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命中註定4711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天災都是人類所避免不了的災禍,現代還好一些,有相對應的救助措施,古代就慘了,老百姓們只能流離失所,天災過後就會出現饑荒,大片大片的人被餓死,人們為了活下去,不惜吃草、土、樹皮等一切可以吃的東西,甚至還有的易子而食,就是想在災荒年中活下去,那麼有的人可能會問了,既然可以吃樹皮,為什麼當時的人不捕魚打獵?

其實說起這個,我們後世的人沒經歷那麼慘痛的時代,倒有些像那位說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饑民餓起來連人都不放過,怎麼可能會漏掉魚蝦呢?古代鬧饑荒的情況,主要是大旱、大水或戰亂,以及一部分的地震,大旱肯定是沒有魚蝦的,因為河裡的水,都不夠大家飲用,怎麼可能有魚蝦,大水也不行,水太深人容易淹死,戰亂倒有可能一些。

再說了饑民之所以去吃樹皮,那是因為糧食、野菜都吃完了,那麼河裡的魚蝦有的話,肯定也會吃完的,一條河的魚蝦,根本架不住那麼多人去抓捕,還有打獵的,古代的山林不像現代一樣,現代因為科技發展了,所以即使去農村,走到哪兒都是有路的,但古代更接近原始森林,有的地方還有老虎、豺狼,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葬身於此,非常的危險。

同時打獵也需要技巧,還要有自己的工具,光靠手中的幾根棍子,是打不死猛獸的,而且當時的饑民,因為吃不飽的原因,每個人幾乎瘦得已經脫形,怎麼可能對抗的過獵物,別成為動物口中食就不錯了。其實饑荒到來時,百姓們的求生慾望比誰都要強,他們會吃任何東西,只要能活下來的話,並且知道哪個地方有吃的,肯定是涸澤而漁,不然自己肯定會被餓死,這也是為什麼魚蝦無法成為循環資源的原因,因為饑民們實在等不了它們長大。

還有在某些朝代,政府是不允許平民捕魚打獵的,貴族把這些資源全部據為己有,還會派專門的人看管,如果有平民私自捕殺的話,那按照法律來說,這都是犯法的,所以到了饑荒年,有的百姓會偷偷打獵或捕魚,但成功的幾率很低,一方面要防止有人發現,另一方面這些體力勞動,也並不容易,很難維持一個家庭的口糧。

所以在饑荒年,會出現大量的平民向富庶的地方轉移,這些人久而久之就成為流民,給社會帶來巨大隱患,像歷史上的幾個朝代,都是被這些流民所覆滅的,例如東漢、明朝,皆是因為連年饑荒,政府不作為,有人組織流民造反,然後王朝矛盾一下子迸發,最後亡國。

上面所述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其實不是饑民們不知道捕魚、打獵,他們也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傻,是因為這些東西,一開始就已經吃完了,或者不可以去,所以才選擇吃樹皮、吃土,但即使這樣的話,每到饑荒的時候,還是死了無數的百姓,正是對應了那句話,興亡百姓皆苦。


木劍溫不勝


這問題我還真有點發言權,我家鄉鹽城水網密佈,氣候溫和,可以說是魚米之鄉。不過即使如此,光靠漁獵真養不活多少人口。我父親十幾歲時(七十年代末),曾經和我一個堂叔兩個人,光靠很簡單的漁網之類工具,把全村的野魚幾乎一掃而光。至於打獵,我們那最大的野生動物就是兔子和黃鼠狼。能養活上千人的村落,正常年景時自然界的食物也就夠幾家人打打牙祭。如果發生災荒,自然界動植物也要遭殃,野外能提供的食物更為稀少。


清風知水


我經歷過饑荒,60年代。

為什麼″饑荒",首先是由於″自然災害"。那時的人們的生產水平、生產資料和生產力,和現在沒法比。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前蘇聯又讓我們還貸。國家經歷了生死存亡的考驗。

