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的教师绝大多数应该是当年的优秀学生,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金榜题名HAPPY


现在的教师大多数是当年的优等生还是差等生,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师范类院校也是分层次的,要想考入全国最好的师范类院校同样非学霸莫属,进入全国顶级师范类院校的绝对是优等生,下面小徐老师用数据说话。

一、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类院校中仅有两个985,其地位在师范类院校中的佼佼者。要想考入这两所院校的教育类专业,一般学生成绩排名要在省内3100名到3900名之间。

拿河北考生来说,要想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去年最低录取分数是661分,排名3514名,而且所要人数不多,一个专业就录取一两个人,竞争相当激烈。而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是635分,3474名,平均分是642分,2459名。而英语、数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平均分均在637分,平均名次为3177名,竞争之激烈,专业之难考,由此可见一斑,同样也意味着在河北能考入这所学校的考生学习成绩相当不错。

拿山东的考生来说,要想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相对于河北来说,因录取名额相对较多,因此分数要低一点,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是645,省内排名4042名,但再看2017的专业录取数据,考生的省内要排在2831名左右,才能有把握考入本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比河北更难考。所以,能考入这两所顶尖师范类院校的一定是学霸级人物无疑。

二、师范类院校同属国家级211工程的有: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这几所院校在学科排名上有所差距,同时也决定了各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有所不同,但要想考入这几所211工程院校,学生成绩排名要在10000名左右。考分同样需要600分以上。

拿河北的考生来说,要想进入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最低分是634分,最低名次是9901名。2017年录取最低分是602分,10146名,而数学专业的录取排名在4800-5900名左右,分数在620分以上;物理专业录取分数在610分以上,排名在7600名左右;化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在612分以上。

同样,想进其它师范类211院校,按2018年的分数来看,最低也要620以上才行,而能考这个分数的考生应该也算优等生。如下图所示:

如果是山东的考生,按2018年的分数来看,要进这几所师范类学校教育专业分数同样要超过610分才有把握。而在山东考600以上的学生无疑也是优等生。

三、除这8所985、211师范类院校外,还有两所重点一本院校:湖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要考这两所学校,分数要求也不算低。

例如,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四、其余实力不错的师范类院校大多为二本招生,多是省内重点院校,比如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在500-550分左右。

如下图所示,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投档最低分:

五、其它三四线城市内的师范大学多是由前些年的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升级为二本院校的,其中发展的比较好的有:南宁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等,录取分数也接近500分,除此以外很多师范类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确实相比其它理工类综合大学的分数要低一些,很多只要过了本科线就有希望报考。

总之,师范类院校在全国基本成两极分化的形势发展,除8所国家级985、211工程类院校外,其他院校相比同类别本科院校在录取分数确实有所降低,再加之各省双非师范类院校有上百所,相比之下,影响了师范类毕业生的整体水平。但也不能因此说现在的教师是当年学校的差生,另外随着教师编制的紧缺,真正进入教育系统的老师学历在逐年提升,现在很多中学的老师都已是研究生学历,所以不要怀疑现在的教师水平,他们的知识水平还是很有实力的。


指尖教育帝国


这里是优质教育创作者“Maple老师谈教育”为您作答。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时代的考生作答,一个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的,一个是90年代之后的。

1. 90年代的中师生,是一群不小心错过了北大清华的人。我读高中时,英语老师兼年级主任就是当年中师毕业的,当时中师要年级前几名才能被录取,不交学费,毕业后还直接包分配工作。那时考不上中师的,才会选择去读高中读大学。他们如果不读中师,直接努力考大学,一定能考上非常优质的重点大学,因此那个年代当老师的素质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2. 而且那个时候中师毕业的老师,现在基本上是国内教育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很多都是当前中小学的校长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影响着当下国内教育政策以及地区教育的发展。

3. 而且那个年代的中师毕业的老师后来很多会下海经商干公司,很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赚了很多钱。我们家附近有个成功的典型人物,从教8年后辞去“吃财政饭的铁饭碗”,现在在广东经营者年销售额近3亿员工数近300人的大公司。

4. 从90年代后,中师就不包分配工作了,因此当年的中师就开始没落了。再后来大学扩招,就导致教师可从教人数急剧增加,谁都可以半路出家考教师资格证,并考编制进入学校当老师。

5. 这部分人中,有很多老师的素质能力也还是非常优秀的,比如说毕业于部署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等),这些老师综合素质能力很优秀,而且大多数都呆在了各大城市里的优秀学校。

