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發展杭州倡議:民辦與公辦的競爭,應是質量競爭

多知網4月22日消息,近日,首屆中國民辦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辦,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和民辦教育工作者共768名代表參與了此次會議。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杭州倡議”作為首屆中國民辦教育高峰論壇的成果之一在海亮教育園發佈。

民办教育发展杭州倡议:民办与公办的竞争,应是质量竞争

(從左至右分別為: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張萬瓊、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上墅私立高級中學校長湯有祥、海亮教育管理集團董事長兼總校長葉翠微、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

“杭州倡議”提到,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已達18萬所,在校學生5300萬人,民辦教育已經成為了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代表們認為,我國民辦教育正進入由規模發展為主向高質量發展為主的新階段。大家倡議,一方面要保護好民辦教育辦學自主權,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規、規範辦學行為。

招生自主權關係到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選擇權,而管理自主權、教學自主權確保民辦學校可以機制創新,健康發展。用好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是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各類民辦學校要強化法律意識,不打擦邊球,“規範辦學”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杭州倡議”還提到,要引進合作與競爭機制,聯合各類辦學主體開展“質量競爭”“服務競爭”。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競爭,應當是質量競爭、服務競爭,而不應是基於“掐尖”的升學率競爭。應當推動、鼓勵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通過建立聯盟、集團化發展等方式,促進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人員交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目前在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之間,還存在諸多政策不平衡,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教師、學生等法律地位還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在部分地方還存在明顯的歧視行為。國家應當依法加快建立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制度。代表們建議,在學前教育、義務階段創新收費與選擇機制,促進財政公平,強化政府責任,發揮市場作用,促進質量競爭。

以下為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杭州倡議”原文:

民办教育发展杭州倡议:民办与公办的竞争,应是质量竞争
民办教育发展杭州倡议:民办与公办的竞争,应是质量竞争民办教育发展杭州倡议:民办与公办的竞争,应是质量竞争
民办教育发展杭州倡议:民办与公办的竞争,应是质量竞争

多知網新書《培訓行業這一年·2018》第三批4000套正在銷售中,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購買界面。

新書節選

新東方:精細化運營時代,呼喚狼性的迴歸

好未來的三個賭

VIPKID:一場關於六萬外教的管理實驗

K12直播大班課:新物種誕生,這個老師不講課

精銳教育的第一次北上

尚德機構:這件事,多大阻力都要做

五年,勾畫中國教培行業進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