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

你丫的历史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圆明园并非只经历过英法联军的烧杀掠夺。

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经历的浩劫也只是刚刚开始,这座花费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万园之园,最终没能躲过人们贪婪的目光,至今只留下一片废墟,想要复原,难度可想而知。

罪魁祸首毋庸置疑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一丝一毫为英法联军洗白的念头,说他们是罪魁祸首,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年清政府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就已经被西方殖民者打开,不论是西方列强的发展速度,还是清王朝自身内部的环境,都无法再撑起“天朝上国”的美梦。

从1856年开始,英国不满足于既得利益,法国、美国、俄国又不甘心让英国独占鳌头,为了更好的获取在华利益,英法几次提出要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但都被咸丰断然拒绝。

眼看威逼利诱不成,他们便公然向清朝宣战,先是攻占广州,继而从天津登陆,直接威胁清政府的心脏——京师。

眼看北京已经无法固守,咸丰皇帝一溜烟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为了发泄清朝虐杀他们使团的愤恨,将所有的目光盯上了这座万园之园。

他们先是开了分赃会议,一致同意将园内宝物“奉献”给自己的国王陛下,从进驻圆明园的时候开始,这座皇家园林便已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如同一群饿狼进了羊圈一样,诸如青铜器、瓷器、雕刻之类的大物件都放在马车上拉走,而字画、宝石、丝绸等他们或背在身上,或揣在怀中,甚至为了宝物还会大打出手。

强盗们像吸食了大麻一样,不但上瘾甚至丧心病狂。

对于实在拿不走的宝物,他们干脆全部销毁,为了掩盖罪行,临走时,军官命令士兵们四处放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这座东方艺术的瑰宝最终在大火中彻底变成了一片废墟。

恶徒刁民趁火打劫

其实,在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后,加上咸丰皇帝“北狩”,北京城群龙无首,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早在英法联军之前,就有一伙海淀的土匪进入圆明园盗窃,不过还算是小打小闹。

后来甚至有许多无业游民充当英法联军的引路人,他们在联军的眼皮底下打劫了不少金银财宝,像《大宅门》中的三爷带着洋人烧杀掠夺的场景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西方有著名的“淘金客”,东方则有特产的“筛土党”,英法联军走后,当地的居民或父子为团,或朋友为伙,开始搜寻散落在泥土中的宝石,还将一些废弃的木材或石料偷偷搬运回家修建房屋。

尽管慈禧后来打算重修圆明园,但因为经费的问题,也只是复原了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加上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又遭到了当地土匪和流民的破坏。

至此,在慈禧年代,圆明园的复原彻底成为了泡影。

民国大咖盗为己用

就像当年清朝皇帝疯狂盗取明十三陵的建筑材料一样,清朝灭亡后,民国的大咖们也没有放过圆明园。

徐世昌在担任民国大总统期间,就曾将鸣春园的木材偷偷运出来修建总统府,而且圆明园的湖石也被他拉到家中充当玩物。

军阀王怀庆则更加明目张胆,徐世昌仅仅是个人偷偷的搬运,而王怀庆则是派士兵用卡车光天化日的偷,连掩人耳目的事情都懒得做了,据溥仪回忆道:每天进出圆明园的卡车就有10来辆,具体这些建材被搬到了哪里,我们到现在都不得而知。

因此,圆明园的凋零,罪魁祸首是英法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清朝历代的地痞流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历了数不清的人祸之后,圆明园想要再复原,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小小嬴政


圆明园,这个举世瞩目的万园之园,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用了一百多年的光景集全国之力打造的旷世精品皇家工程。其豪华精美的程度从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评价中便可见一斑,雨果说:“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它是法国人眼中的天上人间,是人类文明史最辉煌的一页。


但这座享誉中外的却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主导开辟毁园之先河,圆明园遭受了火劫,但周遭土匪,百姓,守园官兵亦为趁火打劫者,名贵的大件儿被英法抢走,小件的被国人拿走,但这个时候的圆明园的古建群基本都在。但这种情况没有保持太久,到民国时期,各大军阀都公开的来圆明园盗取石构件建材来装修自家庭院,如张学良就来此拉走了十几车精美的石料给其父张作霖修建陵园,其他的学校等单位也来此进行搜罗,圆明园大到主建筑的构架小到屋瓦石条都被拿走,如今在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主楼前就有不少的圆明园遗存。老猪本人实地探寻了这里,给大家拍摄了这些珍贵的圆明园遗迹。

