控制、现场施工工序转换等重难点问题。路建设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和市场推广价值。目前,该系统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全路推广使用。

中缅国际通道大临铁路罕见高风险隧道掘进顺利

4月21日,正在建设中的中缅国际通道大理至临沧铁路有毒有害高风险隧道——红豆山隧道正洞已掘进3699多米,占隧道正洞长度的三分之一,标志着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红豆山隧道地处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境内,全长10.6公里,穿越无量山脉,紧邻澜沧江,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唯一一条汇集有8种有毒有害气体的高风险隧道。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红豆山隧道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2017年5月隧道内开始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国内地质专家现场调研后认为,红豆山隧道赋存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占全隧70%以上,已经超出了地质勘探的认知水平,尚无成熟技术可供运用,其防治措施仍处于研究摸索阶段。

由于隧道内已经发现了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8种有毒有害气体,工人们施工时经常得佩戴防毒面罩。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隧道内一个是剧毒,一个是爆突。剧毒是硫化氢气体,吸入微微的一点含量,就可能使人窒息。另一个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爆突,或爆炸,都会引起人员的伤害。”据项目部经理介绍,有毒有害气体在非煤系地层赋存,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遇到。

目前,施工单位联合国内知名高校、专业科研院所以及设计单位就隧道非煤系有害气体区段施工关键技术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可对有害气体超前探测防突检测和监测。

桥梁大事:太原通达桥具备通车条件、灵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