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南靖縣隸屬福建省漳州市,古稱蘭水縣,位於福建省南部、九龍江西溪上游,介於北緯24°26′20″~24°59′58″,東經117°0′12″~117°36′36″之間。東鄰華安縣,西連永定縣,北與龍巖市、漳平市接壤,南界平和縣,東南與薌城區、龍海縣毗鄰。該縣素有“樹海”、“竹洋”之稱,是海峽西岸品種最齊全、面積最大的蘭花集散地,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漳州市重點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

南靖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境土地面積196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36.19萬人[1],轄11個鎮、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境內有田螺坑土樓群、雲水謠、塔下村、樹海等景點,榮獲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第二批農產品無公害生產、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縣等榮譽[2]

2018年5月,“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佈,南靖縣上榜。

南靖縣地處福建省南部,是山區丘陵縣,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分為中低山、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4個地貌類型區。其中以丘陵為主,其次是中低山地,第三是臺地和河谷平原。大小河流72條,總長1066公里,主要河流有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3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37.85億立方米。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耕地、山地土壤有機質豐富,肥力高。礦藏、動植物、水等資源相當豐富。颱風、暴雨、乾旱、“三寒”(春寒、五月寒、秋寒)等自然災害常造成一定損失。

地層

南靖縣地層出露較全,從古生界的寒武系到新生界的第四系均有分佈。

侵入岩

縣內岩石種類較為複雜,均為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侵入岩侵入活動的產物。

構造

南靖縣地質構造位於政和—大埔大斷裂帶南東側,閩東火山斷拗帶南部,以斷裂為主。由於地處南嶺東西向巨型構造體系和新華夏系巨型構造的複合部位,歷經多次地殼運動,斷裂作用十分強烈和複雜。既表現多期性,又表現繼承性。境內火山活動,地層、火山岩、侵入岩、礦點分佈、河流發育以及地貌景觀的形成等無不與斷裂作用有密切關係。斷裂主要有北北東向、北東向、北西向、南北向、東西向5組。

地貌類型

境內因受燕山運動晚期新華夏系構造的影響,形成2條以北北東向壓性及扭性斷裂褶皺帶,東部受福安上坪褶斷帶影響,西部受漳平梅林斷裂帶所控制,構成縣境複雜的地貌輪廓,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最高1390.9米,最低6.1米,相對高度差1384.8米。由於峰谷交錯,山河相間,形成了許多向南開口的馬蹄形優良小環境,對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林木及某些熱帶作物十分有利。地貌依次可劃分為中低山、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衝擊平原等5個類型區。中低山區:分佈於梅林、書洋、奎洋、船場等鄉鎮的全部,金山、龍山、和溪、南坑等鄉鎮的一部分,區內山高谷深,山峰最高海拔1390.9米,千米以上的山峰有朝天嶺、鴨尖山、東溪爐山、粗石尖等已命名62座,山勢陡峭,坡高一般25度以上。

地廣人稀,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植被較好。丘陵區:分佈於山城、龍山等鎮的大部分地區,南坑、和溪、金山等鄉的一部分,面積865.06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4.1%。海拔50~350米,地形切割破碎,崗丘起伏,坡度較緩,一般15~25度。地形開闊,雨量充沛,熱量豐富,坡地墾為水田。臺地區:多見於靖城鎮院前、東坂、圓山至田邊、古湖、遊坑等地,及山城鎮大埔崎至路邊、鴻缽等地,其他鄉鎮僅零星分佈。臺地屬九龍江沖積平原老階地,即第二、三階地,分佈海拔30~40米和50~70米。臺地受近代流水切割,呈微波起伏。小地形高地處為埔地,低處慣稱為坑田(或沖田)。埔地多已墾植髮展旱作及經濟作物,坑(衝)田多墾為水田。河谷平原區:主要分佈於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花山溪、薌江等河流兩岸,呈樹枝狀條帶分佈,臺地區和河谷平原區面積共319.74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6.1%,唯靖城鎮屬九龍江沖積平原的一級階地,海拔6.1~23米,沉積層深厚,水源豐富,土壤肥沃,適宜機耕,是歷史悠久的糧、蔗生產基地。

土地資源

南靖縣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98666.7公頃,以丘陵地為主,佔土地總面積的44.1%;其次為中低山佔39.6%;臺地和河谷平原僅佔16.3%。其中山地144666.7公頃、耕地22806.7公頃(其中水田18669.7公頃、農地4137.5公頃、人均耕地0.06公頃),林地面積124866.7公頃、建設用地7466.7公頃、新開發耕地面積89.7公頃。

