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魯昭公被“三桓”家族趕出魯國之後,宋元公是最早替魯昭公打抱不平的國君之一:在當時宋元公積極準備出訪晉國,計劃聯合東周霸主來替魯昭公主持公道。可惜的是,宋元公還沒能趕到晉國,在半路上就突然去世了。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作為一國之君,宋元公能如此熱心地替他國遭難國君出力,在整個東周都堪稱難得。雖然最終還是沒能幫上魯昭公,但宋元公的仗義,足以讓眾多士人為之稱歎。

可誰能想到,這麼一位仗義的國君,在國內的一次內亂中,竟然差點被手下大夫們所推翻。

宋元公,名佐,為宋平公之子。因為嫡兄太子痤被身邊寺人與權臣向戌聯合害死,宋元公僥倖獲得了繼位資格,成為新一代太子。還在作太子時,宋元公就在與父親身邊寵臣寺人柳的權力鬥爭中落敗,一度想殺了擅權的寺人柳。可宋平公葬禮舉行之時,寺人柳一舉動卻贏得了宋元公的心:他預先將宋元公的喪位用火烤暖,等他到來時,又把火挪開。在寒冷的大冬天,寺人柳的悉心照料讓宋元公立即對他產生了好感:父親葬禮結束後,寺人柳居然成了宋元公身邊大紅人!

權臣向戌當初之所以要扶持公子佐,是因為他性格溫和。可宋元公對待人這麼沒有原則,輕易就能被人蠱惑,難免被人詬病了。當他正式坐上國君後,宋人私下都稱宋元公既不講信用,又多私寵。

國君多私寵,必然與傳統士大夫階層產生矛盾。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宋元公就對長期把控宋國國政的兩大公族——華氏和向氏,都特別忌恨。華氏是宋戴公後裔,向氏是宋桓公後裔;當年暗中協助宋元公得到太子之位的向戌,就是向氏家主。宋元公雖然得到了太子之位,但他與嫡兄太子痤私下的感情卻極好。向戌上下其手害死了他嫡兄,讓宋元公心中對向戌根本就沒有好感。至於華氏家族,主宰宋國政治的歷史就更加悠久。宋元公之時,司徒、司馬、右師三大卿士都華氏族人,宋元公對華氏產生猜忌之心也屬正常。

華氏、向氏很快就感受到了來自公室的敵意,私底下積極聯絡,共同商討解決辦法。


知道宋元公對華氏與向氏都存疑心,華氏家族的華定、華亥就找到向氏家族的向寧商議:“就是逃亡也比等死強,我們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華定是司徒,華亥是右師,向寧則是向戌之子。華定日常生活極為奢侈,早就被人詬病;為了得到右師之位,華亥曾經附和寺人柳陷害親兄弟華合比——而華合比,在宋元公作太子時就是他的親信。因此,華定與華亥日常作人確實有缺失之處,也難怪宋元公會對他們心生猜忌了。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三人商議已定,華亥立刻就開始裝病。右師在宋國,幾乎僅次於國君;華亥一病,宋國諸多達官貴人,出於禮節,紛紛上門前來探望。卻不想,他們都中了華亥的守株待兔之計:華亥輕輕鬆鬆地將上門前來探望的政敵都抓了起來,其中包括多位宋國公子以及忠於公室的大夫。公元前521年6月,華亥絲毫不手軟,把抓到的六位宋國公子全部殺了,還扣押了向戌的另兩個兒子向勝和向行。向戌共有五個兒子,除了向寧外,其他兒子都忠於公室。因為向寧緣故,華亥不好殺向氏後人,只得先把他們倆拘押了起來。

見華亥如此狠毒,宋元公一時間倒不敢動彈。他主動示弱,親自上門,向華亥請求和解。可華亥卻“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送上門的宋元公也給劫持了——連國君都敢劫持,足見這次華、向二氏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數日後,宋元公與華亥、華定、向寧三人終於達成了和解:宋元公把太子欒及其他兩個兒子公子辰、公子地送入華亥家做人質,華亥、向寧、華定三人兒子則被宋元公帶回,以確保雙方都能守信。

作為國君,宋元公送出去三個兒子才獲得了人身自由;這個國君,實在是作得太窩囊了!


