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青島國際閱艦式的外國海軍有哪些名艦及其來頭?

齊林居


怒海爭鋒 參加青島國際閱艦式的外國海軍名艦


2019年4月22-25日,中國將在青島隆重慶祝海軍成立70週年,60多個國家派出代表團參加這一盛事。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4月23日舉行的海上閱兵式,除中國海軍的受閱艦艇編隊和戰機群以外,參加閱兵式的還有來自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新加坡、越南和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戰艦。而俄、日、印、韓、新、越等國海軍都派出了自己的精銳主力戰艦。圖為參加青島閱艦式的俄國海軍“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護衛艦(舷號417)。
“戈爾什科夫”號,屬俄國海軍最新型的22350型導彈護衛艦,亦稱戈爾什科夫級。該艦由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設計局設計,並交由北方造船廠建造。22350型是不懼級護衛艦的後續艦,是俄暫緩建設遠洋型海軍,強調優先發展近海防禦作戰艦艇。即第一階段重點發展近海作戰的導彈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第二階段再建造一型能進行遠洋作戰的多用途驅逐艦,第三階段才開始發展大型巡洋艦和航空母艦。
22350型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和20380型守護級輕型護衛艦,就是俄國在此海軍發展規劃下推出的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圖為俄國海軍守護級輕型護衛艦“堅強”號(舷號545)。
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全長135米、滿載排水量4500噸、最高航速29節、續航距離4000海里以上(14節);乘員180-210人,搭載卡-27反潛直升機一架。因其艦艇主桅杆安裝有類似“宙斯盾”系統的四面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因而又被稱為俄羅斯版的“神盾艦”。
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雖只有4500噸,戰鬥力卻非常強大。其武器裝備有:1座 A-192M 130mm艦炮;32單元 3K96“多面堡”防空導彈垂髮系統(32-128枚9M96、9M96D、9M100導彈的各種組合);16單元 3R14 通用垂直髮射系統(P-800“縞瑪瑙”超音速反艦、3M-54“口徑”亞/超雙速反艦、3M-14對陸攻擊、91RT超音速反潛等各型導彈);2座“佩刀”近迫防衛系統;2具“紙包-NK”4聯裝330mm反魚雷/反潛魚雷發射器。
俄國海軍計劃建造8艘22350型護衛艦,從2006年-2013年已開工4艘,並都將編入北方艦隊序列。相對俄海軍其它水面戰艦,22350是一種全新型軍艦,引進了許多先進的設計解決方案與武器系統,包括新型信息和控制系統、新型電子設備、新式火炮及反潛武器。由於需要對所有這些系統進行測試,再加上在生產中烏克蘭自2014年停止供應燃氣發動機,致使該型軍艦在建造中增加了不少技術難題,並使測試過程延長。圖為建造時期的“戈爾什科夫”號。
22350型護衛艦的首艦“戈爾什科夫”號於2006年2月1日動工,2010年10月29日下水,2018年7月28日服役。"戈爾什科夫"號的永久基地位於俄北部巴倫支海的北莫爾斯克,它從2月26日出發遠航前往青島。俄國著名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說:“「戈爾什科夫」號需要穿越三個海洋才能抵達青島—這足以證明它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所具有的可靠性和能力。”圖為在母港的“戈爾什科夫”號。
卡申稱,俄國打算在未來幾年完成已經開建的22350型軍艦的建造工作,並同時開建22350M型升級版。22350M軍艦排水量將達到7000噸。如同22350型軍艦,它們將能攜帶使用多用途發射裝置的幾種類型的巡航導彈,如用於擊中地面目標的“口徑”巡航導彈和超音速反艦導彈P-800“縞瑪瑙”。但這些發射裝置中的發射單元數量將從16增加到48。而防空導彈的發射單元數量也將從32將增加到48。還將對軍艦其它結構給予改進。圖為22350型2號艦。
22350型2號艦“卡薩託諾夫海軍元帥”號(舷號431)在2009年11月26日動工,預計於2019年投入俄海軍北方艦隊服役。3號艦“戈洛夫科海軍上將”號、4號艦“伊薩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分別在2012年2月1日和2013年11月14日開工。圖為海試中的“卡薩託諾夫海軍元帥”號。
作為俄國海軍“新型、更有效、更靈活的確保自身海洋利益的軍艦”,22350型和22350M型未來將成為俄海軍水面艦隊的中間力量,並將取代老式大型的1155型反潛艦,三艘1164型巡洋艦及最後仍在服役的956型驅逐艦。與這些軍艦不同,新型護衛艦的戰力體現在,將擁有強大的防空能力以及各種摧毀地面和海上目標的巡航導彈。