这个是1925年美国牧师翟伯运走位于圆明园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的安佑宫三根华表之中的两根,这两根华表为汉白玉石雕,上面刻有精美蟠龙云图案,极为巍峨壮丽。



这个是现在在北大主楼旁的一对石麒麟,此为清雍正三年圆明园大宫门前的原物,其刻工极为细腻,且体态逼真,是圆明园精美的文物代表。

这个位于北大主楼前面的丹陛石也是原来圆明园安佑宫前的原物,如今被镶嵌在主楼台阶上。

所以各位看官,到此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这个曾经的辉煌如今变成了如今片瓦无存的遗址,相信各位心里都有一杆秤了。


老猪的碎碎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的,但中国人自己也掺和了一下。

烧毁圆明园的目的,


第一是为了恐吓咸丰皇帝。

当时咸丰皇帝跑路了,英法联军补给不足,不能继续追赶到热河。

退一步说,就算追到热河,难道皇帝不会再跑吗?

当时英法联军为了尽快压迫皇帝屈服,就一把火烧了他的行宫恐吓。

这个意思很明确。

如果你不屈服,一把火连紫禁城都烧了。

圆明园被烧以后,咸丰果然很快服软。

第二是为了报仇。

这是因为满清皇帝莫名其妙把巴夏礼使团逮捕,折磨死了一半人。

这样英国人大怒,认为满清违背国际法杀害使团是侮辱英国。

当时巴夏礼使团曾经关押在圆明园,就以此为借口,烧了圆明园报复。

第三抢劫。

英法联军官兵第二次鸦片战争作战多年,还曾在大沽口被清军杀得落花流水,伤亡800多人。

打的这么辛苦,当然不愿意空手而回。

此次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达600万英镑的财物。


但是需要说明,破坏圆明园的不仅仅是英法联军,还有周边中国人。

王门运在《圆明园词》说:“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其自注曰:“夷人入京,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王门运是第一权臣肃顺的心腹,恐怕不会胡说。因为巴夏礼使团,恰恰是肃顺下令抓的,导致圆明园被烧。

王门运认为当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当地土著,是海淀附近的中国居民。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趁火打劫。

在当年,圆明园同中国老百姓没半毛钱关系,是皇帝的私人花园。

既然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到处大乱,中国居民自然也会来找机会捞一笔。

还有很多书籍可以证明这点。

清代王湘绮所作《圆明园词》写到:“夷人入京,遂至宫闱,见陈设富丽,相戒勿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对此,民国时期黄秋岳评说:“湘绮此段笺释明了。焚掠圆明之祸首,非英法联军,乃为海淀一带之穷旗人。

越缦堂咸丰庚申八月间日记写到: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大体是,英法联军刚刚攻陷圆明园的时候,只进行了小规模抢劫。此时一些中国居民和匪盗,就乘机混入盗抢,还放火。


随后英法联军开始大肆抢劫,这些中国人就吓跑了,不敢再来。

但英法联军抢劫放火以后离开,这些中国居民和匪盗再次赶来,将剩余的财物抢走,甚至搬走了石料和木料,又继续放火,导致圆明园彻底烧毁。

其实,满清自己官方资料说的很准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印的《圆明园》等资料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居住在圆明园周围、海淀一带的上万民众连日到圆明园抢劫。局势平息后,朝廷从当地民众手中收缴回大量文物珍宝。

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英法联军当时认为,就算我们不抢,也会被中国人抢光,干脆下手。

可见,抢劫的英法联军都不是好东西,一群强盗。

但发国难财的中国居民和匪盗,比英法联军还不如。满清就靠这群子民,不亡国也就有鬼!