華定、華亥、向寧三人劫持宋元公時,公室之黨也曾聯合起來,試圖救出國君。可在鬼閻(今河南西華東北)之戰中,公室一方戰敗,支持宋元公的大夫們不得不逃亡到了鄭國。這其中,還包括剛剛被楚平王逼出國的前楚國太子羋建。剛逃亡到宋國,又捲入宋國內亂被迫再次逃亡,太子建真可謂是生不逢時。在這群大夫中,公子城審時度勢,深感要平定宋國這場內亂必須得依靠東周霸主,便直接逃亡晉國去了。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戰勝了公室之黨,又有了國君的三個兒子做人質,表面上華亥等人是佔據了絕對上風。但三人在壓倒性的優勢下仍然不得不放過宋元公,足見他們對公室還存在一份敬畏之心。雖然太子和兩位公子是人質,可畢竟是國君之子,華亥不敢過於怠慢他們。每天吃飯,華亥與夫人都要盥洗乾淨後,伺候這三個人質吃完飯後自己才敢吃飯。更要命的是,宋元公與夫人每天都要來華亥家,看著兒子們吃完飯才離開。這相當於每天都被國君盯著監督,讓華亥時時刻刻都不敢掉以輕心。

每天都這樣,華亥深感痛苦,就想將太子三兄弟送回給宋元公。聽說他的想法,向寧趕緊阻止了他:“就是因為不信任,才互換質子。如果現在讓太子們回去,那麼我們三人馬上就會死!”為保住性命,華亥不得不抑制住了這一衝動。

華亥是覺得痛苦無比,宋元公就更加難以承受這種屈辱:每天要到華亥家才能看到兒子,這種感覺比受刑更加痛苦!

宋元公終於忍耐不住,找來了大司馬華費遂,要求討伐華氏。華費遂也是華氏族人,但他卻忠於公室。聽了宋元公計劃,他擔憂地答道:“下臣不敢愛死,但恐怕會傷害到太子兄弟,反倒增添了憂患!因此,下臣斗膽請求不從命!”數月來,宋元公已受夠了屈辱,頓時狠下心來:“這三兄弟生死由命,我實在是無法再承受羞辱了!”見宋元公下定了決心,華費遂終於答應了宋元公。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10月,宋元公突然殺死了華定、華亥、向寧三人的兒子,然後派華費遂去攻打華、向二族!


俗話說,“捨不得兒子套不著狼”。宋元公擺出了一付放棄兒子的態勢,讓華定、華亥、向寧三人頓時慌張了。向寧建議殺了太子三兄弟再說,可華亥卻竭力反對:“侵犯國君而逃,又殺死國君之子,還有誰會接納我們?放他們回去還有些功德。”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於是,華亥將太子三兄弟交給了庶兄少司寇華牼(音kēng),對他說:“您年齡大了,不能再侍奉別人。以三位公子作證,一定可以免罪。”說完,三人就逃亡到陳國去了。華費遂之子華登也是三人同黨,見事有不妙,單獨逃往吳國去了。

少司寇華牼將三位公子送回宮中,也不指望邀功請賞,準備自行離開。可這時宋元公卻意外地跑了出來,緊握住他的手安撫道:“我知道你是無罪之人,入宮吧,恢復你的舊職。”

有了大司馬華費遂的大義滅親,宋元公終於平定了這次宋國內亂。可因為華費遂的現身,麻煩卻越來越大了。

華費遂共有三個兒子:華貙(音yú)、華多僚、華登。華貙是宋國少司馬,華多僚則是宋元公的御士。藉著與宋元公接觸機會多,華多僚也成為了他的親信。雖說是親兄弟,但華貙與華多僚兩人感情卻不好,互相之間矛盾很深。因此,華多僚就多次在宋元公面前誣陷自己親兄弟:“華貙想要召回那些叛亂之人!”

宋元公向來就是一位偏聽偏信之人,他相信了華貙要作亂,但卻不忍心對他下手:“司馬因為我的緣故,喪失了一位好兒子(指華登)。生死有命,我不能讓他的兒子再度流亡!”宋元公雖然耳根子軟,但卻還有一份情義在。華多僚卻恨不得自家兄弟早點倒黴,繼續添油加醋地慫恿道:“國君您如果真愛司馬,那不如自己主動逃往國外;如果能免死,還怕遠行嗎?”華多僚這是在激宋元公的將!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聽了這話,宋元公果然害怕了。他派人招來了華費遂的親隨宜僚,請他喝酒,然後讓他把這事轉告給了華費遂。華費遂一聽,頓時心如刀割:“這一定是多僚在搗鬼!我有位擅進讒言的兒子卻不能殺他,我又不能去死,現在國君有命,還能怎樣?”君命如山,華費遂不得不主動提出,要驅逐華貙!

如果宋元公能稍微有些自主之明,華費遂兒子自相殘殺的悲劇又怎麼會上演?


為驅逐華貙,宋元公與華費遂都重禮賞賜宜僚,準備讓他具體操辦此事。宜僚無端端受到了國君與家主的兩份重禮,這引起了華貙隨從張匄的極大疑心。於是,他便讓華貙用劍挾持了宜僚,逼他說出了實話。得知了真相,張匄立刻就想去殺了華多僚。但華貙卻將他阻止了:“父親已經老了,華登之事已對他造成了太大傷害;我如果再殺多僚,對他的打擊就更大了。還不如我逃亡吧!”

