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廠長的話:在選擇產品策略時,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會遇到一個類似“龜兔賽跑”的抉擇問題。通常來講,“兔子策略”的短時爆發強,但長期效益多有反覆;而烏龜策略雖然勝於穩定,但時間成本太高,投資者根本拿不住——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阿爾法和貝塔收益的取捨問題。其實在實際操作領域,有那麼一類私募產品,他兼具了這兩者的特性,它不但是累計收益裡的長跑冠軍,也是牛市行情裡的不二王者。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領跑牛市的王者策略



如果問大家一季度什麼資產漲勢最好?估計大家會異口同聲地選擇股票;如果問你們哪種股票策略的整體優勢最大,“股票多頭”似乎是那個最為正確的答案。

然而,客觀數據表明,這僅僅只是活在印象裡的主觀偏見。廠長最近拿到一份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其真實的畫風是這樣的: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相比風光無限的隔壁公募,私募今年的整體表現算是比較寒摻的。。。今年一季度,大盤漲了近24%,滬深300有28.6%,中證500達33.1%,而私募間的翹楚,股票多頭才只有18.3%,反倒是“相對小眾”的指數增強私募,其整體的區間收益高達34.5%,幾乎是股票多頭的2倍。

至於為何會這樣,廠長在之前的文章《盈虧同源,去年爆虧的已賺60%,去年沒虧的今年也沒賺》裡早已有過詳盡分析,總的來講就是倉位和選股的問題。

對於前者,私募沒有公募那樣80%的硬性規定,其股票持倉浮動極大,而飽受熊市之苦的一眾私募早已適應了輕倉乃至空倉的苟活之法,像馮柳那種全程滿倉的異類畢竟只是少數。

盈虧同源,去年止損的殺器,反倒成了今年的拖累。在這一點上百億私募尤為受迫,因為他們的體量太大,持倉分散度高,個別小票的極端行情很難體現到收益數字上。

另外,行業選擇也是一個問題。今年的行情看似普漲,但也有一些不受人待見的滯漲股,像上海家化這樣的倒黴蛋也不在少數。那麼持有、甚至重倉這些股票的私募,其臉色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而相比之下,指數增強的優勢就相當明顯了。它作為一個跟蹤指數的基金,其股票持倉的底線為90%,根本不會有踏空行情一說;而在行業板塊的選擇上,指數增強又幾乎覆蓋了全行業,只要總體行情是好的,那它的收益下限就能有所保障。

像巴菲特都曾說過,遇事不決買指基,指基的十年累計收益甚至還要強於對沖基金。。。普通的指基都如此的眉清目秀,何況是它的升級版——指數增強呢?

廠長吹了這麼多,但問題也隨著而來,相比傳統指基,指數增強究竟強在哪裡?而私募的指數增強和公募之間又有哪些差異,他倆究竟孰優孰劣?


私募指數增強,究竟強在哪裡?


廠長先說第一個問題。

指數增強和傳統指基之間,它們相似度很高,但差別也非常明顯。

指數基金是一種純粹跟蹤指數的被動策略,它的目標就是為了複製相關指數的收益情況,也就是追求純貝塔效益的產品。

而指數增強基金,它也是一種不做擇時,在任何市場行情下都保持全倉運行的策略。只不過它在跟蹤指數的同時,還能通過主動的選股和交易來創造指數之外的超額收益,它在貝塔的基礎上還附加主動管理的阿爾法效益——也就是說,評判一隻指數增強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其主動管理的阿爾法效益上。

表面來看,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他們選股的模型類別不同,及選股因子的取捨問題。但究其本質,基金經理之間千差萬別的投資理念才是真正影響阿爾法收益的決定因素

比如在基金經理A看來,他更關注行業龍頭公司的表現,所以它的標的流動性好,但估值溢價也會較高;而B基金就比較喜歡現金流好的企業,那麼其選股的邏輯就會偏向穩定和成長。