萨沙


古往今来,从来也不缺一些哗众取宠、故作高论的“高人”,比如说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的无礼和销烟引起的,比如老百姓主动给八国联军扶梯子之类。

事实上,虎门销烟是合法合理之举,即使没有这一事件,英国也迟早会挑起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倒是那种急于为侵略者开拓的论调,不知何谓。

再如扶梯子这事,这是庚子年在使馆区避难的中国教民帮助法军翻越皇城其解救北堂的教民之举,却被说成是一般中国老百姓站在八国联军的一边,诚可谓其心可诛。

目前网上也有一些人,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惩罚清廷不讲信用杀死使团成员,这才招致报复,这叫罪有应得;再者,反正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老百姓进去不得,烧了也好。



诸如此类的怪异论调,说白了,就是近年来一些所谓“逆向民族主义”的流行,这种说法急于为侵略者开拓而将责任全归于本国,实则是罔顾事实,十分有害的。

比如说火烧圆明园这件事,甚至有人说,这不是英法联军干的,是中国人自己破坏的。

那么,下面笔者就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一简单梳理。

1860 年10月7日,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侵略者随后冲进圆明园开始大肆抢劫,如法国翻译官德里松所说的:

“一大群人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事后,参与了这场“盛事”的英法士兵大多发了财,如英国军官赫利斯因劫得大批圆明园珍宝而得了“中国詹姆”的绰号,这笔财富他一辈子都没有花完。



恶毒的英国专使额尔金下令将焚毁圆明园,其表面理由对外国人质被扣押致死的一种报复,但更重要的是,其实对清廷心理上的威慑。

事实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只是一种传说,斩杀来使祭旗的事也比比皆是。在战争期间,作为来使本身即有危险性,视同于战死也并不稀奇。

更何况,英军派去的使团只是被扣押,主要人员并没有受到虐待、更没有被杀,死亡的几个只是侍从人员,而且目前见到的所谓惨状,只是英方人员的一面之词罢了。

如果按额尔金的逻辑,几名使团成员被害就要烧毁圆明园,那英军被中国人杀死一百人就足以烧毁整个京城。如有一万名英军被杀,否则不是全中国都危险至极?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为几个使团成员被杀而报复并烧毁圆明园的逻辑,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

需要指明的是,劫掠是英法联军共同犯下的,但火烧圆明园却是英军独自做下的。

在基本劫掠完成后,英军中将米歇尔于10月18日亲率三千名士兵执行纵火任务,整个焚毁行动持续了整整两天。

随后,大火又持续了三昼夜,北京的上空浓烟笼罩,满目烟尘,整个城市充满了黑暗、阴郁与肃杀之气,据《庚申夷氛纪略》中说,各名园“尽付劫灰,火光烛天,数日不灭”。



这场大火,不仅仅是对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其劫掠行为的一种掩盖。

在大火之后,被基本毁坏的圆明园处于失控的无人管理状态,这时确实有一些国人进去收拾残羹冷炙,从火场里捡拾一些实际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是中国人自己破坏的圆明园?!不待智者而知之!

民国初年,由于旗人断了粮饷,加上逊清小朝廷无力管理,有些人也偷偷潜入废弃已久的圆明园内偷挖石料砖木等,当时燕京大学也收了不少建筑材料用于建设新校舍。

但是,事隔数十年的这些活动,就能说圆明园的毁弃不是英法联军尤其是英国人的责任吗?这未免也太天方夜谭了!


坑爹史册


前段时间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引发了全世界的一片叹息,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呼吁全世界捐款帮助重建。诚然历经几百年而不倒的巴黎圣母院被毁确实可惜,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有这么一座雄伟壮丽的皇家园林,也因为一场大火而被毁。恰巧这场火就是法国人放的,而这座皇家园林正是大名鼎鼎的圆明园。

“焚毁的命令下发后,不久就看见了重重烟雾,由树林中蜿蜒曲折升腾起来……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发出一缕缕浓烟密雾,后来聚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这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期间,随军牧师马卡吉记述他目睹圆明园被烧之时的场景。

缘何放过紫禁城,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作为清朝规模最大、最为壮丽的皇家园林,最终却被英吉利跟法兰西这两个歹徒用一炬火烧毁。大量的珍宝、建筑、古董都在这场大火当中化为灰烬。事实上,圆明园本不该受到如此待遇的。当初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无非是想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奈何清政府傲慢无礼,不但不答应,还将英法派出的使者关押在圆明园肆意欺凌。

作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法两国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英法联军很快就打进了北京城,到了北京之后,英法联军决定给清朝皇帝一个下马威,以解他们被清朝蔑视洋人的愤怒。在圆明园跟故宫之间,英法联军最终选择了远在郊外的圆明园。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故宫是属于国有财产,是中国国家所有,而圆明园则属于皇帝的私有财产。联军要教训的是目空一切的清朝帝皇而不是中国百姓,因此选择火烧圆明园。再加上之前英法的使者正是在圆明园受到清朝官员的私刑。于公于私,火烧圆明园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煮酒君


话不是你这么说的!说毁在自己手里,这只能是思想上的说法!作为警示教育子孙千万代,从教育意义层面可以这么说。目的在于要子孙后代永远牢记强国强军,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这样想是可以的。但不要与历史现实结论生搬硬套的混为一谈!