參加青島閱艦式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涼月”號(DD-117)導彈驅逐艦,是日本最新建造的秋月級通用護衛艦(Akizuki-class destroyer),按英文編號,其等同於他國驅逐艦艦級。秋月級驅逐艦全長150.5米,滿載排水量6800噸,最高航速30節,乘員約200人。可搭載2架UH-60K“黑鷹”直升機或1架MCH-101掃雷直升機。圖為“涼月”號。
最新一代秋月級驅逐艦,主要擔負艦隊的防空、反潛和反艦等方面等作戰任務。這是日本第三個以“秋月”命名的軍艦艦級,但不同於1959年的秋月級以反潛為主要任務,本級船艦反而與二戰期間的秋月級驅逐艦以防空為主的設計較為相似,加強了防空上的戰力。該艦每艘造價750億日元(約45億人民幣)。圖為“秋月”號。
秋月級驅逐艦目前有4艘在海自服役,其中首艦“秋月”號(DD-115)在2009年7月17日開工,2012年3月14日服役;2號艦“照月”號(DD-116)在2010年7月9日開工,2013年3月7日服役;3號艦“涼月”號(DD-117)在2011年5月18日開工,2014年4月12日服役;4號艦“冬月”號(DD-118)在2011年 6月14日開工,2014年3月13日服役。圖為“照月”號。
為替遠程防空艦火力空缺補位,秋月級配備了FCS-3戰鬥系統。海自最初希望能讓這套系統全部採用日本國產配備,包括四面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戰鬥管理系統,以及由99式空對空導彈改良的艦載主動導引艦對空導彈(AHRIM、XRIM-4),使其具備僚艦防空能力( LLAD)。圖為“冬月”號。
但XRIM-4受預算節制而取消計劃,因此秋月級建造時採用國產雷達與戰鬥系統搭配美國下一代中短程防禦主力RIM-162導彈(ESSM),但國產戰系也升級為FCS-3A,以強化防空戰力。圖為與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聯合演練的“涼月”號。
最終,因受預算節制,完工後的秋月級成為大量妥協的產物,雖然擁有極佳的基礎偵搜能力,卻缺乏完整配套。目前“秋月”號屬海自第1護衛隊群第5護衛隊,定泊佐世保;“照月”號屬第2護衛隊群第6護衛隊,定泊橫須賀;“涼月”號屬第4護衛隊群第8護衛隊,定泊佐世保;“冬月”號屬第3護衛隊群第7護衛隊,定泊港舞鶴。
參加青島閱艦式的印度海軍“加爾各答”號(D63)驅逐艦,屬加爾各答艦級,是繼德里級驅逐艦之後,印度海軍在1996年展開後續的Project 15A驅逐艦計劃,由孟買馬紮岡造船廠負責研發,基本上是德里級的改良版,主要改進項目是強化艦體隱身設計和武器裝備。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全長163米,滿載排水量7400噸,最高航速30節,續航距離5000海里∕18節。圖為“加爾各答”號。
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除採用當今世界流行的相控陣雷達搭配垂直髮射區域防空導彈組成的高性能防空作戰系統設計外,裝備了以色列制EL/M-2248四面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八聯裝VLS垂直髮射系統×4(“巴拉克-1”、“巴拉克-8”等);RBU-6000 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533mm魚雷發射管×4;AK-630 30mm機炮×4;16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器×2,可發射“閃電-1”、“閃電-8”。
但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武器系統中,最具威力的是2套八聯裝UVLM通用垂直髮射系統,可搭載16枚“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該型導彈名稱來自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和俄國的莫斯科河的名字組合,由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布拉莫斯”射程約290公里,因裝有衝壓式噴氣發動機而速度達到驚人的2.8馬赫,在超低空飛行時能保持超音速,這使它極難被發現和攔截。圖為“布拉莫斯”導彈。
在撞擊目標前不久,“布拉莫斯”還會做出蛇形機動展開規避,從而難以在近距離內被擊落。更致命的是,“布拉莫斯”重量2倍於大名鼎鼎的美製“戰斧”、速度4倍於“戰斧”,這使得導彈在撞擊目標時的動能大大增加,彈頭雖小,但撞擊後果是毀滅性的。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稱,“一艘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無法一次應對超過12枚「布拉莫斯」導彈,而超過64枚「布拉莫斯」導彈就能對整個航母戰鬥群進行飽和打擊。”
印度海軍現有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分別為“加爾各答” 號(D63)、“科欽”號(D64)、“金奈”號(D65)。首艦“加爾各答”號於2003年12月27日,本計劃2010年服役,結果到了2014年才開始服役前的海試,並在當年8月16日正式入役。2號艦“科欽”號於2005年10月25日開工,2 015年9月30日服役;3號艦“金奈”號於2006年2月21日,2016年11月21日服役。圖為“科欽”號。