那時東北還好,大批關內人開始跑到東北(那時叫他們:氓流,我們村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有戶口的,其餘都是關裡跑來的)。

因為遇上災年,而且是一連三年。那就是″赤地千里"。莊稼、樹木、草連小河都乾枯了,人們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於是就以樹皮草根來充飢,這就叫″饑荒"。

古代人類的生產水平很落後,遇上災年(旱災、水災、戰爭),就難以生存下去。遇水災,大水一衝,什麼都沒了。遇旱災,赤地千里,草都枯死了。還有蝗災,那蝗蟲埔天蓋地,一走一過綠色全無。遇到戰爭,更是流離失所,能活下來以是命大。

農耕民族,以前是靠天吃飯的。收成好能免強吃飽肚子,遇到災荒,寸草不生,河水乾枯那來的魚?動物都遠遠的逃走了,何以獵?只有草根、樹皮。

現在國家領導的好,科技發達了,有災也不怕了。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所以該滿足了。


眸子8552


這個問題如果由縱橫來答的話大家看完肯定會感覺很有難受!

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漁業資源和狩獵資源較為充足的18線小縣城,而且我家又是漁民世家,十來歲的時候就成天釣魚到海里抓螃蟹,十二三歲的時候就跟我爸出過海,家裡現在也在從事水產養殖工作。

對漁獵資源還是懂一些的,今天縱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古代饑荒的時候為什麼不捕魚!

生產工具不發達,無法捕撈大量的漁業資源

漁業資源從古代到近代的改革開放之前是非常豐富的,這一點是母庸質疑的,我本家叔叔水性特別好,以前經常潛到水裡捉海螺什麼的,他告訴我以前潛水到水底,海螺多的不要不要的,就是拿不上來。

當然,那個時候有生產隊看管,也不讓隨便捉,改革開放後,灘塗(退潮時裸露的地方)被承包出去,依然是不讓淺水作業。所以,我相信古代的灘塗也是有“海霸”佔據的。

當然,大海最多的資源,其實還是在海里,裡面的漁業資源很充足,但是古代的漁業生產力是相當不發達的。以現在的作業船隻來說,每個沿海省份都在限制船隻的馬力,原則上不再增發,但是480馬力,960馬力的大鋼殼數不勝數。

而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九幾年的時候,我爸造了一條66馬力(長八米左右)的船就已經方圓幾十裡海岸最大的船了,等到零幾年我爸造了一條240馬力(長18米)的船在同村的船裡都不算大,可見漁業生產工具是近20來年才發展起來的。

在沒有機械動力的古代,依靠人力的小船本身就沒有多少,能夠作業範圍也是有限的,風帆船我是不瞭解的,大家不要和我抬槓。

所以,古代發生饑荒後,你想要打漁,沒有作業工具是不行的,大海可不是跟你鬧著玩的。

交通不發達,大海能夠輻射的範圍小

我上面說的,對大海瞭解也是一個因素,古代交通不發達,離海幾十裡的村子基本就跟大海沒有什麼關係了。

真正的海邊全是鹽鹼地,根本就不適合人居住,我家離海最近,大概20里路,我讀小學的時候放學就走著去海邊,然後再走回來。

但是我母親的村子,離海邊就有四五十里了,那個村子裡的人跟內陸人基本就沒有什麼區別了,我讀中學的時候,我媽村子裡的學生很多連海都沒有見過,所以連大海最基本的常識漲潮退潮都不知道。(本來想說我小時候救人的事,篇幅有限就不講了)

