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二年前,位於南非克魯格公園的一個叫做Transport Dam的水坑,發生過一場野牛、獅子與鱷魚間的史詩級大戰——史稱"克魯格戰役"。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當年的事件:幾頭野牛在水邊被一群獅子追逐,其中一隻母獅成功地抓住一頭小牛,巨大的慣性使得兩者雙雙落入水中,隨後趕上的其它獅子順勢跳入水中就要殺死小牛;這些動靜很快引來了鱷魚,獅子們見狀立刻把小牛往岸上拖,鱷魚咬住小牛不想放手,但無奈對方獅多力量大,小牛很快被拖上岸,鱷魚只得作罷。
事件到此並未結束,正當獅子們打算終結小牛的性命時,之前逃走的那幾只野牛帶回了多達幾十頭的野牛大部隊,它們衝向獅群併成功地救出了小牛,接著,它們仍不打算就這麼算了,似是要發洩心中的怒火,野牛憤怒地追趕現場的獅子們,號稱萬獸之王的獅子此時也不得不狼狽地四處逃竄,引得現場的遊客連連驚呼。
十多年後的今天,Transport Dam又發生了一次類似的戰鬥,當年的三位主角——野牛、獅子和鱷魚再度聯袂出演,最終獅群同它們的先輩那樣吞下了失敗的苦果。這一天,在用完午餐後,嚮導像往常一樣帶著遊客抵達著名的Transport Dam水坑,他們立刻就看到了一群在水邊陰涼處休息的獅子。
這群獅子並非單純的休憩,這個水坑吸引了大量當地的動物前來飲水,而獅子正是瞄準了這些口渴的獵物們,果然,一大群黑斑羚的到來引發了獅群的追逐,但由於黑斑羚的速度較快,加上獅子偷襲的時機沒掌握好,以至於獅子被甩的遠遠的,很快就識趣地放棄了這次追擊。
上天很快給了獅子另一次機會,它們在水邊發現了一頭獨行的老年公野牛,當即就追了上去,孤身一人的老牛無處可逃,情急之下逃進了水中,並往水坑的中央游去,似乎,這隻身處絕境的野牛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遊過這個水坑到達對岸。
老牛的盤算很快就被證明是失敗的,在水中有一種危險性不下於獅子的掠食者,一隻鱷魚突然之間就冒了出來,開始嘗試咬住野牛的牛角,顯然鱷魚打算通過牛角把牛頭往水裡按,如果鱷魚的嘗試成功,那麼野牛將會有溺死的危險。
野牛奮力地避開鱷魚的大嘴,它開始意識到,待在水中可能比陸地上還要危險,兩杯毒藥必須喝一杯,但在岸上與獅子賽跑總好過水裡和鱷魚比游泳,不過短短的幾分鐘之內,野牛就被迫做出了第二個高風險的決定——再次回到岸上。
在水邊迎接它的不是別人,正是那群等著它自投羅網的獅子,野牛這次選擇了更加積極的防禦策略,它一次次地追趕面前的獅子,想要製造一個突破口以便逃出重圍,而獅群則不緊不慢地溜著野牛,它們並不急於迅速撲倒野牛,而是逐漸消耗獵物的體能和意志,同時收緊包圍圈,將獵物的逃生可能壓到最低。
然而,這群獅子可能不知道夜長夢多的道理,也許是命不該絕,老野牛的呼救聲得到了附近野牛群的回應,一大群野牛對這場騷動無法視若無睹,它們靠近並趕走了獅子,老野牛因此獲救。
我們無法確定這頭老年野牛是否屬於前來搭救它的牛群,但包括野牛在內的一些群居動物有時會幫助陷入險境的同類,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親緣選擇和互惠,前者是指動物對親屬個體的施救行為,後者指的是生活在穩定社會群體中的動物,會對親屬之外的同類施加幫助。分析Transport Dam時隔十二年的兩次經典的施救行為,我們不難發現十二年前的克魯格之戰涉及到了親緣選擇和互惠,即小牛的父母在逃走後呼叫了同族的其它野牛,最終一起趕回現場成功救出孩子。
而這一次,動物志認為應該不涉及親緣選擇,因為這是一隻離群索居的老牛,施救者是其親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這顯示出了野牛的互惠行為,儘管對方並非親屬,但野牛的互惠行為仍舊能夠增加同類的生存幾率,有益於整個族群的發展。
閱讀更多 動物博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