華貙如此孝順、大度,可他的屬下卻替他暗暗不平。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5月14日,華貙前往拜別父親,將要離開宋國。可不曾想,正好碰上華多僚侍奉著華費遂準備上朝。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忍耐不住的張匄與華貙其他幾位家臣一擁而上,殺死了華多僚、又劫持了華費遂,發動了叛亂!為壯大實力,華貙緊急派人到陳國,召回了華定、華亥、向寧三人。

原本已經被平息的宋國內亂,因為宋元公的偏聽偏信,又重新被引爆了。

得知了華氏叛亂的消息,宋元公立刻派樂大心、豐衍、華牼在橫(今河南商丘西南)駐防;華氏則攻克了盧門,佔據南里(宋國內城裡弄之名)與公室大軍進行對抗。6月,宋元公又命人在桑林古城築城,以與叛軍對抗。

就在公室大軍與華氏大軍緊張對峙之時,又傳來了另一個壞消息。

10月,去年逃亡至吳國的華登,居然率領吳國軍隊殺回了宋國,以支持華氏!吳國向來與中原各國關係密切,這次竟然在華登蠱惑下支持華、向之亂,震驚了整個東周。得知吳國支持宋國叛亂,齊景公主動派兵前去支援宋元公。10月17日,宋、齊聯軍先發制人,在鴻口(今河南虞城西北)擊敗了吳國軍隊,還俘獲了吳軍的兩位主帥。可是,還沒等宋人慶祝勝利,華登就率領其餘的吳軍殺了個回馬槍,又把宋國軍隊給打敗了!

宋元公一度想出逃,但廚邑大夫濮勇敢地率領剩餘部隊再次發動了反擊,終於又將華登給擊敗了。


挺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11月4日,逃亡到晉國的公子城率領援軍季氏趕到了宋國;晉、齊、衛、鄭、曹各國的救援主力不久也趕到了宋國,前來支援宋元公。有了諸侯大軍作後盾,宋國公室大軍終於取得了勝勢。盤踞在南里的華、向二氏作戰不利,被迫派華登到楚國向楚平王求救。休生養息多年的楚平王,正愁沒機會參與爭霸,毫不猶豫地派蒍越率軍前去援助華、向二氏。

至此,這次宋國內亂已經逐漸波及到了晉、齊、衛、鄭、曹、吳、楚等等眾多諸侯國,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麼發展下去,一場新的東周“世界大戰”就即將爆發,東周第二次弭兵之會的成果勢必毀於一旦!

公元前520年春,楚軍抵達宋國,主將蒍越向宋元公喊話:“寡君聽說國君您有不聽話的臣子擾亂秩序,恐怕他們會成為宋國宗廟之恥,寡君請求將他們接到楚國後殺死他們!”蒍越口口聲聲說是要殺死華、向二族作亂之人,實際上卻是要跟諸侯國大軍作對,想收留作亂之人。

有了諸侯大軍作後盾,宋元公的答覆也很強硬:“孤不才,不能與父兄和睦相處,以致讓貴國國君擔憂,實在是有辱楚君之命!楚君如能施惠保全敝國,請不要庇護不忠之人、獎勵亂臣賊子,這就是孤的期望了!”

得到這番答覆,蒍越自知理虧,一時間進退兩難。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諸侯聯軍內部有人卻打起了退堂鼓。各國援軍都擔心叛亂者與楚人裡應外合作戰,那樣形勢必將惡化。為避免這次戰事擴大成不可控的“世界大戰”,各國大夫都堅決地向宋元公請求,讓他答應楚人的請求。

無奈之下,宋元公只得答應了眾人的請求,將華、向氏二族黨徒都交給了楚人,讓他們逃亡楚國去了。

這場宋國內亂,最終以公室的險勝而告終。


這場長達三年的內亂,讓宋元公切身地體會到了公室權力下移的危害,所以他才會對魯昭公的遭遇感同身受。為維護君權,經歷了三年內亂之痛的宋元公,毅然選擇了與魯昭公站在同一陣營。可惜宋元公半路去世,最終沒能幫上魯昭公。

宋元公為何對魯昭公如此仗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後,就可知道答案

宋國這場內亂,就如同一鍋亂粥:宋元公與華、向二族產生衝突,最後又得依靠華、向二族之人替他平息叛亂;但宋元公本人的偏聽偏信,卻讓大司馬華費遂三個兒子成為仇敵、互相殘殺,最終推動這次內亂再次升級,幾乎引爆了一場東周“世界大戰”!

由宋元公平定華、向二氏內亂的艱難,已經喻示了魯昭公命運的坎坷:宋元公多次與華、向二族達成妥協尚且差點失敗,魯昭公要求徹底驅逐季氏的做法,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