我爸看一眼潮流表,再看一下風,今天多大的潮就知道了,離海遠的人是不知道的。

這還是兩千年前後,要是在古代的連個自行車都沒有的時代,估計稍微離海遠一點,他都和大海沒有什麼聯繫。

直到現在開始,海邊的加工廠多了起來,我母親村子裡的人才陸續有到海邊去打工的,往往都是一個三輪車拉滿滿一車人(這是現在發生的事情)。

現在的交通如此發達都這樣,你說古代全靠兩條腿,跟大海能發生什麼樣的關係。

漁業資源都有保質期

另一方面縱橫以前幹過海鮮生意,海鮮這個東西貴在一個“鮮”,一般的海產品從海里出來,死後不加冰,夏天的時候當天就會臭,而海鮮變質是不能吃的,容易死人的。

我跟我哥批發海鮮的時候,都是花錢打製冷過的海水,溫度只有七八度,然後打氧,才能保證海鮮不死,死後的海鮮要立即加冰,這樣時間也不能拖長,到了海鮮市場的產品根本不能剩,賣不出去的時候直接送冷庫凍板。

這一套海鮮技術,是縱橫的血淚史,很多時候因為疏忽導致海鮮變質也是正常的事情,賺點錢是真不容易,風裡來雨裡去的。

想必在古代都已經是饑荒年份了,根本不可能有保鮮的功能讓海鮮長時間的離開海岸,運送到內地。

以前內地能吃到海鮮,那都跟楊貴妃吃嶺南的荔枝一樣,現在也是依賴冷鮮鏈的發達,說句得罪人的話窮人是吃不起海鮮的,說句實話,我平時都吃不起海鮮,只有等到時令海鮮最便宜的時候買一些。

竭澤而漁,很可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擁有了各種技術和生產工具的情況下,饑荒之年依然不能依靠捕魚為生

說點沉重的話題,現在漁業資源的匱乏,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漁民的網都是絕戶網,不管大小全部上船,大的有大的價錢,小的有小的價錢,每一次出海一條船可以打幾百斤都幾千斤不等的小魚,實在是有點嚇人,以前我的客戶有賣那種小魚小蝦的,收的時候只有塊八的。為了這點錢,漁民都不能把網眼做大一點。

當然,我本身就是漁民出身,這個情況我是瞭解的,你不用小眼網,別人用,誰也不會聖母婊看著別人一天幾千塊打著,自己在那裝大尾巴狼。根本還是在於相關部門不能嚴格管理,如果都不讓用小眼,因為捕撈的數量少,反而能提高大魚的價錢。

絕戶網導致的就是漁業資源越來越少,以後海產品的價格將越來越高,我小的時候皮皮蝦兩三塊錢一斤,現在貴的時候要七八十,隨著皮皮蝦在網上走紅,估計以後會更貴。

以海邊灘塗來說,更是直觀的觸目驚心,以前的時候有人承包,然後放養蜆子等,每年市場上都有固定的蜆子出售。

最近幾年發展旅遊業,不讓承包灘塗,讓遊客到海邊有一個玩的地方,旅遊到海邊的人每個人都拿那種鐵鍁,小鏟子到海邊去翻地,不管多小的海鮮一律當作戰利品,現在已經到退潮後灘塗上幾乎除了人沒有什麼“活物”的現象。

承包灘塗固然讓人生氣,我小的時候到人承包的灘塗裡面去抓螃蟹還被人打過,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更讓人傷感,現在我家本地蜆子都已經供不上了。

再回到問題的本身,饑荒是什麼?他本身就是人與自然發生矛盾爆發的產物,你不尊重大自然,大自然也不會尊重你。

現在的人的確不再擔心溫飽問題了,如果我們不愛護我們的環境,真正的“饑荒”一定還會面臨。


史論縱橫


你這問題問的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雖然我沒有受過饑荒,但是我聽過饑荒。

不說遠了,就幾十年前

據說連老鼠都被吃沒有了,河裡的魚都撈光了,連麻雀都要絕種了,那還有什麼獵打?


成都人湯師傅活著的時候和我們小輩吹牛。

他弟弟,那時還小,他媽沒有奶水。

實在沒辦法,他跳的大河裡面去撈魚,幾次差點沒命。

小河溝已沒有魚了,成都那地方到處都是河和水溝,別的地方就別提了。

人都不是傻的,餓了會去找吃的。

能打獵,能撈魚,何必餓肚子呢!


