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美國小夥子的思維,我們拿什麼借鑑?

卡爾的目標是把自己的商店經營成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從最初創建的小商店到現在的美國卡爾公司,卡爾始終 都在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這是一個美國小夥子的思維,我們拿什麼借鑑?

1990年,19歲的卡爾帶著自己多年積攢的500美元,來到波士頓謀生。一年以後,他遇到了一個叫荷頓的販布小商人,兩人合夥開了一個布店,這是卡爾第一次涉足商業。然而,卡爾與荷頓妹妹的婚姻使得他與荷頓分道揚鑣了。卡爾另找了一間小房子,和妻子一起開了個小店,經營針線、鈕釦等小商品。

最初卡爾以為小百貨家家都要用,生意肯定會興隆,可實際上針線等東西消耗量太小,一包針線賣出去後可以用上幾年,要想賺錢很難。沒多久,卡爾便把小店關了。

這是一個美國小夥子的思維,我們拿什麼借鑑?

從失敗中吸取了經驗的卡爾決定經營熱門貨,不久他就開辦了自己的布店。卡爾以為自己有經營布店的經驗,能夠輕車熟路,獲得長足發展。可是,一經營起來,卡爾才發現情況並不像想像得那麼好。布匹、服裝雖是熱門貨,可顧客們卻習慣同老布店打交道,並不信任卡爾這個外鄉人,卡爾的店面顯得冷冷清清。要吸引顧客就必須增加品種貨色,做廣告來擴大影響,可這些都需要大筆的錢。

正在這時,美國西部迅速發展,很多商人都到西部發展事業。卡爾也動心了,他把存貨盤給了荷頓,帶著妻子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卡爾來到舊金山,看到了為爭奪財富而擁擠的人群,便打定主意發揮自己所長,開一個小店,走百貨經營的道路。他堅持經營熱門貨,並且走薄利多銷之路。由於卡爾的商品價格便宜,很快便在當地享有了聲譽,光顧的人也越來越多,卡爾也很快積累了一大筆資金。 一年之後,卡爾感到自己要想在商業上有所發展,還是應該回到東部去,只有在那些商業中心,才能開辦一流的商店。他把舊金山的商店轉讓出去,帶著一大筆錢和自己的經營之道,和妻子一起回到了馬薩諸塞州。他們在哈佛山一帶定居下來,開始嘗試著用新的經營方法經商。卡爾在哈佛山開了一家布店,雖然店面很小,還是很快顯示了他的不凡。他採取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辦法經營小店,在他的小店中人們可以享受免費擦皮鞋以及保管大衣等服務,這些周到的服務很快贏得了顧客的青睞。

這是一個美國小夥子的思維,我們拿什麼借鑑?

由於有了資金,卡爾可以增加商品種類來吸引顧客,因此,他在賣布的同時,還賣其他一些日用百貨。此外,卡爾還在廣告上大做文章,利用不同的報紙,登出了內容、形式都新穎的廣告,令人們賞心悅目。卡爾的一系列措施,的確吸引了不少顧客。然而,哈佛山的地方太小,店面也不大,他的那種大家風範吸引來的顧客人數畢竟有限。很快,他便感到入不敷出了。

這時候,荷頓來找卡爾,希望和他再次聯手經商,在波士頓開一家商店。荷頓認為,美國的經濟正在起飛,只要有才能和魄力,就一定能使事業飛黃騰達。荷頓要卡爾和他一起到波士頓去共同創業,卡爾也深深地被荷頓的設想所打動,但他有更遠大的設想,他要到紐約辦一個全美國最大最好的商店。

這是一個美國小夥子的思維,我們拿什麼借鑑?

卡爾終於在紐約14號街開了一個店面,開始用自己的經營之道,得心應手地經營。卡爾非常重視研究市場情況,不斷推出新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在卡爾公司,對店員的服務態度要求非常嚴格,店員不允許和顧客發生爭執。卡爾還經常對每個店員進行不同形式的考驗,有時他還請人到店裡故意給店員出難題,以提高店員的服務水平。遇到了不合格的店員,卡爾便會毫不客氣地將其解僱。由於經營有方,10年之後,卡爾公司便發展到了佔紐約14號街半條街的規模。然而卡爾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直到今天,卡爾依然在為自己的目標——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