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討我國這件鎮國之寶, 何日能讓它榮耀回家

自甲午戰爭到1945年,日本從中國掠走了多少文物?

看一下這些數據:現在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曆代文物珍品9萬餘件。戰後美國在日本的佔領軍當局曾公開過部分日本所掠奪的中國字畫和藏書,至少有300萬冊,其中許多如唐宋時代絕本文稿價值連城,均為世界頂級文物。據專家統計,流失海外的三萬枚甲骨片,就有1.3萬枚被掠至日本 ;海外失落名畫已查錄的有2.3萬件,其中在日本的就有1/3。現在我們知道,從南京和中國各地掠奪來的文物和珍貴藏書,分別存放在日本皇宮、皇室內廳、靖國神社、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美術學院、早稻田大學、東京帝國大學和應慶大學等至少17個地方。

今天小編要來和大家講的是一件中國的鎮國之寶--“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前世今生。

追討我國這件鎮國之寶, 何日能讓它榮耀回家

原存旅順的唐鴻臚井刻石與石亭。

唐鴻臚井刻石是一塊重逾九噸、單體十多立方米的駝形石頭。

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開元元年),唐玄宗派遣郎將崔忻攝鴻臚卿持冊前往東北,冊封渤海國首領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自此渤海國成為大唐王朝的一個羈縻都督府,這在當時北部突厥、契丹、奚連年寇邊的情況下,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渤海國疆域非常遼闊,其範圍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一部分。

順利完成使命後的崔忻原路返回長安,途經旅順都裡鎮時為紀念這次冊封的盛世,於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刻石題記“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共計29個字。1895年,清朝將領劉含芳建石亭以保護井和刻石,並在刻石左側又新鐫五行68字記載始末。

鴻臚井刻石上的這29個字,字字珠璣,它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事實,而對於後世的我們,則清楚表明東北正式歸入中國版圖,記載著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次年日軍攻陷旅順口後,史學家內藤湖南以外務省特派人員的身份赴旅順考察,其間,對鴻臚井碑進行鑑定, 認為“此碑文於史有益”。1908年,日本海軍中將富岡定恭在密謀三年後把包括石亭在內的碑石和井運回日本,作為“戰利品”獻給了日本明治天皇賀壽。明治天皇對日軍送來的這個“禮物”大喜過望,他將此視為“國寶”並將這塊大石頭收藏深宮之中。兩年後,專門建安府,用以收藏日俄戰爭的紀念品,鴻臚井碑和碑亭就收藏其間。1911年,富岡定恭在刻石原有位置上重新刻石立碑。

追討我國這件鎮國之寶, 何日能讓它榮耀回家

富岡定恭在刻石原有位置上重新刻石立碑

1994年,當時職教於吉林省白城師範學院的教授王仁富,在翻看《東北史地考略》時,想起了遠在日本的"唐鴻臚井刻石",從此開啟了他長達20年的國寶追討路。其間,他自費輾轉全國,蒐集、考察相關資料、遺蹟,力圖通過民間力量促成石碑的迴歸。2011年日本大地震,王仁富向日本皇宮捐款表慰問,同時詢問"唐鴻臚井刻石"是否保存完好,不久得到日本皇宮回函,確認石碑安全無恙。這也間接成為石碑存於日本皇室的證據。

為了討回井碑, 2001年,北京的6名刻石迴歸志願者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2005年7月 研究會兩名副會長張永年、王維明遠赴日本東京,探訪"唐鴻臚井刻石"的現狀。當時,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日本皇室宮內廳委託中日友好協會,將5張"唐鴻臚井刻石"的相關照片轉交給了張永年和王維明,再次證明該石刻被鎖在深宮。

2014年8月,正逢刻石建立1300週年,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正式致函日本皇室和日本政府,要求迅速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雖然面臨很大阻力,但聯合會的愛國志士們很有信心:“我們要追討的,不僅是文物,更是一種國際正義;我們表達的,是中華民族的訴求!”

追討我國這件鎮國之寶, 何日能讓它榮耀回家

我國民間索賠人士在富岡定恭重新刻石碑前留影

小編我認為,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侵略,政治奴役,更是一場文化大屠殺。一個國家,如果失去文化,歷史也就失去了載體,猶如沒有根的浮萍,能漂多遠呢? 看著曾經的人類四大文明古國巴比倫古埃及 、古印度 和中國,只有我們的文明一直延續了下來,那就是因為我們有一脈相承文化。時至今日,我們的鎮國之寶還躺在異國他鄉冰涼的地上,何時它才能以榮耀的方式返歸它的母國,需要我一份你一份的努力,路再難也要走,小編我期盼著這一天能早日到來啊。望你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能在下方留言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