所以大家在看私募研報的時候,也要多留一個心眼,因為很多產品的收益表現都是可以從這些措辭的微妙不同裡預見的。

除此之外,投資方法、工具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收益表現。

說到這個,就要牽扯到我的第二個問題——指數增強的公私之別。

一般而言,公募的增強收益都會比私募的差點。

在公募派,其指數增強主要是以“選股型”增強策略為主,這一招也是增強江湖裡的主流門派。

其選股標的基本都取之於指數成分股,而它的那點增強效應僅僅來自於部分股票資產的超、低配,所以這類方法的指數跟蹤效益(貝塔)會更強。

而在私募界,則是“交易型增強”策略大行其道的地方。它是以不同的頻率交易標的指數的成分股,而且相比公募流派,私募也會適時招攬一些指數之外的“外援”個股,所以它的阿爾法效應更好。

除此之外,私募還有著策略多樣性的優勢。相比公募界的同行,私募還可以用衍生品來跟蹤指數,並以剩餘資金來做套利,這裡面比較常見的套路有股指期貨套利、CTA套利、ETF同理、貴金屬套利等等。

講到這裡,廠長還得跟大家強調一點。因為信息不對稱,市場有效性低,中國市場的套利機會算是遍地開花,所以A股的指數增強可以做得很高,其收益能力在全世界都是獨一份的!

舉個例子吧,通常我們這裡的500增強能做到25%,而美股的增強產品基本只有個位數,屬於4、5個點就要奔走相告的水平。。。所以說這個指數增強,就是一朵專屬於A股土壤的奇葩,花堪折時直須折,大家要格外珍惜機會,若干年後就沒這個大紅利了。


指數增強哪家強?


至於到底該怎麼買,終究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產品上去。。

在2015年的分鍋大會里,股指期貨不幸被全票通過,成為當年那波熊市最大的替罪羔羊。而因為對沖成本的居高不下,套利收益的極速縮水,指數增強就此大勢崛起,不但在質、量上力壓公募前輩,也在大神林立的私募江湖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目前,國內的此道高手有九坤、幻方、致誠卓遠、銳天、明汯等。

在此之中,幻方的這隻中證500指數增強X號表現最好。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最新數據(4月12日),其今年以來的區間收益為51.04%,而近三年來得累計收益也達到了222.2%。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從上圖中我們也能看到,這隻產品的收益曲線長期壓制同期大盤,且歷史最大回撤僅為6.48%。它不但在18年完全無視了同期指數的雪崩,也在今年的普漲行情裡迅速反應——這種穿越牛熊的增強效應,就完全得益於廠長前面所講的多策略優勢,而這一點,正是隔壁公募萬萬做不到的。

同樣是中證500,九坤的這隻日享中證500增強X號的牛市表現也不遑多讓。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其今年以來的收益達55.53%,比幻方那隻都高些。。。不過其2年來的累計收益僅為53.2%,也就是說其收益的大部分都來自於今年。該產品整體的運作方法有點類似於公募的選股增強法,其跟蹤市場的能力很強,但阿爾法收益不佳。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滬深300這塊,由於這部分指數的選股限制較大,所以相對於中證500而言,其增強效益的天花板也會低點。

比如致遠的這隻300增強,算是同類產品裡收益較高的。其今年以來的區間收益達46.79%,半年來的累計收益也有55%,不過成立時間還比較短,目前基金經理的策略及實力都還看不出來。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明汯的滬深300增強也還不錯,今年收益直逼40%,不過去年熊市跌得也不少,也是屬於貝塔效益更強、阿爾法收益稍為遜色的一類。


躺贏股票私募一倍,吊打公募同類,私募界的指數增強基金值得買嗎



至於在500裡呼風喚雨的幻方、九坤這哥倆,他們的300增強產品就沒這麼給力了,今年的區間收益分別為34.72%和26.87%,近三年的累計收益也在百分之四五十左右。

綜上所述,在具體標的的選擇上,中證500要強於滬深300 ,而在渠道上私募的表現要優於公募。。。當然大家也是可以用500+300互補,或者公私募互配,畢竟私募的門檻較高,限制也多,公募收益低些但勝在靈活,如果大家吃不準佈局的方向,那麼配置這些不需擇時的指數增強基金總是沒有錯的。

最後廠長按照慣例,還是要和大家揭示一下風險。相比年初,A股的估值優勢已然不再,同樣是800點,3200和2400起步的所需動能已全然不同,要配的話一定要趁低趁早。另外,作為一種和股票高相關性的品種,原則上也是可以當作資產配置裡的股票資產的替代產品。。。總而言之,私募的指數增強非常適合那些不擅長選股,又害怕錯失機會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