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生如何用计算机科学探索中医?

邹庆征


中医学生用计算机基本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做类似人工智能等很多开发性的工作,恐怕很难。所以需要这方面的仁人志士共同开发。上面说了,人工智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中医客观化和量化的问题。同时,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诊疗的水平。作为辅助诊疗系统,改变中医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对中医临床大数据的挖掘,可以更好地总结中医的成果,获得更准确的诊疗模型,从多个纬度获得有用的信息。而对于中药的研究,网络药理学加大数据的算法,可以大大减轻实验的压力,获得临床有效的分子。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对中医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中医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很多原创的思维。也可以成就很多的人。目前已有不少科学家通过研究中医拿到院士或者诺贝尔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


发掘人体潜能


网友皂刺讲的对,计算机探索中医行不通。中医四诊,脉诊为主。讲究,不把脉,不开方。正常无疾的脉象;因为人与人的身质、气血不同,正常无疾的脉象一个人一个样,没有一个标准。更不以医生的意识为转移。弄不清每个正常人的脉象,就更弄不懂各种病脉。这就是脉诊最难学的根本所在。况且,古来的脉学书籍,都讲的不完全正确。所以,电脑根本无法解决中医诊治疾病。


郗金民新号


三根手根胜过一切。🤗


希望田野61


计算机技术擅长处理重复工作、海量数据和精细计算,等等。中医学生利用它大有可为。据我所推想,可在选药、制药、诊病、治病及教学等方面开发不同的应用。

仅以选药为例来说。现代APP开发水平已经实现了实时辨识植物功能,客户端为常见植物拍照,即可获取服务器回馈的植物名称知识。仅此功能,若是有人拓展开发数据库,可想而知,必然惠及所有中医和粉丝学习。进而展望,该数据库对于中药识别越精细,越有可能识别古人没能识别的药物新品。如今药草行业所谓药性不足问题,假药问题,都将有望依托计算机技术获得改良。


字稽


可以。而且这个问题很有前瞻性,理由在于,如果中医赖以辩证的症候群是客观存在的,是相对稳定的,那一定就有相关的理化指标体现出来,以相对准确的辩证为纲目,然后通过大样本统计和提取,进而总结和相关证型相对应的理化指标,就可以把中医的辩证分型客观化,进而有依据地指导临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