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一 製造業貸款佔比不斷下降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

為實體經濟服務,尤其是為製造業服務,是金融業的天職。

但求釋君梳理2014-2018年來五大國有銀行的年報發現,五大行正在逐年縮小對於製造業貸款的佔比。

1.建設銀行2014年製造業貸款金額達到14462.59億元,佔比為22.82%,但此後連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已經收縮至12601.79億元,佔比16.85%;

2.工商銀行對製造業的貸款佔比從2014年的21.58%縮至2018年底的16.66%;

3.中國銀行對製造業的貸款佔比從2014年的29.04%縮至2018年底的23.51%;

4.交通銀行對製造業的貸款佔比從2014年的25.10%縮至2018年底的18.99%

5.農業銀行對製造業的貸款佔比從2014年的26.46%縮至2018年底的18.22%。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還是這樣一個不斷下降的趨勢。

2006—2018年的十二年間,我國製造業的貸款比重從25%下降到16%。受此影響,我國製造業投資增幅從2012年起持續下滑,一直下降到2016年的4.2%,五年時間下降了27.4個百分點,持續時間之長、降幅之大,前所未有。

從銀行的視角來看是如此,從製造業基地來看,也是如此。

例如,江蘇泰州是中國第二大船舶生產基地,其船舶年生產能力達到1500萬噸。即便裝備製造業是泰州市第一大產業,但泰州市的製造業貸款餘額和佔比仍然不斷萎縮。

相關數據還顯示,2016年至2018年泰州市制造業貸款佔全部貸款比重分別為21.96%、19.01%、17.68%,呈逐年下降趨勢。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二 製造業貸款不良率居高不下

為什麼銀行在持續縮小製造業貸款的佔比?

首當其衝的一個原因是製造業貸款的不良率居高不下。

求釋君梳理各大銀行年報發現,銀行不良貸款率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行業和製造行業。

工商銀行發佈的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工商銀行製造業貸款不良率為4.80%,2018年增至5.76%。在2018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貸款不良率為0.7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貸款不良率為0.23%,科教文衛貸款不良率為0.86%,房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為1.66%,均遠遠低於製造業。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銀行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經營層也需要用良好的業績向董事會彙報。壞賬率高的就少投放一些,回報高的領域就多投放一些,也可以理解。

三 信貸資金流向了房地產

貸款總盤子在不斷的增大,給製造業的貸款少了,說明給其他行業的貸款多了。

所以製造業貸款佔比持續下降的第二個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的吸金效應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2008年-2012年,四大行貸款流向中,製造業仍舊佔據優勢地位,2008年的時候,個人住房貸款是2.4萬億,製造業貸款比個人住房貸款高出約6000億;但是,2012年開始,個人住房貸款便跟開了掛一樣,進入大規模上漲期,2015年就已經是製造業貸款的2倍了。

過去10年,製造業貸款增長了77%,年化增長只有5.8%;過去10年內,個人住房貸款卻增長了將近5倍,年化增長几乎達到20%。到了2017年,個人住房貸款已經近乎是製造業的3倍了。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2018年,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障房開發貸款等所有房地產相關貸款加總起來,可以佔到新增貸款總量的40%左右,如果將公積金貸款也包括在內,佔比將接近50%。

這也是過去幾年,房子越來越貴的原因,水漲船高,資金大規模湧入的行業,價格怎麼可能不大幅度上漲呢?

四 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下降

說一千道一萬,資金是逐利的,銀行信貸資金是追求回報率的。

為什麼資金從製造業流向了房地產?為什麼製造業的不良率較高?

因為製造業的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尤其是相比房地產行業來說。

長期以來,我國製造業發展具有顯著的“速度效益型”特徵,經濟增長達到10%以上,所有產業、行業、企業都會取得利潤;一旦經濟增長低於8%,很多行業又會出現全行業虧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6%左右的中高速增長,企業效益開始持續下滑。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研究表明,我國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從2010年起不斷下降,從12.9%降到了2018年的4.8%,而加權平均資產負債率則由2010年的58.2%上升到2018年的68.1%。2018年企業部門槓桿率仍高達167%,遠高於90%的國際警戒線。

五 銀行貸款的順週期性

與國外發達金融市場以直接融資為主不同的是,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主要以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為主,銀行信貸佔到實體經濟融資額的80%以上。

而銀行貸款具有典型的順週期特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銀行傾向於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不僅不會送碳,反而會抽碳。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企業效益也好,銀行樂於貸款;經濟形勢不好,企業效益下滑,銀行出於風險防控考慮會惜貸、壓貸甚至斷貸、抽貸。

2012年之前,這種融資方式對企業的投資發展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經濟增速有降低的時候,但屬於高速增長中的短期波動,不用多久又會恢復高速增長。或者換句話說,我國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金融結構,更適合之前的高速增長階段,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優化,需要創新發展,才能適應新時代下實體經濟穩健增長的目標要求。

振興實體經濟,首先是振興製造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短期看是實現經濟良性循環的關鍵,長期看是國家經濟命脈,而房地產不是經濟命脈,所以國家一再強調“房住不炒”。

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貸款佔比從25%下降到16%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金融暢則實體興。面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世界各國的激烈競爭,我們必須著力消除製造業發展的融資制約,引導促進金融提升服務製造業發展的效率和水平,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