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戰亂吃人肉己成家常菜!

晉史尤其五胡亂華時,記錄吃人的就有十多處,各民族都在吃!燒烤的,水煮的,孜然的,紅燒的,換著方法的吃,那時的人還不如一頭豬。

而侯景做亂時,連高大尚的南朝也吃上人肉了!

唐朝這麼炫的朝代,卻有黃巢用人肉當軍糧。

在我記憶裡,幾乎所有朝代都出現過饑荒。

但,達到人吃人的程度,往往伴隨著戰爭!

所以,天災引起的饑荒並不可怕

而,往往人禍才是最可怕的!

蓉兒總結一下。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正常的王朝,糧食都是有儲備的。遇上災荒,會拿出來用。

中國對糧食,自古以來看的都比較重。

各地方都有不同的儲備。

連每個縣都有,有些大家族都有儲備。

今年遇上災,明年總會好的,不可能年年都有災。

但是遇上了戰爭,生產力被破壞。人口凋零,大面積死人,還會發生瘟疫。這個時候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所以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千古名言!


蓉兒是妹紙


古代鬧饑荒時,往往出現“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悽慘景象。如在民國18年爆發於陝西等地的旱災,連續幾年的時間,陝西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當時陝西全境940萬人,由於這場大旱災,死去的人就超過250萬,逃亡的也有40多萬。

旱災

如此恐怖的災難,哪怕如今我們只是在書本中看到,依然震撼和心痛不已。也因此,許多對古代饑荒一無所知的人往往會冒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沒有糧食可吃的人,不去捕魚打獵以維持生存呢?

然而,這個想法終歸只是生活在城市,連肚子都很少餓的現代人的美好幻想罷了,與西晉皇帝“何不食肉糜”的疑問並無區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代什麼情況下會鬧饑荒:

一是人禍。在王朝末年的戰亂,由於朝廷控制力的大幅衰弱,導致野心勃勃的軍閥、起義軍四起,他們征戰不斷,諸多勢力為了贏得勝利,往往會橫徵暴斂,竭澤而漁,對於對手的地盤,為了洩憤和削弱對方的實力,動輒屠城,亦或裹挾大量普通平民,導致大面積地區人民被迫停止了生產,沒有生活來源,最終引起大面積饑荒。

飢餓的災民

一種是天災。在古代,人們抵抗天災的能力其實十分薄弱的,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飯。因此,一旦出現大面積、大範圍、長時間的洪水、乾旱或其他災難,老百姓儲存的不多的糧食吃完之後,就會出現大範圍的饑荒。

一旦出現大範圍的天災,往往波及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百姓。如此規模的遭災百姓,即使當時的朝廷仍在,限於封建王朝的動員和生產能力, 也很難對全部災民進行賑災。因此,不可避免的,災區就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持續時間一長,餓殍遍野也就不奇怪了。

災民

而如果天災和人禍一旦同時出現,就更為恐怖。例如東漢末年,三國紛爭之後,全國的人口由東漢鼎盛時期的6000多萬,銳減為不足1000萬。這也就意味著,全國超過5000萬的人在戰亂和天災之中失去了生命。

除了被直接殺死,大部分失去生命的災民,其實都是餓死的。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捕魚或打獵為生呢?很遺憾,不是遭遇災難的百姓不這麼做,而是根本做不到。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一旦生存遭遇威脅,餓得兩眼發慌的百姓,即使是“易子而食”也並非沒有出現過,更遑論捕魚或者打獵。

狩獵

但殘酷的事實是,一旦出現大範圍的災荒,也意味著,當地的其他可供打獵或捕獲的生物也同時遭受了災難,而只有本能的動物們,抵禦災害的能力還不如人類。

因此,即使災民想打獵,也無獵可打。更何況,即使捕獲少量的獵物,對於龐大的災民團體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因為,漁獵生活本身就是養活人口數量最低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一旦遭遇大範圍的災荒,絕望的災民們,或等待著活活餓死活,或向聽說過的可能生存的地方遷徙,淪為流民,或揭竿而起。而這一切,也不過是絕望的掙扎罷了,絕大多數人的命運依然悲慘。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死亡,也屢見於史書。


鳶飛九天2018


為什麼遇到饑荒時不捕魚打獵呢,是古代人沒人敢吃第一隻螃蟹,不知道山珍海味的美味嗎?