说毁在侵略者手里,难道不是事实吗?事实上就是侵略者踏上他国领土,对毫无准备的和平主权国家进行强取豪夺!

否则按照你的逻辑:羊被狼吃了,羊是死在自己手里?因为羊太弱,不弱就不会被吃,你的意思不就是这样吗?在路上你被车撞了,无论如何都是你自己的错,自己不上路就不会被撞,这也是你的思维模式对不对?叙利亚是被西方国家狂轰滥炸,是自己的问题?无辜平民死于战火,是他们太懦弱?你被流氓歹徒抢了,也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能一个打几个的把歹徒全打趴了,自然就不会被抢,是不是这意思?

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十足一个思维混淆型的呆子!


云游闲谈


圆明是毁在自己人手里的!在它最辉煌的时侯,早已有人将它定为“陋室空堂,衰草枯杨”了。这个人就是伟大的作家,预言家,圆明圆的制作者,建筑者,规划者曹雪芹了!

放火的英法德意日奥美俄强盗固然可恨,但没有内贼,强盗是进不来的。

其实曹雪芹的大观圆就是圆明圆。

圆明园的建筑过程就是大观圆的建筑过程。

贾元春在看过大观圆的建筑后说:“太奢侈了!”

我们看贾元春的诗: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贾惜春的诗中含而园明园的名字:

山水横拖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

景夺文章造化功。

这一句“园修日月光辉里”不正含着圆明园吗?

再看方位: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

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

修篁时行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

孝道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

自渐何敢再为辞。

这一里“芳园筑向帝城西”之句不就是北京之西的园明圆吗?

“孝道隆归省时”不正是乾隆向他的母亲八十大寿而筑成的主要原因!

奇怪的是,曹雪芹竟料到将来这个圆子竟遭一场火灾。在《红楼梦》中第一回就点了题!这难道是巧合?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火灾的原因,作者借冷子兴之口说的很明白,那就是当局腐败,贪享富贵,不谋国家,争权夺利,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

没有内鬼,招不来外贼!这个内鬼就是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腐朽的封建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圆明园不是被侵略者所烧,也可能会毁于农民起义,故宫能侥幸保存下来真是奇迹!

我们似乎闻到了先知先觉者的味道,也听到了他的脚步!

真是不可思意!


狼烟一九三一


火烧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已经确认为英法联军所干的。但是学界有一些看法和不同意见,因为学界要尊重历史事实,下面提供几点,供大家自己去思考。评论区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百度”的提法,基本是史实。

1.咸丰帝是1860年9月21日从圆明园逃离,去承德,10月6日法国军队进入圆明园,10月7日英国军队进入,英法联军目的是想活捉咸丰皇帝。8日开始掠夺,9日撤出,同时第一次火烧圆明园,仅烧有一半不足。

2.圆明园主管文丰投湖自杀,手下和太监开始偷和抢,翻译龚孝拱(龚半伦)手下有一帮人,他们究竟是什么作用?

3.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于10月10日在北京帖安民告示,指向皇帝和政府,与百姓无关,明确表示为报复,10月18日焚烧圆明园,并没有提及9日大火,为什么?18日3500名英军同时放过50处大火。

4.此时国内大乱,南有太平天国,北有捻军,北京有英法联军,暴民四起,从9日开始,暴民和土匪就开始抢劫圆明园,国人参与不可否认。

5.从1870年的圆明园照片看,1860年的劫掠、焚烧并没有完全毁掉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还又掠夺一次,真正毁掉圆明园的是国人,有人用园内石雕砸碎在北京铺路,有人将园内石雕和艺术品偷回,装饰自己家园,直到我国建国仍有人挖掘探宝,90年间的破坏没间断。

6.英法等国几次侵入我国内,如八国联军占故宫时,连防火大缸上的金箔都刮掉偷走,但并没有毁坏故宫,使得我国现在有两个“故宫博物院”(北京和台北),这个事实能否说明当时英法联军损毁圆明园的程度?

