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我國快遞界“巨頭”,後被迫賣身,負債7000萬,創始人出局

電商在我國火了之後,不少人都湧入到了電商行業之中。電商的火熱,還帶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而快遞行業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由於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國內對於快遞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也湧現出了很多“快遞品牌”。

他們有的成為了“黑馬”,經過多年的“成長”,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巨頭;而有的只是“曇花一現”,風光過後沒多久就“消失”了。或許大家也發現了,不少曾經自己“熟悉”的快遞,如今都已經“銷聲匿跡”了。

快遞行業雖然因為電商的發展,而成為了“風口”,但快遞行業的競爭也是日漸增大,不少企業和“商業大佬”都曾佈局快遞行業。

曾是我國快遞界“巨頭”,後被迫賣身,負債7000萬,創始人出局

我國快遞行業曾出現一個“黑馬”,曾在全國也算是“小有名氣”,後來卻逐漸落末,據傳就連雷軍投了一億元給它,也沒能救活。它就是如風達,曾經我國快遞界的“黑馬”。

在2019年時如風達就因為“討債風波”,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當時幾千名員工的薪資被拖欠。加上一些其它的欠款,當時如風達的欠債金額達到了7000萬元左右。

從曾經的“黑馬”,到公司“負債累累”,如風達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就“轉變”了人們對它的印象。

如風達一開始只是凡客旗下的一個快遞品牌,不過其通過注重客戶的“體驗”而受到了消費者的“鍾愛”。

在2008年左右時,如風達還處於“發展初期”,員工和配送點都不多。但之後幾年時間,如風達卻是快速擴張,不斷的發展著自身。

在2011左右時,如風達的發展達到了巔峰,那時如風達的業務範圍已經覆蓋了全國幾十個城市,旗下員工也超過了千人。

曾是我國快遞界“巨頭”,後被迫賣身,負債7000萬,創始人出局

不過如風達的發展太依賴凡客了,隨著凡客逐漸走下坡路,如風達也跟著一起“衰敗”了。主要是如風達一直以來都是凡客旗下的一個“部門”,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瞭如風達的發展。

在2014年時,如風達以2億元的價格賣身中信產業基金,並與旗下天地華宇進行業務整合。之後一段時間,如風達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不過如風達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之後其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經常出現分歧。就這樣如風達,又再次錯過了發展的良好時機。

曾是我國快遞界“巨頭”,後被迫賣身,負債7000萬,創始人出局

有人說如風達的“敗筆”,是其沒有掌握絕對的控制權,導致其多次在“內耗”中錯失了良好的發展時機,錯過了快遞業的“紅利期”。就連其創始人李紅義,也被“踢了”出去。

曾經的快遞“巨頭”,如今也慢慢“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如風達從輝煌走向“衰敗”,最後的結局讓人唏噓。你們覺得,做好一個公司,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