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多吉:30年雪域郵路是寂寞和艱辛的 但我從沒後悔過

視頻據中宣部“時代楷模”發佈廳

其美多吉:30年雪域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 但我从没后悔过

其美多吉作報告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4日訊(記者 李丹 張宇 攝影報道)24日下午,“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成都金牛賓館舉行。五位報告團成員從自身角度,講述與其美多吉的故事,講述郵車駕駛員們的故事,也講述這條雪線郵路上的故事。

18歲開始學會修車和開車

開車路上想家就唱歌 再苦再難郵車都要開下去

其美多吉:30年雪域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 但我从没后悔过

“時代楷模”其美多吉(中國郵政四川分公司供圖)

“小時候,我們那很少見到汽車,路過的,主要是綠色的軍車和郵車,每次我都會追著跑。”報告會現場,其美多吉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說,家裡有8姊妹,自己是老大,那時家裡十分貧困,初中沒讀完,就回家幹農活了,“18歲那年,我買了一本汽車修理的書,慢慢琢磨著學會了修車和開車,在家鄉還小有名氣。”

1989年10月,德格縣郵電局有了第一輛郵車,公開招聘駕駛員。“我會開車,還會修車,被選中成了全縣第一個郵車駕駛員,感覺特別光榮。”其美多吉介紹,十年後,單位把自己調到甘孜,跑甘孜到德格的郵路,這是甘孜海拔最高、路況最差的郵路。這條路,大半年都是冰雪覆蓋。冬天,最低氣溫零下四十多度,路上的積雪有半米多深。夏天,也會經常遇到塌方和泥石流。

“有人跟我說:多吉,你不是在開車,而是在玩命!其實,我也知道生命的寶貴,因為我們都知道,生命不僅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單位的,我們永遠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其美多吉自豪地說,值得驕傲的是,車隊從未發生一起責任事故。

其美多吉說,在郵路上,孤獨是最難受的,有時可能半天遇不到一個人、一輛車,特別是臨近春節,幾乎看不到車,自己就更加想家,想家的時候就唱歌,唱著唱著就唱不下去了,“別人在家跟父母、子女團圓,只有我們開著郵車,離家越來越遠。30年來,只在家裡吃過5次團年飯,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但我知道,鄉親們渴望從我們送去的報紙上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盼望親人寄來的信件和包裹。鄉親們都說,每當看到郵車,就知道黨和國家時時刻刻關心著這裡。所以,再苦再難,我們的郵車都必須得走。”

其美多吉:30年雪域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 但我从没后悔过

雪域郵路(中國郵政四川分公司供圖)

被歹徒砍了17刀 肋骨斷了4根

“不想成為廢人” 其美多吉“死扛”康復過來

被歹徒砍傷的過去,是其美多吉非常難熬的一段時光。2012年9月的一天,其美多吉開著郵車返回甘孜。晚上9點多,路邊衝出一幫歹徒,拿著砍刀、鐵棒、電警棍,把郵車團團圍住,其美多吉衝到郵車前,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就一陣亂打亂砍,其美多吉昏了過去。

“後來才知道,我被砍了17刀,左腳骨折,肋骨斷了4根,胳膊和手背上的筋也被砍斷,頭上被打了個大窟窿。現在,除了臉上和身上的傷疤外,我還有一塊頭骨是用鈦合金做的,天氣一涼,就像一塊冰蓋在頭上,晚上睡覺,必須戴著棉帽,不然就疼得受不了。”其美多吉回憶,自己經歷了大大小小6次手術,醫生說能保住命,已經是個奇蹟了,“出院後,我的左手和胳膊一直動不了,就連藏袍的腰帶都系不了。作為一個藏族男人,連自己的腰帶都系不了,還有什麼尊嚴。那一刻,我流淚了。”

“很多人覺得,我就算活下來,也是個廢人。可我不想變成廢人。我四處求醫,幾乎絕望的時候,在成都遇到了一位老中醫,他告訴我,我左手和胳膊上的肌腱嚴重粘連,必須先把粘連的肌腱拉開,但是這種破壞性治療會特別痛。”其美多吉說,只要能再開郵車,什麼痛我都不怕。

其美多吉:30年雪域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 但我从没后悔过

聆聽報告,與會者感動落淚

老中醫讓其美多吉抓住門框,身體使勁往下墜,每次要一兩個小時。其美多吉痛得渾身是汗,死去活來。就這樣,硬是把已經粘連的肌腱,活生生地拉開了。治療兩個多月後,其美多吉的手和胳膊,居然真的可以抬起來了。

“受傷期間,最擔心我的,是我的妻子澤仁曲西。她一直為我擔驚受怕,我最虧欠的就是她。”其美多吉回憶,受傷一年半後,有一天停水了,自己和妻子去提水。兩個7公斤的塑料桶,自己試著提了起來。那是他受傷後第一次提起這麼重的東西,“我很興奮,往前走了幾步,發現她沒有跟上來,我一回頭,看到她正在擦眼淚。那是我受傷後,第一次看到她哭。在我生命最危急的時刻,她都沒有當著我的面哭過。看到她哭,我也哭了……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在我生命中,她是那麼的重要。”

跑了30年的郵路是寂寞和艱辛的

但這是我的選擇 從來沒有後悔過

其美多吉說,身體基本恢復後,每天看著來來回回的郵車和同事們忙忙碌碌的身影,自己實在坐不住了,整天想重返郵路。“領導跟我說,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身體養好。但我想,是組織關心和同事的幫助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人要憑良心做事,我必須回報。”其美多吉說,直到第六次提出申請後,自己才重新開上了郵車,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到雪線郵路。

其美多吉:30年雪域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 但我从没后悔过

聆聽報告,與會者為之動容

2017年9月26日,雀兒山隧道開通了。其美多吉開著郵車,作為社會車輛代表,第一個通過,以前過雀兒山需要兩個多小時,現在只要12分鐘就過去了!這條人間天路讓他感嘆,我們的祖國太偉大了!

“30年來,我從郵車和郵件上,看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我的郵車從最開始4噸,換到5噸,再到8噸,到今天的12噸。”其美多吉說,郵車上裝的是孩子們的教材和錄取通知書、報刊和機要文件,還有堆積如山的電商包裹,自己知道這些都是鄉親們的期盼和藏區發展的希望,是偉大中國夢實實在在的成果。

2016年5月和2017年4月,其美多吉兩次到首都北京,代表康定至德格郵路車隊領取獎牌,受到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領導的親切接見。那是在大山裡開車的自己,做夢都沒想到的。“回來後,我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了。”其美多吉說,今年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並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自己感到無比光榮。

“我知道,我所取得的這些榮譽,不僅僅屬於我和我們車隊,也屬於堅守在雪線郵路上一代又一代的郵政人和交通人,屬於廣大藏區的各族同胞。”其美多吉說,如今,自己的小兒子扎西澤翁,也成了一名郵運人,“跑了30年的郵路是寂寞和艱辛的,但這是我的選擇,從來沒有後悔過。雪線郵路是我一生的路!”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