要是這麼想,還真有點“不如食肉糜”的糊塗勁兒了。

古代人那麼聰明,在“吃”這方面,一樣富有智慧,只要能生存下來,他們什麼不敢吃?連樹皮和草籽都不願意放過的人,會想不到去打魚?

要知道饑荒多發於中原地區,饑荒往往伴隨著旱災的發生,所以就算你捕魚能力很厲害,你到一條幹枯的河流裡去給我當個捕魚達人我看看!

沒有水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

打獵?中原地區本身是傳統農耕區域,哪裡有山野資源,耕地上的耗子洞都能掏三掏,到哪兒打獵去?

可能生活在我們這個衣食無憂的時代,體會不到饑荒的恐怖,然而中國歷史上,何曾缺少過千里無人煙的饑荒時代!

明末饑荒嚴重的時候人們互相為食,有母女相食的,有夫妻相食的,甚至有的是兄弟相食,更不缺少傳統的“易子相食”。

更有甚者,會把接近腐爛狀態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食用。

這只是遙遠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縮影。

近代最為著名的是河南1942年大饑荒、大旱災,它也被搬上了銀幕。此次大饑荒造成超過 300萬人死亡,旱災之後緊隨著蝗災,莊稼絕收,饑荒範圍遍及中原五省,以豫東、以及豫中偏南、駐馬店等地更加嚴重。

300萬死亡也是一種估算,按照這種說法餓死的人口相當於蒙古國的總人口,實際上來說,死亡人口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當時正值交戰時期,無法完成精確統計。

所以說,在古代遇到饑荒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在古代也好近代也罷,只有住在深山裡面的人才有一定幾率能捕捉到獵物,況且打獵需要耗費大量力氣和專業工具,往往打的獵物與他們付出的力氣不成正比,所以能滿足打獵條件的都是極少數山區。而大部分人生活的平原地區根本就沒有獵物可言。

蝗災過後,寸草不生,糧食、草籽都沒了,哪裡還會有動物留下來任憑災民抓捕? 連植物都沒有!

肯定又有人會問,既然蝗蟲那麼多,為什麼不吃蝗蟲呢?

現代人也吃這玩意兒,油炸一下,撒點椒鹽,味道不錯的說。

饑荒時節,人們都那麼餓了,肯定是想吃的啊,雖說肉少,但也耐不住量變引起的質變,可說到底也要是在你能捉到它們的前提下。

構成蝗災的飛蝗具有遷徙性,一旦吃完這個地方的糧食後又趕緊飛往下個地點。

用蝗蟲充飢當然可以,但是這種食物無法長時間儲存,來對抗後面的饑荒。畢竟蝗蟲的保存需要食鹽,可是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食鹽本身是貴重物資,災民手中根本不敢奢望。

由於饑荒一般都發生於中原地區,朝廷賑災力量有限,反應速度也不見得及時,再加上地方官扒皮,對大部分災民都屬於杯水車薪,無法保證大家餓不死。


即便有的地方河流並未枯竭,人們把注意力放到了河裡,但捕魚需要消耗的體力太多,本來就已經餓得精疲力盡,還要去對付水裡更加靈活的魚類,這種體力上的消耗與最終獲得的回報不成比,倒不如找一些觀音土吃上一吃,哪怕是飲鴆止渴,最終消化不良,腹脹而死,也屬聊勝於無。飢餓最終還是戰勝理性,寧做飽死鬼也不做個餓死鬼,吃土的災民大有人在。