6. 但也有很多老师的素质能力很一般,比如说毕业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的地方师范学院,甚至还有很多是从非师范大学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通过考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进入体制内当老师的。我曾经培训过数百名大学毕业生,他们的教学素质能力真的很一般,几乎没有太多教学经验,需要经过培训才能通过教招考试进入学校当老师,但是这些老师真的很努力,他们虽然教学经验和综合素质能力起步较低,但是后来居上,通过多些年的磨练,也有很多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目前的中坚力量,也有很多老师快速成长为青年优秀教师,对当地的教育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7. 所以很多现在的老师,是当年非常优秀的学生,但也有大多数是比较一般的。但是,当今的中国教育是不以出生论英雄的,很多教育名师出自名校,也有很多教育名师,是出自普通学校,所以个人后期的艰苦奋斗,和认真钻研教学起着巨大的影响。

所有回答均为码字原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和“点赞”哦!我会在“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中,继续推出高质量的问答给大家。

作者简介:现好未来教育英语学科专家,原百强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十三五课题专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英语师范本科,现专门从事英语学科专家诊断和教育领域创作,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和留言点赞哦。


Maple老师谈教育


要大致限定个时间段,我很有发言权,亲戚朋友里有几个老师。

我岳父岳母,60年代初的那一代,高中毕业在80年代初,当年确实是成绩非常好的考师专,因为那时候包分配,而且不交学费,是农村苦孩子的首选,我老丈人排行老大,当年全校第三考的保定师专(分数够上北大了),据说收到通知的那一刻还在地里干活儿,得知考上了铁锹一扔,说以后再也不用辛苦干活儿了,哈哈。

到了我们80后这一辈儿,当时我们有些老师就是那一批考师专的,确实牛。高中数学老师保定师专,水平真的高,据说当年数学接近满分,自嘲英语26分。我们高一高二物理老师很年轻,应该是2000年左右毕业的,是我们学校唯一本科河北大学的,水平还行,但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厉害,高三换了个老教师,那水平确实不一样。

2003年我高考,我们班重点班,几个提前批也是国防大学等军校,没人报北师大等师范类。当然由于重点班大部分985/211,至少也是比较好的二本(几个关系户学习差的除外),本省河北大学没人报,所有人毕业之后也没有当老师的。

到了我侄女儿这一代,我哥家闺女,00后,上初中,成绩不好,我现在工作好多年了,过年回老家稍微回顾了下课本,给她辅导,总是讲得她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理解,我们老师就没讲,对我非常崇拜,说比他们老师厉害多了。我得意的说当年你叔叔我上初中那会儿可是学校前三的级别,不信你问问你妈(我大嫂和我同一届不同班)~~~现在那一批老教师很多退休了,80后尖子生都去了好大学,工作也很少是普通学校老师(北京那些需要硕士博士的学校除外),所以00后的毕业或者05后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普通学校老师,确实是当年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

有时候我想等我五十岁后回老家当个初中老师(高中的估计搞不定),不要工资都可以,也能帮助一下家乡,打听了下没有这种政策,自己弄一个,那时候估计都没人认哥儿了吧


海顿将军


我是中师毕业,记得25年前有个专科毕业的同事,刚刚毕业就和我工作近十年的比工资:我们专科的居然还不如你们师范的多!另有一同事,在谈到某人婚姻问题时说:人家是专科,他一个小中师,人家肯跟他就不错了,他还嫌弃人家!我是中师,我听了同事带有蔑视的话我感觉不爽是一定的,可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和她们辩论!她们和我一般年纪,却晚了我“半个世纪”毕业参加工作,他们优劣不说自明。00年代,我们孩子都陆续参加高考,我的孩子又早她们孩子“半个世纪”考上了他们蔑视的大学,只是个前十所!她们孩子 在年年扩招年年降线下考了个“世人瞩目”的二本院校。所以说,对于那些没啥本事,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找点面子的人来说,最好的回击就是:不理他们!大家说我说的对吗?


马到成功74634801


我是八四上的初中中专,那年中专录取分数线是三百六十分(总分四百五,语文、数学各一百分,史地政一百分,理化生一百分,英语一百分折半计算)。当年我们县招生一百一十人,其中师范生八十,教师委培(从民办教师中考师范)十人,其它类(农、商、卫、建筑、船舶、电力、粮等十几个)招廿人。录取后县政府在人武部围墙上出榜,只有前廿十名,师范生一个没有,这么说大家清楚了吧!

