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

樂觀的偏見可能帶來“自我實現的預言”。這一術語是社會科學家羅 伯特·默頓( Robert Merton)在1948年首次提出的。所謂自我實現的預言,是指一開始對形勢有錯誤的判斷,但當我們根據這些判斷激發出新的行為之後,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原本錯誤的判斷變成了真實的結果。我們預言中國的房價是不會跌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但如果大家都相信這一預言,就會紛紛拿出儲蓄去買房,於是,中國的房價就真的越來越高。

皮格馬利翁效應

20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 RobertRosenthal)和舊金山一所小學的校長勒諾·雅各布森( Lenore Jacobson)合作,做了一個試驗。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各自隨機地挑選了一些學生,然後,他們告訴老師,這些學生的智力非常出眾。其實,這不過是他們編造出來的。到了年底,預言真的自我實現了:那些被隨機挑選出來的學生,在年末測試中的成績比其他學生高很多,而在年初測試的時候,他們的成績和其他孩子的成績原本相差無幾。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老師們相信了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的話,他們對這些“智力出眾”的學生另眼相看,花在這些學生身上的時間更多,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發言,更耐心地輔導他們。學生們也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信心大增,學起來分外帶勁

皮格馬利翁效應

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把他們的發現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典故出自蕭伯納寫的一個劇本。這個劇本的情節是,一個教授把工人階級的女孩改造成了上流社會的貴婦。你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認為自己是 一個什麼樣的人。

皮格馬利翁效應

難怪法國思想家拉羅什富科( La Rochefoucauld)曾經說 過,要是想要成功,就要先做出已經成功的樣子。人們通常的觀念,比如 男生學理科比女生更強,亞商學生的數學比美國學生更好,黑人的學習成績更差,其實並沒有堅實的科學證據,但一旦被貼上標籤,人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受到標籤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