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服裝品牌“翻身”機會在何處?

港資服裝品牌“翻身”機會在何處?

其實近年來港資休閒服飾品牌表現一直不如意,營收能力也進一步收窄,堡獅龍、真維斯、I.T、Esprit等為代表的品牌都出現集體衰退局面。

港資休閒服飾品牌持續走下坡路,這是在新市場下迷失了品牌定位還是逐漸老化而導致?

4月17日,佐丹奴發佈報告,2018年銷售額實現55.09億港元,同比增長1.79%;股東應占溢利實現4.8億港元,同比下滑4%,平均售價同比增長7.6%;毛利達到32.5億港元,同比增長0.9%。

佐丹奴除了中國內地其他亞太地區銷售處於上升態勢,2018年淨銷售額同比增長8%,佔總體銷售額的30%,其中東南亞的印尼、泰國、越南的銷售額升幅明顯。

受到中國經濟市場的影響,中國地區銷售額出現明顯的下滑。據報告顯示,2018年佐丹奴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實現12.93億港元,同比下滑1.07%,經營溢利實現0.89億港元,同比下降24.6%;香港、澳門地區銷售額實現9.59億港元,同比下滑1.03%,經營溢利實現1.08億港元,同比增長12%;臺灣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4%。

佐丹奴的核心品牌佐丹奴及佐丹奴童裝依舊是銷售額增長的主力,佔比約總體銷售額84.17%,其中旗下高端女裝品牌Giordano Ladies銷售額佔總體銷售額8.7%。對此,佐丹奴指出,核心佐丹奴品牌佔全球品牌銷售額的85.6%,童裝的可比較門市銷售額同比增長6.9%,可比較門市毛利增長4.8%。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報告期內,佐丹奴擁有2426家店鋪,其中中國內地有937家加盟店或直營店,佔比接近40%;亞太其他地區為606家門店。

此外,佐丹奴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集團銷售額實現12.99億港元,同比下滑10.8%。佐丹奴表示,溫暖天氣影響了大中華地區的銷售,因而下滑17.7%。

成立於1981年的佐丹奴,一度是全亞洲最暢銷的休閒服飾品牌,但隨著Zara、優衣庫、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湧入,業績而已遭到了重創。此外,佐丹奴產品缺乏個性化、時尚化,難以跟上新消費者的潮流趨勢,落後於服飾零售市場,致使在市場上的辨識度逐步下降,也迎來了業績的下降。

其實近年來港資休閒服飾品牌表現一直不如意,營收能力也進一步收窄,堡獅龍、真維斯、I.T、Esprit等為代表的品牌都出現集體衰退局面。堡獅龍更是出現了連續四年下滑趨勢,2014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錄得1.27億港元、1.15億港元、2500萬港元、488.6萬港元;真維斯、I.T、Esprit也處於淨利下滑,且通過關店政策來止損,但收效並不大。

中國一二線城市正被Zara、優衣庫、H&M等所滲透,國內的快時尚品牌市場份額逐步下降,加之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接受時尚趨勢較快,難以認可缺乏時尚、沒有創新的服裝品牌,促使了I.T、Esprit、佐丹奴、堡獅龍的競爭壓力也進一步提升。

在一二線城市遭受全面排擠,佐丹奴、I.T們把目光轉向了三四線城市,並加快拓展這部分市場。其中,佐丹奴逃離了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轉向競爭較少的三四城市,並因地制宜推出相關的銷售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財年佐丹奴銷售額增長了5.2%,淨利潤增長了15.2%,實現了新的突破。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佐丹奴們轉向三四線城市尋求發展,特許經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競爭風險,但也存在較大的隱患。

港資休閒服飾品牌業績一直出現下滑,很大一個原因是產品缺乏個性、款式老化、跟不上新一代消費者的步伐,儘管價格具有優勢,但沒有得到年輕人的青睞,很多90後、00後甚至都不認識佐丹奴、堡獅龍、Esprit等品牌。

此外,國產快時尚品牌相比較於Zara、優衣庫、H&M上新速度慢、產品款式更新慢,且從設計到上架銷售花費時間長,無法緊跟時尚潮流。雖然Esprit曾經效仿Zara的生產模式,但最終無法達到轉型效果而夭折了。

業績得不到緩解,企業品牌們只能採取大量關店來止損。據數據顯示,2018年思捷環球淨關閉141家門店,其中亞太區關閉136家門店;曾經的“服裝巨頭”真維斯更在五年內關了1300家門店;2015年,佐丹奴大幅減少81家門店。

曾經位居服裝行業“高位”的港資品牌如今遭遇著業績持續下滑、關店等情況,不僅是受到服裝行業整體環境的蕭條及競爭激烈影響外,還有來自於品牌自身的不懂革新。有業內人士分析到,品牌的沒落,是服裝企業對於自身產品欠缺創新,沒有跟上服裝市場潮流趨勢發展。

有業內人士分析,港資服裝品牌們需重視市場潛在需求的挖掘和分析,緊貼市場需求,業務鏈條更快速運轉,多渠道提升品牌效應,或許能有不一樣的翻身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