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如上船,揚州“船屋”還有不少

在沿江沿河,有不少船形的村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杭集船村,村落中藏著一些奇特老宅。今年70歲的陳宜林摸查發現,除了杭集船村外,沿江其他村落還有些老“船屋”,很多奇特的老宅都有七八十年了。

進屋如上船,揚州“船屋”還有不少

不少村落自然形如船,最具代表的“船屋”被翻建

“船村由三個村組成,像極了一艘大船。”今年70歲的陳宜林說,三個村莊自然分為前艙、中艙、後艙,還有形象的錨墩、錨鏈、桅杆等,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船”。

在船村長大的陳宜林,對整個船村的形成進行了十幾年的研究考證。他說,從隋末到明初,長江主道南移,形成夾江兩岸低窪圩村地區,為船村遺留下了肥沃的土壤,為防範水災,船村先民用扁擔一擔一擔挑土填高地勢,並把這一區域填成了“一艘船”,“船”四面環水,如舟行水上。

“不單單我們這三個村形成一艘‘船’,很多村落也像。”陳宜林說,通過探訪周邊村落,他發現不少村落的形成離不開船型,也就是說,揚州沿江還藏有一些“船村”。這些臨水的村落對船有感情,日積月累就有了“船圖騰”文化,在住宅等方面都會體現出船的元素,“船屋”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些老宅已歷經多次翻建,有的已存在七八十年。”陳宜林說,最遺憾的是一座精緻的“船屋”,今年初他回杭集時發現,該處“船屋”已不存在。

陳宜林說,自己平時住在城區,聽村民們講,這座“船屋”去年被翻建的,很多老宅元素已不存在,幸好他曾存了不少照片,如今只能在照片中見到。

進屋如上船,揚州“船屋”還有不少

民國客輪大副的老宅,進屋如上船,裝有彩色玻璃

“船屋”的建造者是李道林,曾是民國長江客運申漢線“德和號”輪船上的大副,他一生與船為伍,對船情有獨鍾,他用畢生的心血把這座宅子打造成可以終身享用的船。這座建築的架構完全打破常規,將住宅的進門廳屋設計成四架樑船篷軒式,後進屋是大五架樑,整座建築形成“前四後五”的樑架構。進屋的人可以感到,進屋如同上船,人在屋內,有身在船上之感,倘若抬頭仰望,可見船軒形屋面特別軒敞,視覺效果舒朗勻和。

“那座宅子,不僅有古建築的傳統,還有西方的元素。”陳宜林說,在清末民初揚州城裡少數富家住宅園林中,窗戶若採用幾片歐洲進口“彩色玻璃”,那往往是主人身份的象徵,體現屋主的富有與奢華。在船村的大副住宅書房窗戶上,竟然也堂皇地安裝了這種稀罕物。

通過陳宜林多年前拍攝的這座老宅部分照片,這座傳奇的宅落堪稱“中西合璧”,大門外的左邊迎面牆上也有一座精美的福祠,打破常規的船篷軒式等設計,堪稱揚州老宅中的“孤本”。

據李氏族人回憶,當這座宅子快要竣工,全家上上下下籌備進宅典禮,一件令人悲催的事情發生了。1937年12月5日,廣東同鄉會巨資租賃英商怡和洋行“德和號”客輪,滿載著1000多名廣東籍婦女兒童的難民經蕪湖前往武漢,四架日機不顧國際公約對客輪狂轟濫炸,傷溺者的掙扎呼救聲、慘叫聲不絕於耳,“德和號”大副李道林和他的舵手均被炸死。那座精心設計的“船之屋”,還沒有來得及慶賀新宅落成就先做了靈堂。

“我曾查閱過一本《李氏皇譜》,發現大副李道林是李春芳第十八代孫。”陳宜林說,李氏先祖在唐代即為“中書令”,與李唐王朝是本族,族譜修訂受到皇封御賜故為“皇譜”。

進屋如上船,揚州“船屋”還有不少

摸查發現還有10多座,呼籲相關部門做普查和保護

“如果宅子沒被重新翻建,還是古色古香,這個宅子很有歷史價值。”陳宜林說,得知老宅被翻建後,他加快了對沿江一些船型村落中老宅的探查,發現沿江一些村落中,有不少已經七八十歲的老宅,有些宅子還是清代流傳下來。

“我摸查的就有十多座‘船屋’,有的已有90多年了。”陳宜林說,如張家坎就有一個90年左右的“船屋”,一位80多歲的老人還住在這座宅落內。

陳宜林建議,藏在村落中的老宅,不像城區一些古宅容易引起關注和重視,村落中的一些老宅,隨著年代久遠和失修,有時後人都不知其建於什麼年代,更談不上熟悉其文化價值。一個個充滿著“船圖騰”文化的“船屋”,極可能形成一個沿江“船屋”村落,沿江應該不止這十多座,有些現在或很“年輕”,過幾十年若還在,可能都是古建宅落的“孤本”。

記者 孟儉

供圖 陳宜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