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東:中國互聯網企業應積極吸取亞馬遜“敗走”教訓

經過長時間的傳言,亞馬遜電商業務退出中國一事終於成真,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這令人詫異,這種破窗效應對於亞馬遜發展進程會不會有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以目前亞馬遜電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來說,它的退出與否也波瀾不驚。多它不多,少它不少。但這一事件,對於全球媒體審視中國互聯網市場來說,無疑又是一件大事。

和其他敗走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還不一樣,一部亞馬遜電商史,接近一部中國互聯網史。2004年,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了雷軍的卓越網。卓越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初。從收購算起已經有15年,從源頭算起超過20年,按理說再嚴重的水土不服,怎麼漫長的過程也早該入鄉隨俗了。

失敗的主要癥結,那就是沒有真正以中國用戶為中心。在不完善的環境下如何克服困難,贏得用戶,實現快速成長,不能說是唯一,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家的基本職責和最高使命。國外互聯網巨頭兵敗中國,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在中國喪失了企業家精神。不可否認,他們在美國本土的確是很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但是,這些優秀的創始人所代表的企業家精神根本沒有投射到中國市場。也就是說,他們公司的身子進到了中國市場,但他們的心從來就沒有進來過。這才是註定了他們最終結局的根本原因。只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中國命運才能真正扭轉,其他都是換湯不換藥。這些教訓,對於中國互聯網走出去,也一樣有借鑑意義。

無論是國內互聯網企業還是國外互聯網企業,要在中國市場成功(其他市場一樣),就必須讓自己的企業能夠具備強大的企業家精神,圍繞中國市場用戶群體,持續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還是管理創新上不斷摸索。

如果說在20年前,美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合資不一定是好選擇。那麼現在,趁自己在中國市場還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或者獨特的戰略價值,趕緊尋找正確的合作伙伴(必須考慮真正有企業家精神而不是簡單的政府公關需要的合作對象),進行合資參股,將美國的資源轉換到當下中國市場中,絕對是最佳選擇,以後很可能就是等著數錢。

在當下來說,美國企業在技術創新、在知識產權積累、在全球化佈局方面,都還有一定的領先優勢。這些優勢,是現在能夠主動選擇優秀合作伙伴的籌碼。但是,5年10年以後,這些優勢是否還會存在,對中國夥伴來說還有多大的戰略價值,都是未知數。

為什麼如此確定?我們就必須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那就是中國市場的特殊性。隨著中國網民突破8億,中國互聯網市場,甚至整個中國高科技市場,已經形成“三三開”的分層市場。三分之一可以對標歐美的高端市場,三分之一可以對標新興市場的中端市場,以及三分之一可以對標亞非拉的低端市場。這三塊市場集成在同一個國家,每一塊市場幾乎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一言以蔽之,立足中國市場,玩轉中國市場,就可以“上中下”全局性地走向全世界。中國市場的企業家精神,加上美國企業全球化的先天優勢,那就是真正優勢互補的完美組合。所以,中美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的合作,不僅僅在於一起聯手分享中國市場的掙錢機會,更重要的是一起去掙全球市場的錢。而如果僅僅立足於美國市場的企業,則只擅長掙高端市場的錢。只有從中國市場出發,才有輻射全球的潛力。

亞馬遜電商知難而退撤出中國,但是它更具爆發力的雲計算業務還在中國欣欣向榮。但是,亞馬遜雲計算要在中國取得更大的成功,單打獨鬥的道路依然是窄路,物色合適的中國合作伙伴才是唯一的開闊大道。

對於現在急切想打開全球化局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國外互聯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遭遇,又何嘗不是自己走出去的前車之鑑呢?

(作者為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全球互聯網口述歷史(OHI)項目發起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