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米線醬料炒制技術

原料:

本地菜籽油25升、紅醬25千克、豆瓣醬5千克、新鮮紅小米辣1.5千克、老薑 1 千克(剁成粒)、大蒜1千克(剁成粒)

製作方法:

1.把菜籽油下鍋後開大火,燒熱便放入紅醬、紅小米辣、豆瓣醬和老薑粒,待翻炒至鍋中水汽差不多冒完時,下入大蒜粒續炒幾分鐘便關火。整個炒制的過程通常會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

綿陽米線醬料炒制技術

2.需要說明的是,炒米粉料與炒火鍋料還有些不一樣,前者在往鍋裡倒入菜籽油後,不需要先煉熟,而是把生油下鍋就直接開始炒制,因為吃米粉要的就是菜籽油的本香味。由於炒時用的是大火,所以炒制的時間只是炒火鍋料所用時間的一半。

綿陽米線醬料炒制技術

3.而在炒制時,鍋鏟翻動的頻率也要比炒火鍋料時快一倍才行。此外,鍋裡的菜籽油和加入的紅醬應當各佔一半。炒好的油和底料,也無需像火鍋料那樣要分開裝,裝在一起就行。

炸臊子:

炸臊子包括炸牛肉、肥腸和雞肉。將牛肉、雞肉分別改刀成大約1.5釐米見方的丁(雞肉是帶骨斬出來的);肥腸則一般是切稍大點的三角形塊。

把這三種原料切配出來後,還要下油鍋炸至酥脆。油炸時,牛肉和肥腸都是用生菜籽油來炸,而雞肉則要用已經熬過的熟菜籽油來炸。

調湯

原料:鹽、味精、雞精、花椒麵、胡椒麵、五香粉(只是在炒紅湯肥腸臊子才加放香料)。

製作方法:

紅湯牛肉:往湯桶裡舀入5升清水(用骨湯更好),加入米粉底料0.75千克和炸好的牛肉丁,燒開後改中火熬十幾分鍾,直到出味且牛肉變軟時,用粗漏勺去撈取湯桶裡的辣椒皮。

綿陽米線醬料炒制技術

這裡還有個小技巧,那就是要用漏勺的背面去撈,這樣勺背也就只能粘附辣椒皮而帶不走肉丁了。接下來放入味精、雞精、花椒麵、胡椒麵等,待中火熬5分鐘後,改小火保溫便可用。

紅湯肥腸:其實就是把牛肉換成了肥腸,不過要加入適量五香粉,其餘的步驟同上。

清湯雞湯:

往湯桶裡倒5升清水(用骨湯更好),放入炸好的雞肉丁燒開後,改中火熬十幾分鍾,再加適量的鹽、味精、雞精和胡椒麵調好味,改小火保溫便可用。

技術要點:

在綿陽米粉的碗裡,除了要加這三種肉臊子,還有筍子、海帶、豌豆、黃花等素臊子可讓顧客選擇。米粉店裡的筍子,一般是選用大筒筍和小黃筍。

由於買回來的筍子為乾貨,所以需要先漲發好,此過程中還需換幾次水。用時,撈出來切成肉丁一般大小,再放清水鍋裡焯水,撈出來後備用。

由於買回來的米粉一般是呈半乾狀,所以在使用時還需先用溫水發軟,但又不可漲發過心。

往大湯桶裡摻清水,燒開後關火,把水溫控制並保持在90℃左右。用撈麵那種竹簍裝米粉,在湯桶裡左右冒幾下,提起來濾水裝碗中,最後按顧客的要求舀入臊子,即成。

綿陽米線醬料炒制技術

提醒一下,米粉不可漲發得過於軟,因為後面還要經過“冒”燙。此外,燙米粉時應當水多水寬,同時還要控制好湯的溫度,以避免米粉因受熱而碎成節。

在把米粉撈入碗裡後,由顧客依自己的喜好加入蔥花、香菜粒、韭菜粒、炒酸菜粒、蒜末等,拌勻便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