水資源

南靖縣河流屬九龍江西溪水系,全縣大小河流有72條,總長1066公里,流域面積1847.9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3大水系。全縣境內天然水資源總量:平均年(P=50%)20.86億立方米,偏枯水年(P=75%)16.7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人均佔有量6090立方米,水資源量較為豐富。根據2007年4月南靖縣水電農村電氣化領導小組編寫的《南靖縣“十一·五”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實施方案》提供的相關數據,全縣水力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9.2萬千瓦,2007年底已建成水電站187座,裝機容量15.8835萬千瓦(含市屬南一水電站2.0萬千瓦,省屬南二水電站2.5萬千瓦),水電資源開發率達82.7%。

礦產資源

南靖縣礦產資源豐富。縣境內經國家地質勘探隊和縣地礦部門相繼踏勘、普查,探明礦產地115處,發現礦種有金、銀、鎢、錫、鉬、鐵、煤炭、石灰石、高嶺土、鉀長石、花崗岩、石英石、彩玉石、地熱、閃長巖、輝綠岩、砂岩、稀土、鉛、鋅等礦藏。列入省區儲量管理的礦區共有10處。由於經過正規地質勘探的點少,地質研究工作程度較低,致使地質資料不全,礦產儲量、礦體形態不清,嚴重製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

生物資源

全縣有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29種(其中Ⅰ級保護3種、Ⅱ級保護26種);鳥類17目162種,獸類有7目55種,兩棲爬行動物47種(其中兩棲綱10種、爬行綱37種)。轄區內野生珍稀植物資源和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為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據。

梅林科嶺是1934年鄧子恢、張鼎丞領導的靖北區蘇維埃政府駐地。南坑大嶺(樹海)為解放戰爭時期魏金水、劉永生領導的閩贛邊區黨委和閩南地委機關駐地。和溪樂土亞熱帶雨林保護區,為中國僅存的幾塊完整的南亞熱帶原生季雨林之一。南靖尚存清代中葉建築的生土樓百來座,著名的有梅林坎下懷遠樓(圓樓)、璞山和貴樓(方樓)、書洋石橋長源樓(交椅樓)。奎洋有清代莊亨陽蝴蝶村別墅秋水講堂舊址、在澗樓。名勝古蹟還有金山鵝髻山、涼露亭,和溪碧雲巖,寶珠山道源亭,龍山白石巖龍鳳山廟,書洋塔下德遠堂。

樂土亞熱帶雨林

南靖縣和溪鎮的樂土亞熱帶雨林,位於國道319線及漳龍高速公路附近。面積0.22平方公里,是中國東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為中國現有最小的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被世界林業會議定為“珍貴稀有的亞熱帶雨林”,1954年列為廈門大學科研、教學基地,1963年福建省省長魏金水頒佈保護令進行保護。區內生長著1700多種植物、80多種動物。林內植被完整,古木參夭,有珍稀植物10多種,如番荔枝、芸香料等,而最有特色和富有經濟價值要數黃杞、橡膠植物花皮肢藤。有人發現如紅拷之類的植物,全國除西雙版納外,其他地方卻沒有蹤跡了,便把這片雨林盛譽為我國的“小西雙版納”,這裡還有稀有珍貴樹種樹蕨—一刺沙或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它既是珍貴的孑遺樹種,又是很美麗的觀賞樹,並被科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

鵝仙洞

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鵝髻山

鵝仙洞又名仙亭尖,位於南靖縣金山鎮東建村,海拔877.4米,因山上兩峰聳峙入雲,峰頭巨石狀如鵝髻得名。山間古樹參天,林密澗深,石階蜿蜒,飛瀑懸崖,泉流淙淙。有“靈龜神遊”、“飛來亭”、“雲梯直上”、“朱子講學處”、“祈夢洞”等景點。峰腰處有建於宋仁宗年間的九鯉飛真寺,供奉九鯉湖仙師、開基築寺鄭光和“範公聖侯”偶像。有書生羅倫在此祈夢和築道還願的傳說。多處巖崖奇石上留有歷代名人墨客的題刻。登鵝髻巔峰,石壁傲兀磷磷,腳下萬丈深壑,松濤流雲。極目遠眺,百里風光盡收眼裡,為閩南一大勝景。1989年正式列為漳州市遊覽區。