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谈这些吧,是为让大家思考。结论当然要大家自己去下。


李大力46李达利


这一次火烧巴黎圣母院事件,让159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事件再度被提及,圆明园的一场大火三天三夜,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可以引为“华夏艺术之殇”。

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我不知道这是谁提的问题,又是出于什么意图,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首先问一个问题:都知道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有人敢说“一根稻草压死了一头骆驼”,那么此人智障无疑了。

“圆明园的命运”就是这个道理。梳理一下圆明园的悲惨命运——

1、圆明园1709年(康熙年间)开始立项,直到被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之时仍然在不停的修葺完善中,立时150余年,艺术建造从未停歇;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从八方涌入圆明园,开始对圆明园的第一轮洗劫:

法国人的心理:(法国司令公函)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人的心理:(英国司令下令)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强盗者的逻辑: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看到这两道命令,虽然已经过去159年,但是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不会不升起以义愤填膺之心,尤其是英国“比强盗更强盗”的逻辑【圆明园里的东西属于英国】。

3、英法几千名官兵大肆掠夺三天后,10月9日,法国军队撤离圆明园,此时园中可以带走的东西被掠夺一空。秀丽的园林,也断壁残垣,到处都是花瓶和木雕的碎片;

4、10月11日,英国派出1200人再次洗劫圆明园;

5、10月18日,英国派出3500人进入圆明园,四处纵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到此,圆明园满目疮痍,谓之“火劫”;

6、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了控制,此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进入圆明园拿走一切有用的东西,譬如烧剩的上等木料等,谓之“木劫”;

7、清朝灭亡后,各军阀将圆明园中的石料等建筑材料统统收归己用,谓之“石劫”;

圆明园由“万园之园”最终成为一座“空园”,前后历经了50余年。

现在提到圆明园的损毁有一种奇怪的论调,正如命题人所提出的搞笑的问题一样,“圆明园大半是毁在自己人手里的,数不尽的国人将圆明园中木头、石板扛回家”。正如刚才的问题“压死骆驼的仅是最后那一根稻草么”?

倘圆明园中艺术文化占10分,英法联军占8分,军阀占1分,其余老百姓占1分,这个说法还算比较正经。但是最关键的核心是:如果没有那8分,便也没有后面的2分。

破窗效应中贡献最大的永远是砸破第一块玻璃的人,而圆明园事件中英法联军是损毁圆明园第一人。

命题人的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强盗跑去你家抢劫并烧毁了你的房子,后来家里的猫咪路过看到一只老鼠的尸体顺嘴叼走了,回头你指着猫咪说是它害的你没了家,是一个道理。

这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思想,还真是恰当啊,可悲可悲!


小屏窥人生


圆明园是毁在英法联军之手,也离不开部分国人的推波助澜。

(焚烧前)

英法联军的具体暴行罄竹难书,小熙不忍赘述。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另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刮分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最新被发现的英军统帅的原始信件令所有中国人义愤填膺!咱们先看看这个无耻的东西都说了什么?然后小熙再讲讲在火烧圆明园中趁火打劫的国人的丑恶嘴脸。

(焚烧后)

一位国人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无意间发现英军统领额尔金在火烧圆明园之前写给法国远征军司令葛罗的原始信件。

他说火烧圆明园是一项显然有确实理由的行为……他说他有责任这样做,中国人也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记住他们给的教训!

这是1860年10月25日他在北京英国大使馆内写的,距离火烧圆明园只有一周的时间。

(新发现的英军统帅手稿)




法国人自己都说,圆明园被烧,就好比法国国立图书馆、卢浮宫同时被毁。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既使在战争期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Robert McGhee)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成。”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洗劫时,就有无数国人也参与其中,有土匪、小民,甚至太监们。有的人已不满足于捡洋人漏下的宝贝,他们把建筑上的柱子、桩子锯断,拉倒,园内所有树木也被悉数砍伐,全被烧成木炭。还有卖石头、卖土、开田的……奴性暴露无疑!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罪证,也是落后就会挨打的铁证!

我很想通过今日头条的宣传平台郑重地告诉英法联军的后人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缺德的先人们给我们的教训,我们会痛定思痛,让自己强大起来!

有朝一日龙腾起,定叫蛮夷跪称臣!

请大家接力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