圖為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金奈”號。印度海軍除派出“加爾各答”號導彈驅逐艦,還有一艘“查克蒂”號補給艦同赴青島。
參加青島閱艦式的韓國海軍“京畿”號(FFG-812)護衛艦,屬新一代仁川級護衛艦多用途護衛艦,即韓國未來護衛艦計劃(FFX)的產物。本級艦採用了現代海軍艦船常用的平甲板、長橋樓結構,較高的模組化設計。第一批次的仁川級護衛艦將取代韓國海軍老化的軍艦,例如浦項級輕型護衛艦和蔚山級護衛艦執行領海巡邏任務,後續批次將逐漸增加防空武器與反潛武器。圖為“京畿”號。
仁川級護衛艦全長114米,滿載排水量3251噸(一說2800噸),最高時速30節,續航距離5000海里。可搭載韋斯特蘭“山貓”直升機 或 AW159“山貓”直升機一架。武器系統有1×5英寸MK45.M4艦炮或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2×20mm密集陣近防系統;4×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4×玄武-3型巡航導彈;1×3聯裝 K745 LW魚雷。圖為“仁川”號。
韓國海軍現役有6艘仁川級護衛艦,分別為首艦“仁川”號、2號艦“京畿”號、3號艦“全北”號(FFG-813 )、4號艦“江原”號(FFG-815)、5號艦“忠北”號(FFG-816)、6號艦“光州”號(FFG-817)。其次型為大邱級護衛艦(FFX-Il)。圖為仁川級“忠北”號護衛艦。
新加坡海軍參加青島閱艦式的為可畏級護衛艦“堅強”號(FFS-72)。該型艦全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530噸、最高航速27節;乘員71(不包括15人的艦載機操作人員);搭載S-70B反潛直升機1架。可畏級的基礎設計是從法國拉法耶特級的防空衍生型,出售給沙特的利雅德級護衛艦演進。除具備拉法耶特級的先進隱身構型,也整合了高性能的作戰設備。可畏級的武器在外觀上只能看到艦炮,其餘武裝都已整合在艦體內部。
可畏級護衛艦被視為東南亞地區最先進的戰艦,配置了高性能偵搜雷達與電子戰設備。其防空武器是裝在艦艏B炮位的“阿斯特”導彈,四組32管垂直髮射器中有兩組是容積空間較短的Sylver A43、兩組是容積較長的Sylver A50,A43發射器裝載射程30千米的“阿斯特15”,A50發射器裝載最遠射程達120千米的“阿斯特30”。圖為“堅定”號。
可畏級反艦武器包括有艦艏76快炮,及“魚叉”反艦導彈,可畏級的船身中段可放置的“魚叉”導彈發射器超過2組以上,外界推測最多可以達到6組;艦艉直升機上方左右各設置一座遙控武器站,可對水面小型目標進行辨識與壓制。反潛武器使用的是A244魚雷(A244-S)。圖為新加坡的可畏級護衛艦編隊。
新加坡海軍的無畏級是法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的升級改進版本,其噸位與原裝版拉法耶特級相近,但配備了更優秀的控制系統,因此在人力精簡的同時還具備了更優秀的硬件戰鬥設備。星國現有6艘可畏級護衛艦在役,分別為“可畏”號(FFS-68)、“無畏”號 (FFS-69)、“堅定”號(FFS-70)、“不屈”號(FFS-71)、“堅強”號(FFS-72)、“無比”號(FFS-73)。圖為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越南海軍派出“獵豹”級護衛艦“丁先皇”號(HQ-011)和“陳興道”號(HQ-015),參加青島閱艦式。獵豹級護衛艦(1166.1計劃)為俄羅斯設計來代替科尼級、格里莎級(Grisha-class)和帕西姆級(Parchim-class)的護衛艦艦,主要由俄國海軍和越南海軍使用。但是在21世紀後俄國決定以20380型輕型護衛艦作為艦隊替換主力,獵豹級護衛艦目前主力放在拓展外銷。圖為“陳興道”號。
1980年代,蘇聯海軍計劃開發一款新型沿海巡邏艦,計劃編號11660,但因蘇聯海軍要求新型艦要裝備性能提升的聲納,船隻的總噸位提升至2000噸級,與諾維克級護衛艦同等。1990年底,11660型護衛艦放置龍骨,蘇聯崩潰後工程陷入停頓;到1995年時,尚在船臺上的護衛艦被解體。圖為“丁先皇”號。
11660型在1993年為了外銷印度海軍進行微幅修改,成為11661型護衛艦,但印度海軍最後沒有接受該設計,全案在1995年終止資金挹注。不過俄國海軍同時接手該計劃,並改稱為11661型護衛艦,首艦命名為“韃靼斯坦”號。且從1990年代起,俄繼續修改軍艦設計,發展出外銷版11661E型,對外稱為獵豹級護衛艦。圖為越南海軍基地。
獵豹級護衛艦現有5艘服役,其中2艘為俄國海軍的“韃靼斯坦”號(舷號691)、“達吉斯坦”號(舷號693。其唯一海外用戶是越南海軍,為3艘11661E型3.9級艦,當前也是越南戰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分別為1號艦“丁先皇”號(HQ-011)、2號艦“李公蘊”號“HQ-012”、3號艦“陳興道”號(HQ-015)。越南於2011年晚些時候簽下了追加兩艘ASW反潛版的訂單並且在探討取得生產許可的可能。圖為“李公蘊”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