裕昌樓景區

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裕昌樓景區

圓形的裕昌樓是南靖縣現存最古老的土樓,建於元末明初(約1368),為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樓分為間數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設一部樓梯,每個家族各居一卦。樓為5層結構,每層有54間大小相同的斧狀房間,底層為廚房,家家廚房有一口深1米、寬0.5米的水井,井水清淨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樓內天井中心建有單層圓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鋪成大圓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為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幾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

石門巖風景區

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石門巖

石門巖風景區,位於南靖縣船場鎮星光村梧宅後山東麓,景區方圓十多公里,擁有三洞十八景。1986年該風景區水簾洞裡出土的石錛、尖石器等文物,經鑑定系新石器時代先民穴居洞遺址。唐垂拱年間陳元光入閩平亂,當地畲民首領柳斜率眾踞此險要洞穴、出沒山坳林間,與官軍對抗的故事,至今在當地民間還廣為流傳。其後,唐朝高僧禪苑從江西化緣至此,愛其山幽林蔚、洞奇景美,遂結廬於該景區石鷹山,並募資闢洞修徑,鑿池栽荷,植梅插竹,築亭建廟,首創石門巖各景點,後人稱之為“開山祖師”。

石門巖奇特景觀,可謂天造地設。其中有長達400餘米的螺旋洞、冬暖夏涼的懷蔭洞。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886年)南靖知縣孟振玉留下“鹿苑”、“豹隱”等石刻;清淮徐海道副使莊亨陽的父親吳鐸曾作《石門歌》、《石門巖賦》,對石門巖景觀盡情描敘。

田螺坑土樓群

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田螺坑土樓群

田螺坑土樓群位於書洋鎮,與隸屬龍巖地區的永定交接的書洋、梅林兩鎮,大多數是客家人,其它鄉鎮則以閩南人居多。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田螺坑土樓群是南靖土樓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螺坑第一座土樓叫步雲樓,就是那位於“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樓,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部樓梯。取名步雲,寓意子孫後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昇青雲直上。果然,步雲樓還在興建,族人又有了財力,隨即在它的右上方動工修建新一座圓樓,叫和昌樓,也是三層高,每層22個房間,設兩部樓梯。1930年,步雲樓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樓,還是三層高,每層26個房間。1936年,瑞雲樓又在步雲樓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層,每層26個房間。最後一座文昌樓建於1966年,準確地說它是一座橢圓形樓,三層,每層有32個房間。福建土樓被譽為“中國古建築的奇葩”、“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正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南靖土樓作為福建土樓的傑出代表,在申報“世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南靖土樓主要由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及下版土樓群(裕昌樓)、塔下村(德遠堂)、石橋村(順裕樓)、上田土樓、下山土樓、翠林樓(最小圓土樓)組成。

樹海瀑布

福建省南靖縣概況

樹海瀑布位於福建漳州南靖船場鎮下山村境內,寬45米,高21米,氣勢壯觀,勝景天成。瀑布從峽谷上方飛洩入澗,聲勢奪人,澗下怪石密佈,姿態萬千;周圍方圓數百里樹海鬱鬱蔥蔥、密密層層,被譽為“華東黃果樹”。

南靖住宿

南靖土樓妹和容莊遊多多客棧(和而不同,相互包容) 其前身為“土樓妹驛站”,2015年9月正式喬遷至承載400餘年歷史的塔下村,村落裡小橋流水,山水絕美,被譽為“閩南周莊”,在這美景下,土樓妹和容莊遊多多客棧古樸而有趣味。和容莊由香港設計師精心打造,幾百年的土樓在保留大量原土樓風貌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時尚感和舒適感,用竹為原素,並利用了當地的原材料、竹燈、竹婁等;而古時的竹叉,長竹的隔斷等都讓古樸的土樓變得不一樣。。站在客棧三樓,層層連綿起伏的青山盡收眼底,濃濃的綠色給您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會令您無比釋懷,一切煩惱九宵雲散。 塔下村是屬於南靖土樓的其中一個景點,當夏季來臨時,久違的螢火蟲將會與你親近,春暖花開時節,久聞大名的土樓群在櫻花,桃花的掩映下顯示不同的美麗;曾經的故事,曾經的祖輩傳說在這裡得到延續發展,當你走累了,你也可以在這土樓中感受到土樓的風俗特色,讓土樓在傳說中變得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