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小作坊“100%登記”,兼顧民生與安全

“化不利為有利”,擠掉小作坊身上存在的安全隱患,將“各自為戰”、野蠻生長的小作坊納入“正規軍”,無疑能讓早已紮根民間的小作坊,獲得更多滋養。

食品小作坊“100%登记”,兼顾民生与安全 | 新京报快评

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截圖

文 | 戴先任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報道,4月18日到19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現場會,交流小作坊監管經驗做法,探討小作坊綜合治理方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其中,明確要求“對小作坊100%登記,實施動態管理”。

由於兼具體量小、靈活多變、接地氣等特點,食品小作坊對於盤活市場經濟,滿足民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解決就業有較大優勢。現實中,不少質優價良的小作坊也深受民眾喜愛。

但食品小作坊也確實存在不少亂象,由於很多是無證經營,處於監管的“盲區”,讓食品小作坊成為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的重災區,有些小作坊也成了“假冒偽劣食品發源地”的代名詞。

不少小作坊還與監管部門打起了“游擊戰”,而地方監管部門也認為小作坊“小泥鰍掀不起大風浪”,這釀成了不少食品衛生、安全事件。

涉食品安全的問題,絲毫不容懈怠。在此語境下,此次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將食品小作坊的綜合治理與實施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汙染防治等重大戰略有機結合,細化治理方案,體現出政策層面的“大民生”考量,也契合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期許。

從具體舉措看,“對小作坊100%登記,實施動態管理”,將昔日往往處於監管盲區的小作坊,納入全覆蓋、無死角的強力監管之內,體現了“疏堵結合”的政策思路。

對小作坊不“一棍子打死”,在監管中強化幫扶指導的思想,推動小作坊由“小散低、髒亂差”向“小而精、名特優”轉變,這也為推動食品小作坊有序、良性發展提供了正確方法論。而將野蠻生長的小作坊納入“正規軍”,並化不利為有利,也能讓早已紮根民間的小作坊,獲得更多滋養。

加強小作坊的監管,扶持小作坊升級改造,這是種“微觀治理”,有利於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達到“宏觀治理”的目的。“100%登記”,意味著全覆蓋,這是對治理決心與監管強度的展示,也是對食品安全進行全方位監管的責任迴歸。

考慮到食品小作坊亂象叢生由來已久,分佈又相對隱蔽,要對小作坊們的“剔癰消疽”,自然還得制定有針對性的辦法,對失職瀆職的部門及人員依法依規問責與懲治。

食品安全監管不可留盲區。而對食品小作坊“100%登記”、動態管理,就是裨補缺漏的重要舉措。

□戴先任(職員)

這裡有一份“海軍70週年海上大閱兵”觀看指南|京釀館

清華取消博士論文發表強制要求,讓大學教育擺脫功利| 新京報社論

把地球一半讓出來給自然,可行嗎| 新京報專欄

水電繳費信息暫不採集:徵信系統審慎是好事 | 新京報快評

別把區分正統汾酒的責任轉嫁給消費者| 新京報快評

食品小作坊“100%登记”,兼顾民生与安全 | 新京报快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