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说到海通证券,第一反应是老牌,第二反应,就是行业前三,从未掉队。

一向以“稳健乃至保守”为企业文化,伴随着数个行业波动周期,却是迄今为止券商行业里唯一一家最早成立,却从未经历重大重组、更名、注资的大型券商。

没人知道,海通刚开始只是作为一家地方性券商,资本实力也不是很靠前。

从野蛮生长,到“改制上市、集团化、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凭借高度战略定力下的高效执行力,真正向我们展示了“行稳致远”的真正奥义。

稳健乃至保守,对于证券行业来说,尤其是海通来说,无疑是是一种褒义词。

1

行稳致远,30年战略定力,终成全国综合性集团

成立于1988年的海通证券,最早是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在证券业务方面的全资子公司。

1988年的夏天,上海滩成立了我国最早的三家证券公司:

由上海投资信托公司组建的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是管金生;

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组建的上海申银证券公司,总经理为吴雅伦,后来调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以及由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组建的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总经理是汤任荣。

在当时的背景下成立的,无疑是被寄予厚望的,时间也终于证明,海通确实没有辜负期待。

到了1994年,因为金融混业经营改为分业经营的政策,海通被剥离出交通银行,并由3000万元增资扩股到10亿元,成为跻身于券商行业资产规模前10名的一家全国性证券公司。

2002年初,海通提出了增资扩股与上市、集团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

首先,是成功借壳上市。

2005年时,海通证券总资产为7.6亿,勉强排在上市券商的第9位,领头的中信有116.9亿,光大有70亿,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也都有66亿。

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到了2007年,通过借壳上市和上市后的高价增发,海通证券的资本实力迅速壮大,一举超越了多家老牌证券公司,成为行业内资产规模前三的券商。

2007年,海通证券的资产规模为953亿,仅次于中信的1897亿和国泰君安的1116亿,2008年之后,更是一直位居行业第二,与国君的差距也被逐步拉大,到2018年,大幅领先第三名的国君1300多亿。

集团化方面,通过设立子公司以及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了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2003年,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联合成立海富通基金;

2004年,组建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出资1700万元,控股上海黄渤期货,并逐步更名为海通期货。

2011年,成立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2012年,发起设立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参股机构包括东方传媒、新华传媒等。

2013年,与辽宁能源投资集团发起设立海通新能源股权投资公司。

…….

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16年,其集团化战略彰显威力,子公司收入首次超过母公司,占集团总体收入的57%。

海外业务方面,海通更是走在内资券商的前列,且一直是其特点和优势之一。

2009年,收购香港大福证券52.86%股权,构筑起国际化进程的桥头堡,此后,通过收购并整合海通国际证券、海通银行,设立自贸区分公司等,建立起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通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等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或子公司,公司境外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32.54亿元,占比34%,在境内业务收入下降13.58%的情况下,境外业务反而上升11.25%

举例而言,2018年,IPO项目承销家数位列香港全体投行第一,股权融资项目承销家数位列香港所有中资投行第一,(亚洲除日本外)美元高收益债券承销家数位列全球金融机构第一。

以“稳健乃至保守”著称的海通,凭借高度的战略定力,严格按照“股改上市、集团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真正践行了“行稳致远”。

2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自营板块成最大功臣

作为上市公司,投资者除了关心公司战略和行业地位之外,最重视的无疑是营收和净利润的情况,海通的表现,其实还是符合市场期待的。

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2007年上市时,海通的营收为113亿,2018年时,其营收规模达到238亿,从净利润方面,在整个券业都处在寒冬的时候,海通2018年录得52亿元的净利润,依然稳居前三。

2018年海通各业务线与同行对比情况

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分业务线来看,自营业务成为海通的最大拖累,同比下滑幅度达到63%,中信和国君分别仅下滑37%和17%。

最大的优势在于利息收入增幅明显,远高于同行。主要靠的是融资租赁利息收入的增长,这点也反映出集团化的好处,就是收入来源多样,可以避免单一业务波动带来的冲击。

投行业务表现也明显优于同行,仅下滑3%,行业整体下滑幅度高达27%,中信和国君也分别下滑17%和26%,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海通一向以债券承销著称,2018年股权承销整体环境的恶化,或许才使得依靠债券的海通得以在投行业务方面表现优于同行。

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方面,下滑幅度低于同行,但对比中信和国君,却没有优势。

当然,到了2019年一季度,海通也一扫阴霾,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俨然有“老大哥”归来的气息:

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74.5%;实现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117.7%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分类别来看,大自营板块弹性显现,超预期部分预计主要由投资子公司贡献。一季度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4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9%市场预计主要是因为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及另类子公司海通创新表现亮眼。

经纪业务方面,收入同比增长6.7%,考虑到当前市场融资融券业务活跃,市场成交量放大,该业务仍有改善和提速的空间。

投行业务方面,收入5.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5%,加上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称“已储备多个科创板项目”,在科创板的带动和股权融资业务的升温下,投行业务预计仍有增长空间。

海通:没当过老大,也掉不出前三,老牌券商的“行稳致远”之道!

当然,一季报公布的今天,海通证券大涨3.4%,主力净流入2.34亿元,在上证指数跌幅达1.2%的情况下,这样的股价表现,也可以看出市场对其业绩的认可。

3

新帅时代,仍将行稳致远

对于海通证券而言,不得不提的就是掌舵多年的“老兵”王开国于2016年7月辞职,一度给这家券商以及整个券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作为管金生、阚治东之后证券业资历最深的一代券业人,现年61岁的王开国,有长达21年的职业生涯是属于海通证券的,他经历并见证了海通证券崛起的全过程。

上任之初,券商江湖正处于野蛮生长时期,他临危受命,并制定了海通证券的三步走战略:“改制上市、集团化、国际化”。

接替这位老兵的,是上海实业(集团)总裁周杰,目前担任海通证券任职董事长。不过,这恐怕不会影响海通“稳健甚至保守”的经营理念和文化。

如周杰在201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

实际上稳健乃至保守这样一个战略,是融入到海通所有的业务条线和中后台的基因当中

与此同时,IT和信息化的重要性明显提升科技赋能金融的意图明显。以2018年为例,在信息技术方面,海通投入了6亿元,业内领先,并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先行者之一。

2018 年为公司十三五科技规划实施进入第三个年头,科技为业务赋能开创了新局面:

一是通过发布全新的“e 海通财”互联网金融平台版本,行业首家实现移动端与PC 端的“双璧合一”,在智能化、个性化和全功能覆盖方面保持行业领先;

二是通过人工智能与业务相结合,推动科技运维、财务管理、业务运营、风险管理迈向智能化时代,财务共享中心、智慧运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定股东股票交易事前风控创行业之先;

三是通过海通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对客服务和内部管理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更直观的途径;

四是通过海通金融云战略的实施,投产了行业首个混合金融云平台,建成了行业首个千人级办公桌面云,引领了行业金融云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依然重视通过资本运作壮大公司实力,去年4月就启动的不超过200亿元的定增有了新进展

一是,增加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为确定的发行对象;

二是,调整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用途及对应金额。

从该调整细节已可以一窥海通证券发力的业务方向,FICC、信息系统建设、投行,都将是海通加大投入的业务。

这一幕,与2007年上市和大额增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资本实力增强的同时,也将帮助海通进一步开拓业务,助力其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战略。

海通,仍将行稳致远。

点击"阅读原文",可免费注册Choice金融终端,查询更多券商相关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