在我的印象中,五十以上科班出生、念师范学校的当年升学成绩都是比较靠后的,至于现在优不优秀与个人努力有关。

补充一下,三十多年前,好多乡镇(公社)初中连续几年中专升学率为零;我当年中专、中技出榜都排第一,免得被人乱喷。


花荫哥


看到这个问题了,就顺便说一说:

我一直是年级第二,我现在是一个老师。我不喜欢低效率的重复劳动的学习,所以我会教给学生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我的好朋友,也是班级里的前10,在当老师。

我认识的几个90后的老师,读书时也是班级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孩子。

现在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招生的分数线都非常高,学生素质都非常好。

当然了,有一段时期,去读师范的,确实是班级里相对成绩比较弱的。然而那段时期,能够顺利进入高中,再考上师范的人,已经是优中选优的了。

而能够从师范学校高分毕业的,都是具备很好的教师素质的人。

有很多人是学霸,但是他们不会教学,也教不出好学生,懂得自己学,不懂得如何教人学,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

我们怎么去看老师好不好?其实,只需要看学生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如果学生一直在变强,那么说明,老师也一直在变好。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有些老师,确实比较浮躁,没有办法专心教学。但我们要看到更多的老师,在为了教好学生,认真付出。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家庭教育越来越被疏忽,人们把太多的应该家庭教育的东西,扔给学校,学校也无可奈何。

所以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去思考老师是学霸,还是差生。难道这个就意味着教学的水平高低吗?完全不是。

教学水平看的是一个老师的综合能力,不只是学习方面的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甘心付出、教好学生的负责任的心。这才是重点。



素秋慈


作为一名老师,客观的说,现在的老师,优秀几率高于30年前。但仍然有大量不够优秀的。


最喜欢从经济方面解释教育问题。

100个学生,

能力分别是1-100分。

分别去从事1-100块工资的工作。

比较合理的方案是不是1分对应1块钱?100分对应100块?

那么教师是一份值几块钱的工作呢?

现阶段的教师拿的又是折合几块钱的工资呢?

对应起来,教师应该掌握多少分的能力应该就比较明显了吧。




我在小学阶段成绩很糟糕,或者说5-6年级的成绩非常糟糕。主客观原因都有。但摆脱那个环境升入初中之后,我的成绩便一直领先了。平均分算绝对上游,那时候初中能有几科是满分也很厉害了。但我英语一直很差,几乎都是不及格,直到从师范大学毕业。大学期间担任了不少现在看来很狗腿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只认为我的成绩还算过得去。毕竟身边的同事比我强的依然有很多。

但比我差的也有很多。

半路出家的老师简直不要太多。

原因很简单。

教师是一份旱涝保收,很容易混日子的工作。

要多好混就有多好混。

班级排名80%的学生都可以去当老师。
毕业后夜夜笙歌各种趴的也可以去做老师。
别的工作干不下去了照样可以找关系做老师。

因为他们更会做人啊。

从这点来说,学习好,不会做人。白搭的。

如果说是我嫉妒,我确实非常嫉妒。明明一样的工资,为什么这些成绩很差的老师没有那么多工作要做。而我们这些成绩还凑合的却有忙不完的事儿。

最令我绝望地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工作还都是那些过去成绩很糟糕,现在水平烂到无法教学的领导分配下来的。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章鱼老师就是我


以我当年县唯一重点中学为例,80年代未。全班62人,大专以上入围16个,其中3个上了师范,2个回母校任教。而最优秀的前10名全考去非师范大学,其中985大学有5个。我们聚会见面时偶尔会跟做老师的同学开玩笑说你那水平也能教书啊,会不会教出来都跟你一样的😂?其实那只是同学之间的玩笑话,他们虽然不是一流的,但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县几千考生,没有前100名是考不上师范学院的,在当年也是金字塔尖的一部分。


JD128060676


我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提问者所谓的优等生指的是什么标准。但自认当年学习不是太突出,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高中毕业没有考上清华北大,只考到了省里的师范大学,大学时班里排名前四。现在当老师当了二十三年,越当越感觉不好。只恨自己当年没有好好读书。只能在教师行业混。


流量了放烟花


不对,30年前,中师包分配时候,中专毕业快,花费少,其他中专出路都不太好,好学生上中师的很多,虽然普遍学历都不高,但本身素质都不错。后来中师不包分配了,失去了吸引力,好学生都去了高中,结果高考时候发现顶尖的学校和吃香的专业都是理工类的,好学生都集中去了理工类,师范类高校生源真不怎么样。我就是处于变革时间段读的初中高中,初中已经开始说中师不分配了,考高中压力比前几届大多了。最后高考,班里顶尖的都是理工类的,上师范类高校的都是最后几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