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果树施肥不能太浅?

MRLOKI


为什么有些人说果树施肥不能太浅?

果树施肥深浅于各个品种不一样。因为我是栽三红蜜柚的,所以就拿三红蜜柚来说吧。果树吸收养分主要靠须根系,三红蜜柚的须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10到40公分左右。一般我埋一次冬肥,其它时间都是浇水肥。我现在讲一下三红蜜柚一年是怎样施肥的。

1、冬至后在每棵树滴水位置打6---8个放射状、长1米、宽20公分、深20公分的长方形的穴。这次的肥也叫基肥,一般用2---3斤复合肥,15---20斤有机肥,3量左右微量元素,树状的少点,树弱的多点。

2、立春后春梢快来的时候浇一次水肥,水肥主要用花生枯浸出液。每棵树花生枯半斤、复合肥3量,在头天晚上倒入化粪池里泡好 ,明天就可以浇了。到7月份每个月浇一次,中秋摘完柚子再浇一次。这一次一定要浇,因为这时候柚树多次出梢和果子的长大,已经把树体的营养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次水肥是让它恢复一下树势。这一年的施肥也就这6--7次和埋一次冬肥。

3、花生枯液肥有机质含量高达80%,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水平,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对根系生长有益的微生物数量,改变土壤板结状况。花生枯液肥配合其它肥料施用能显著地提高产量和果实品种,提高果实的糖分。所以我们基本都是浇花生枯液肥。







王公山人


果树施肥不能太浅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果树施肥太浅,一部分肥力达不到果树根部及毛细根部的位置。由于果树的根和毛细根比较深,一般都在二十公分以下,施肥太浅肥力无法被根部全部吸收,从而降低了施肥的效果,

二,果树施肥太浅,土壤表皮层日光的照晒和风吹侵蚀,会使一部分肥力挥发,一部分肥力分化。这样也会使果树不能有效的所利用,浪费了化肥,降低肥料的利用率。

三,果树施肥太浅,由于肥力在土壤表皮层,根系及毛根都会向土壤表皮层倾斜生长。根系太浅,对手工除草,药物除草都有一定的弊端。对过冬防寒等都是不利的。

所以,有人说果树施肥不能太浅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秦安人家123


俗话说“根深蒂固”、“树大根深”,栽植果树都要求土壤深厚,为的是让根系扎得深,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增强其抗旱、抗冻、抗风能力。那么果树深施肥有什么作用呢?

  • 诱根深扎。大家知道果树根系生长具有趋肥性、向地性,果树肥料深施,特别是秋后深施有机肥,可以诱导根系向下深扎,提高根系和果树的抗逆性。

  • 改良土壤。根据果树根系生长的需氧性,根系生长喜疏松土壤,利用每年深翻施肥来逐年疏松、熟化、改良树盘土壤,为果树的早产、丰产、稳产创造条件。

  • 吸收充分。一般来讲果树根系中吸收营养的毛细根集中分布于地下20-40厘米处,将肥料施在这个区间吸收最好,另外次区间温湿度较为稳定也利用营养吸收。

  • 延长吸收。果树根系生长没有自然休眠期,只有因气温、肥水不适而被迫休眠,一旦温度合适根系便可生长。由于越深土温越高,深施肥可延长根系吸收、生长时间。

谢谢阅读!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木头工程师


这个问题涉及到肥料的利用率问题。现在许多人给果树施肥进行撒施或者施得太浅,这种方式固然接约人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肥料利用率太低。因为果树的毛细根一般分布于10~40㎝深的土层,撒施或浅施易使肥料随水流失,根部吸收的少。

其次,容易使土壤酸化板结。特别是肥料中的磷与钙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毛系根吸收不到,存留于土壤中易与其它矿物元素结合后,大量留存在土中,使土壤酸化板结。

最后是长期撒施或浅施肥料,易使果树根系上浮,不利于抗旱抗寒能力。因果树根系有趋肥性,根系为吸肥,大量毛细根上浮,在天旱或寒冷时,根系易坏死。

请关注——厨师农民——让你了解生态农业知识,分享放心农产品!


厨师农民


果树施肥为什么不能太浅?常言道,主根是腿,细根是嘴。果树的肥料就要靠细根来吸收,细根(嘴)主要分布在十到五十公分的位置,所以说你把肥料撒在表面,就还差一双筷子,肥料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果树能够吸收,造成大量浪费。二是由于树根具有趋肥性,肥料施的过浅,根系就会向上面生长,从而引起根系上浮,从而使果树不抗旱易倒伏!


橘奴千树


果树吸收水份和无机盐靠须根,因为须根有趋肥性,施肥太浅,根系就上浮,既容易受冻,也易被害虫去啃食,从而影响果树对养分的吸收,而造成结界不良,因此根据树种的不同,合理施肥在10--40cm之间,以利树体吸收,花椒宜浅,别的树种宜深。





猎鹰50983


果树施肥,环状沟施,树冠投影外围稍远处。毛细在此。深度,桃不宜过深。l5一2ocm,苹果梨20/30cm。

眼下,全部机播,,,,


明德256064257


果树的吸收根大部分在10到40公分,喂的太浅一些肥料容易挥发,造成浪费。另外喂的太浅容易引根上行,使果树不抗涝不耐旱。根深叶才能茂盛,才能提高树势。


漫步人生83525


没错,这样会造成树木营养过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