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為何袁術稱帝被人說愚蠢,劉備、孫權稱帝卻無人說其愚蠢?


這個問題說到根本,是時機和實力的問題。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術稱帝於壽春。為什麼說袁術稱帝愚蠢,因為當時的時機和袁術的實力在客觀條件下都不允許袁術稱帝。

首先是時機的問題,當時是建安二年,這時候雖然東漢政權已經衰微,但依然深得人心。誰在這個時候稱帝,無異於造反,會有天下人共擊之的下場。所以在這個時候稱帝是不明智的,因為客觀形勢不允許。誰先稱帝,誰就做出頭鳥,誰就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必然要遭到天下人的反對和攻擊。明智的做法是像曹操一樣,尊王攘夷,私下默默積累實力,等待時機。

其次是實力問題,就算建安二年時機已經成熟,當時袁術有能夠稱帝的實力嗎?他有能夠消滅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的實力嗎?他稱帝以後能保住自己的江山嗎?如果沒有,那麼他此時稱帝,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等人就會以造反的名義出兵討伐他,他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而答案是他此時沒有能夠保住自己江山的實力。既然沒有,那麼他此時稱帝就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建安二年,袁術稱帝。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四路人馬殺向壽春城,大敗袁術。袁術逃到汝南,坐吃山空,想投奔袁紹,半路被劉備阻攔,撤回壽春的途中吐血身亡。如果當時袁術不稱帝,默默積累實力,不但不會落得吐血身亡的結局,也許將來魏蜀吳三分天下會被改寫,那時候他也許真能名正言順的做皇帝。但他在時機和實力都不成熟的建安二年稱帝,不但身死異處,而且落得千古罵名,這難道還不夠愚蠢嗎?


與此相反,劉備稱帝是在章武元年(221年)。此時,東漢政權已經不復存在,因為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漢獻帝已經讓位給魏王曹丕。也就是說東漢政權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曹魏政權。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劉備此時不稱帝,那他就得向曹丕稱臣,而劉備作為大漢皇叔,向曹丕稱臣等於作了亂臣賊子,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而他一向忠於的東漢政權此時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他別無選擇,他只能自己稱帝,在名義上延續東漢政權,除此之外,從血緣上講,劉備也名正言順。從實力上看,劉備此時已經建立蜀漢根據地,三分天下有其一,足以與曹丕、孫權抗衡,所以他沒有後顧之憂。無論是時機還是實力劉備稱帝都顯得順理成章,而且只有劉備稱帝才能延續東漢政權,只有劉備稱帝才能有對抗曹丕的理由,在這一點上,不但不愚蠢,還有些智慧。


孫權稱帝,則更加顯示了孫權的老成與沉穩。曹丕稱帝后,孫權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並釋放降將於禁。十一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可以看出,此時孫權沒有以篡漢的名義反對曹丕,而是向曹丕稱臣,擁護曹魏政權,從這上足以看出孫權的老奸巨猾。劉備稱帝后,孫權依然沒有稱帝,他為什沒有稱帝,是他不想稱帝嗎?不是,是時機還不成熟。孫權是個極其沉穩的人,直到黃龍元年(229年),此時劉備、曹丕都已經去世,孫權覺得時機終於成熟,便於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為帝,建國號為吳。這時孫權稱帝沒有任何顧慮,他可以安安穩穩的做皇帝。


從袁術、劉備、孫權稱帝的情況可以看出,在客觀形勢不允許的時候為,結果只能是失敗,而沒有看清形勢的人,只能是幼稚、甚至愚蠢;只有看清形勢,在時機成熟時為,才能成功。《周易》雲:“君子待時而動”,所以袁術稱帝愚蠢,而劉備、孫權稱帝不愚蠢。


蘇門第五學士


時勢不同,決策不同。袁術佔據南陽、汝南富庶之地,可謂兵強馬壯,此時北方諸候討董大戰,民不聊生,勢力已經薄弱,西南劉璋懦弱無能,劉表憂猶寡斷,袁術稱帝之時,諸侯割據,勢力極為分散,可謂佔據一定的地利。但是袁術沒想到此時各路諸侯完全不買帳,誰也不服氣,稱帝不但沒有引起諸候的歸附,反而成為了眾矢之的,步了董卓的後塵,很快便失敗。至於劉備,孫權稱帝,是在已經三分天下的局勢之下,稱帝是大勢所趨,只有各自稱帝才能使民心歸附,與其餘三國抗衡。



悟空看片


漢朝末年,朝庭無力,中原已成練兵場,群雄割據,勢無常態,隨機應變。終成勝國,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是也。

袁氏兄弟,傲視群雄,無謀有勇,動輒四世三公做噴口,大環境無救國之心,小家庭寡互助之義。

袁術這廝低眉弄眼,無視大局,像孫堅這等英雄,生生被他琓死。失道寡助宜矣。其又妄信天命,不切實際,貿然稱帝,把自己置於烈火之上,自蹈敗亡。回看三國,哪一個不是求賢若渴,引以自助,方成一方局勢地呢。

家大業大,到最後尋不到一口蜜水解渴,也把自已玩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