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來源:正心正舉(ID:bjzxzjyjy)

從微博到微信,從百度到必應,我們的生活浸泡在信息裡,每時每刻都在接受數據的洗禮。

可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變得更聰明。

我們經常提筆忘字,甚至叫錯同事的名字,昨晚吃了什麼都記不起來,睡眠也成了普遍的問題。

是的,我們實際上是變得越來越笨、越來越焦慮,對於我們來說,科技的紅利遠遠大於它的傷害,我們很少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即便科技提供的答案,是多麼的種類繁多,觸手可及。

這是為什麼?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便利的代價

科技時代的確非常便利。

刷刷朋友圈和微博,就知道無數人正在幹什麼;

敲敲電腦鍵盤,就可以找到某個問題的無數答案。

甚至連拼音都不用輸入完整,因為輸入法會幫你補充詞語,密碼也不用記住,因為網站和算法會幫你記憶。

但這樣的便利,代價不菲,因為我們交換便利的貨幣,是思考和記憶。

朋友圈和微博,代替了我們和朋友之間的聯繫,朋友們連續鮮活的形象,被固定在小小的屏幕裡;

搜索引擎,讓我們逐漸喪失思考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宛如神經反射的“查詢”“搜索”動作。

我們知道的、瞭解的、感興趣的,其實都是APP定義後的產物,像是別人嘴裡嚼過的食物,再重新放進我們嘴裡,所以是科技正在一步步地定義我們,而不是我們定義了科技。

曾經的教訓

沃爾特利普曼,美國著名政論家,在他的作品《寂靜的春天》裡,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一戰期間,因為無線電和廣播的興起,讓遠離戰場十萬八千里的美國人民,也能隨時隨地知曉歐洲大陸的每一場戰役。

但是由於精明政客的參與和控制,美國人瞭解的一戰,其實是被塗抹和編造後的形態,於是思考戰爭本質、呼籲停止戰爭的理性宣言,被簡單粗暴的民族論替代,最終的結果,是美國沒有作出任何停止戰爭的行動,反而爆發了種族主義危機。

如同當時的廣播電視一樣,現在的科技和互聯網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當然,如今的科技信息已沒有不可告人的陰謀論因素,但它依舊在無聲無息中代替了我們的思考,代勞了我們的決定。

於是我們的思考開始“外包化”、“碎片化”,而且我們渾然不覺,樂此不疲。

我們幾乎沒有時間,更沒有機會去仔細思考:

濫用科技,究竟是一種新的解放,還是一種新的剝奪?

隨著“代勞”和“外包”的深入,我們的主觀性增強了,還是正在被客體化,逐漸變成科技時代的無用之人?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人工智能的可怕之處

無用之人的未來,正在悄悄地被描繪、被實現。

始作俑者就是科技發展的終極形態——人工智能

特別是我們對於人工智能還存在很多誤解,甚至不瞭解的時候,無用之人的未來,正在加速駛來。

誤解之一:人工智能不完美,它無法取代人。

是的,人工智能不會完美,但是要取代人,無須完美,只要比人能幹就行。

就像工業革命的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作坊一樣,人工智能的興起,必將讓很多人失去工作,或者反覆掙扎在失業的水平線上。

誤解之二:人工智能替代人完成很多工作,也會創造很多工作,所以無需擔心。

的確,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之時,也是新的工作出現之日。

但和傳統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相比,人工智能是全方位、立體式的革命,它會迅速從上、中、下三個工作層面取代人類。

如果是大機器的興起,讓原來剪羊毛的工人被迫去加工汽車零件,那麼人工智能的時代,是無論倒垃圾、做運算,還是做報表、預測股市,人工智能將全部佔領。

所謂新的工作機會,其門檻比任何時代都高,在那個時代裡,很多人無路可選。

正是基於以上兩個方面的誤解,科技的力量、人工智能的威力,一再被我們低估。

但最為可怕的是,在科技濫用的未來,人工智能的時代,“無用之人”依然可以過得“很好”,他們無須擔心生計,更無須擔心未來。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無用之人

《今日簡史》是以色列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力作,如果說《人類簡史》是他對人類發展的回顧,那麼《今日簡史》就是他對人類今日的擔憂。

在《今日簡史》中寫道,“無用之人”將作為常態一直存在:

科技成果呈幾何倍數迅速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扶搖直上,幾乎達到衣食無憂的程度,甚至不用工作。

另一方面,精神生活也交給科技和人工智能完成,玩上一天電子遊戲、進行一場虛擬旅行就足以讓你快樂無比,度過所有的閒暇時光。

科技和人工智能也讓決定變得容易,你根本無須做出任何決定,你只要點擊“確定”就行。

這就是《今日簡史》描繪的“無用之人”,他們當然無須擔心生計,因為他們生活的本質是重複,毫無質量可言;

他們當然無須擔心未來,因為他們的未來是一眼萬年的狀態,早就被確定。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人何以為人?

所以無用之人丟失了的東西,不僅是思考和記憶,還有直覺和感性。

誠然,直覺的精確度遠遜於計算,但直覺可以到達計算的邏輯死角,克服計算無法逾越的高峰。

從牛頓的蘋果、愛因斯坦的小提琴,到阿基米德的澡盆,人類獨有的直覺破開了邏輯運算的迷霧,直指真理本身,人類進步的每一步,都是直覺不斷髮展的結果使然。

感性也是如此,否則人類歷史上就不會有那麼多殺身成仁的人,義無反顧的人,為理想奮鬥終生的人,簡言之,沒有感性,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

《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MOSS就是因為忽略人類感性的力量,才做出拋棄全人類的決定,而正是感性的力量,才是拯救全人類的終極解法,這是人工智能無法理解的,更是科技無法計算出的偉大的變量。

而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擾,其實就是忽略直覺和感性,濫用科技造成結果:我們提筆忘字,是因為不鍛鍊,甚至刻意放棄思考練習;我們睡眠不好,正是因為數據監控設備太多,打亂了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物鐘,這實在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你會成為無用之人嗎?

有知覺的程序

避免成為“無用之人”,並非讓我們恐懼科技,遠離科技。

古人說得好:君子者,善假於物也。

實際是要求我們正確認識科技,使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認識,被科技綁架。

社會進步本身的意義,在於人類認識的提高,除了創造更為便利更為迅速的生活,還有內心的豐富、思想的進步。

這就要求我們不放棄思考、懂得反思,正所謂“外觀萬物、內觀己心”就是如此。

思考是人類最為高明的武器,它與生俱來,但也會“用進廢退”。

科技本是思考的結果,並有助於我們進行更為高級的思考,而不是代替我們思考的工具,甚至成為我們主動放棄思考的理由。

考察人類進步的歷史,其實也是人類濫用科技、反思科技的歷史:

印刷術時代,知識被廣泛傳播,但知識本身日趨貶值,甚至出現“偽知識”;

電視改變了社會形態,“旁觀效應”開始崛起,最終成為主流;

而到了互聯網時代,無論私人生活,還是公共領域,都不可避免的被它定義,於是“娛樂經濟”開始席捲全球,“讀屏”已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徵。

真是應驗了《娛樂至死》的那句話:殺死我們的,不是我們討厭的東西,而是我們喜歡的東西。

但人類從未被殺死,只會生生不息,就是因為人類的反思精神同樣與時俱進,因為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更強大,腳步更堅定。

但願“無用之人”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上,因為我們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一段有知覺的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