所以說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是多麼幸福,每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此就不得不感謝咱們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要不是他做出的貢獻,飢餓的陰影絕不止只存在於歷史記憶中。


歷來現實


確實,古代人好傻

饑荒年間,地裡沒了糧食,但是山裡獵物多啊、什麼錦雞、穿山甲、還有傻狍子等等,都是美味,運氣好逮幾個大野豬熊瞎子之類的,光豬頭都夠全村吃好幾月的;就算附近沒山,還可以下河捕魚呀,青草鰱鱅螃蟹大蝦隨便吃,再不濟還可以出海嘛,就沒聽說過海里面沒魚的時候

活路辦法多的事,幹嘛扒樹皮、啃草根、還吃什麼觀音土呢,至於嘛

災年時,人家康熙就很聰明

據清稗類鈔記載,有次遇到災荒年奏請救災時,康熙爺說:你們漢人一天吃三頓飯,晚上還喝酒嗨皮,朕一天才吃兩頓飯,當年出塞打仗,將士們也不過一天一餐,前段時間十四阿哥領兵出關,也是一天一餐,什麼災年呀,你們把每天的三頓飯改成兩頓一頓,不就行了嘛……

看看吧,要不怎麼說康熙是明君大帝呢,愣是把朝三暮四玩出了新花樣

旱災沒水喝,可以吃西瓜,西瓜水多,吃起來還甜甜的,不比水好喝呀;古代酒水酒精度很低嗒,喝酒也能解渴;類似的,冰災可以烤火,澇災可以養魚,蝗蟲災可以吃螞蚱……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對吧

真想不明白,古代幹嘛還要逃荒,這得有多笨啊……

題主真睿智


靈石蘊珠寶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意思,有點像以前那個說“為何不食肉糜”的昏庸皇帝。

鬧饑荒了,為什麼不去捕魚打獵?

首先請問,饑荒只鬧人類嗎?那些飛禽走獸有什麼特異功能嗎?可以在人類要餓死的時候,獨善其身?

別鬧了,一個地區鬧起饑荒來,人獸都逃不過。

要相信,在吃飽的原始本能方面,不用任何人教,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去完成。

餓到極點的時候,吃人在歷史上都是時有發生,難道會放過魚和走獸。

遠的不說,就說1942年那場河南大饑荒。

田地幾乎絕收,於是,樹葉、雜菜等平時給牲畜吃的東西,眼下也成了饑民們的美味;蒺藜、柿餅這些平時覺得難吃的東西,價格也在不斷飛漲;榆樹皮能扒的,也被扒得精光用來填肚,對此,當時熬過了光緒三年(1877)大饑荒的老人們有經驗,他們說,吃了草根樹皮,即使熬過了這個年景,也是要病死的。

實在沒有吃的了,大雁屎也開始走香起來。
熬過了1942年這場大饑荒的河南偃師老人韓雷松回憶說,大人們告訴他,大雁的糞便是可以吃的,因為大雁吃的是糧食,拉的屎,裡面有不少還沒消化完的糧食籽,這種說法,在1942年的河南非常流行,無數已然餓得兩眼發昏的人們,已經顧不得髒和臭,只要有,就敢吃。

看到了嗎,連屎都開始吃,難道不知道要去打獵抓魚嗎?

