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外資巨頭撤離中國,這一次,是世界首富

又一外資巨頭撤離中國,這一次,是世界首富

最近一段時間,世界首富貝索斯可謂是流年不利,先是和前妻離婚,被爆出軌,財產被分了幾百億,不過人家依然是世界首富。現在,亞馬遜的零售業務也要撤離中國了。

最近十來年,大家發現,外資在國內是越來越混不走了。互聯網和科技企業是重災區。從微軟的MSN到谷歌,從團購的高鵬,到出行的優步,再到現在的亞馬遜,幾乎全部在中國折戟。而搞手機硬件的蘋果和三星,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萎縮,三星甚至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步,市場幾乎全被國內廠商瓜分,傳統的電視、空調等日韓巨頭也紛紛撤離了。我預計未來特斯拉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是國內企業競爭力太強導致的嗎?如果把眼光放在國外去,我們發現其實國內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在國外也沒有幾個混出頭的。市區了中國市場,三星依然是世界第一。蘋果在美國佔有大部分市場,美國FANG幾大巨頭基本上已經壟斷了市場。

在傳統行業,中外企業的差距也正在縮小,就連可口可樂這樣的巨頭,也在被涼茶、茶飲料等中式飲料蠶食市場,可樂的銷售是一年不如一年。零售巨頭沃爾瑪也混得完全沒有了全球老大的氣勢。

只是在高端製造業上,國外企業的優勢依然難以打破,比如汽車、機床、芯片等等。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那些國外積累了50年或者以上技術優勢的行業,他們無論在全球還是中國市場,都完全領先。而互聯網、傳統行業,國內都是自主企業佔絕對優勢,而國外大多都是他們自己的地盤,二者似乎井水不犯河水。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市場的開放程度,這個就不細說了。第二是工程師的紅利,最近幾十年,我們培養的計算機等行業方面的人才,還是可以和美國比一比的。而且這個紅利還有個一個特點,就是成本低。

你看外企都搞什麼885工作制,福利相對完善,我們都在搞996了,這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拿什麼來和我們競爭。我們的特長就是,走自己的路,讓他人無路可走。但是這種競爭優勢無法複製,所以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力就相對減弱了。

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很值得學術界去探討一番,說不定還能出幾篇文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