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身體會“出賣”你,幾個異常症狀得多留意

中醫裡的氣血,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氣和血的的統稱。氣在中醫的分類裡有四種,

有元氣,宗氣,營氣和剩下一種衛氣。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元氣,因為元氣屬於先天之氣,也就是人們本身所具備的,宗氣則是由人體從外界吸入的氣息,而營氣則是在人們血液循環中推動血液行走的動力,最後的衛氣是存在於血脈之外的起到固元作用的血液,讓血液不至於外露。

氣血不足,身體會“出賣”你,幾個異常症狀得多留意

氣失調身體發生的變化

氣失調其實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氣不足,二是氣行失常。

一、氣不足

還有個說法就是氣虛,指的是人們身體內部的元氣遭到損耗,功用失調,最後導致其他身體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一般而言都是先天性的不足,或者是後天沒有調養好生成的。也可能是因為身體過度勞累,一直生病無法康復導致的。氣不足的人容易會外感風寒,或者是血液循環的速度減弱。

二、氣行失常

氣行是表示氣的升或者降產生的運行失常,所引發的氣滯,氣閉等。氣行失常會涉及到五臟六腑,病變的部位各有不同,比如有些人是表現在脾胃失調,有些人是上火發熱,有些人則表現為身體疼痛等。

血失調的身體變化

血失調依舊是分為兩個方面,血不足以及出血。

一、血不足

血不足其實跟氣不足一樣有另外一種更為常見的說法,叫血虛。在人體出現血虛的情況,就會有全身或者是局部的虛弱外部表象。比如面色不好,經常頭暈,兩眼乾澀等。血不足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在女子身上,和例假,分娩等有著緊密的聯繫。不孕,閉經,產出的孩子羸弱等等。

氣血不足,身體會“出賣”你,幾個異常症狀得多留意

二、出血

出血是因為血液不根據正常的流向運動,流出了經脈之外的情況。一般原因有外傷,氣虛,血熱等。出血的症狀會出現皮下出血,尿血等等,有的會被排出體外,有的則會淤堵在身體內部。

如何調理

1、中藥調理

中藥調理的話,首先是要把脾胃調理好,因為人們的脾胃是氣血的供給來源,血液通過脾胃再轉成氣血。所以如果氣血失調的話,可以選擇用黃芪,白朮等藥材進行煲煮,定期定量服用,堅持一段時間就能看到療效。還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南瓜等健脾滋養的食物。

2、運動調理

除了可以進行中藥的治療之外,鍛鍊身體也是一種對付氣血失調的有效方式。但最好不要做過度劇烈的運動,有氧運動是比較合適的,例如慢跑,太極拳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氣血不足,身體會“出賣”你,幾個異常症狀得多留意

3、飲食調理

在飲食上,可以選擇多攝入一些豬肝,桂圓等補血的食材,而女性如果是在經期,則更需要補充紅棗,紅糖一類,對氣血失調的身體滋養有一定的功效。

參考資料:2017,《中藥學專業知識(二)》,第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