再說回古代,除了飛禽走獸的日子也不好過外,在很多的朝代,很多的山澤都是屬於國家或者皇室的。

也就是說百姓是不能進入上述區域活動的。

沒有飯吃,活不下去了,百姓就會起來造反。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就是饑民在張角的鼓動下發起的。

人都不傻,只要日子能過下去,百姓是絕對不會去造反的。

但是沒有飯吃,早晚要餓死,這時候任何的鼓動都是一條導火索,餓的嗷嗷叫的饑民隨時會被點燃。

一旦發生饑荒,首先要從沒有饑荒的地區調動糧食,進行賑災。

歷史總是相似,往往王朝末期,政權搖搖欲墜之時,自然災害便伴隨而來。

災害進一步暴露政府在統治政策上的無能和問題,進一步打擊政府的權威。

比如明末,關外已經打的一塌糊塗,關內又饑荒四起,可是朝廷卻無力賑災。一方面無力安撫百姓,一方面為了應付軍費開支又繼續橫徵暴斂。

最終大明朝飲鴆止渴,千瘡百孔,帝國大廈轟然倒塌。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提這個問題的莫不是“晉惠帝”的轉世“靈”童?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何不食肉糜!

捕魚打獵的前提是:

1、首先要有魚兒抓,有兔子逮;

2、其次要有力氣抓到僅存的魚兒,逮到跑得快的兔子;

鬧饑荒無非兩種原因:

1、天災:大旱、大澇,而大澇雖然會澤國千里,但是最可怕的是大旱,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糧食顆粒無收,水源乾涸,何來的魚兒和兔子;

2、人禍:戰爭頻發,兵連禍結,百姓流離失所,也會引發饑荒;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既然已經鬧了饑荒了,老百姓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努力活下去”。人在面對極度飢餓的時候,會不顧一切的本能去尋找各種吃的。自然災害的時候,樹皮草根都被扒光了,就是這個原因,“吃土(真正的吃土坷垃)”致死的事件比比皆是。

第一個前提:有魚吃,有兔抓

大饑荒的時候,若是身處江河邊、或是背靠深山老林,最初可以不用遷徙逃荒,憑藉捕魚打獵維持生存,但生物總有吃完的一天,到時候只能以草根樹皮填肚子,開始逃荒,逃荒之路上飢不擇食,如果有“蝗蟲”之類的昆蟲、“老鼠”等之類的小動物,那絕對是美食了。

第二個前提:有力氣去找吃的

楊顯惠先生的《夾邊溝記事》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如果有了一點力氣,就到草灘上挖野菜、捋草籽,煮著吃下。體質稍好的,到草灘上挖鼠穴,搶奪地鼠過冬的口糧;看到晰蜴,抓來燒著吃或者煮了吃,有人因此中毒而亡。到了寒冬臘月,野菜無跡可尋,右派們只能煮幹樹葉和草籽果腹。草籽吃了脹肚,樹葉吃了也便秘,無奈之下,只好趴在洞外的太陽地上,撅著屁股,相互配合掏糞蛋。

第一句話就是“如果有了一點力氣”,隨後才可以去求生。但是後面還有更驚心動魄的一幕,去河堤上捋草籽,捋回來經過麻煩的加工才能食用,否則致命,人們發現“捋草籽消耗的熱量大於食用草籽提供的熱量”,結果吃草籽的人,餓死的更快,“這不是求生,而是求死”了。

“抓蝗蟲、螞蚱而食”同理,這都是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才能抓到獵物,但是可悲的是獵物帶來的能量遠低於消耗的能量,只會加速人的死亡。

餓死的獵豹

都知道獵豹跑的快,是草原上的飆車王,每次捕獵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而且獵豹捕捉的成功率在50%,遠高於老虎和獅子,但是假如獵豹連續5次不能捕捉到獵物,那麼等待它的就是“飢餓帶來的死亡”。它體內殘存的能量不足以進行第6次高速捕獵,偏生獵豹“不食腐”的驕傲個性,最後只能在傲嬌中停止呼吸。

河水徹底乾涸、方圓百里寸草不生、樹皮被扒盡、除了尚存的皮包骨的人類,地上無任何生物痕跡,這樣的景象也只在電視上看到過,還是美化過的,真實情景超過正常人的想象。

所以面對題主“古代鬧饑荒,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這樣的疑問,我權且認為是吃飽了撐的的緣故,面對發生過的人間慘事,我們要保持敬畏之心,否則當真以為歷史不會重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