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讀書節,一些朋友就來問我可不可以推薦一些書。往往大家這麼問我的時候,我腦子裡常常是一片空白,甚至有一絲尷尬。我會覺得沒有什麼特別想要推薦的書,尤其是最熱門的書,更沒什麼好推薦的。
讀書,從一件低調的事情現在成為了一種熱潮,好像不讀某一本暢銷書就少了一種社交場合的談資,於是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別人立 flag,說新的一年要讀多少本書。當然,我周圍也有很多朋友是真的熱愛讀書,他們的閱讀量都特別大,一年至少幾十本,甚至上百本。但讀書也要 996,也要拼 KPI 嗎?
於我而言,雖然寫過書評,還寫過一本近乎 10 萬字的書,但和他們相比,不得不承認,我讀書確實不夠積極,閱讀量也的確很有限。
這讓我反問自己,到底為什麼不喜歡看書呢?琢磨好久,我反思自己,後來得出一點分析。
我為什麼不喜歡看書
我之前還說過一件事情,我和一個朋友準備談一個話題,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到很有趣的一件事。為了做好這個課題,他買了十幾本相關的書來閱讀,但是我呢?居然從來沒想過要去買書來“借鑑”。我想,既然是“重新理解”,幹嘛還要去買已有的書看呢?我希望提出一套與過去的框架完全不同的、新的東西,所以我就自己思考。
我們的做法完全不一樣,這並沒有好壞之分。“看書”有它顯而易見的合理之處,它隨時可以進行,受到的束縛較少,可以更大概率地知道世界上最聰明的那些人在想些什麼,也會在你既有的認知框架的基礎上帶給你新的啟發。只是這個小小的插曲再次印證了我對自己的瞭解:本質上我不喜歡甚至是討厭別人告訴我答案,我也不希望別人的“既得成果”綁架我的思考。
在我看來,不論是書中的觀點、看法、真相,都是作者本人基於某件事很主觀的自我判斷和觀察,即便只是重新描述一個現象,都會添加作者個人的因素,書上的東西並不是你思考或者直接經驗得到的。
書,其實正是我們常說的“二手經驗”。正是因為思考上的懶惰,所以你才常常會沉浸於二手經驗的“性價比”,習慣於遇到問題就從書中或者搜索引擎中找答案。因此我尤其不喜歡看商業方面的書,如果真的有時間看書,我更願意去看小說——一個完全由想象構建出的新世界。
不愛看書不代表不喜歡學習
不愛看書並不代表不喜歡學習,恰恰相反我很喜歡學習和思考,只是學習的方式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
對我本人來說,最大的樂趣是跟人的交流,而且在交流中時刻帶著好奇心。當然, 我不太習慣去給他人迅速做出判斷,或者添標籤,我更傾向於去問“為什麼”,“你為什麼要這麼想”等等。也就是說我會帶著思考傾聽別人的見解,繼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個深加工的過程不僅研究清楚了一些問題,還增進了對人的一些瞭解,甚至因為疊進式的交流常常會開啟一些新問題,引發一些新的洞見。
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有結構化的思維能力,能快速地把一些具體的東西抽象化,並形成獨立的思考,進而提煉出有效結論。
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曾發佈過一張圖表,發現通過閱讀和討論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分別為 10%和 50%,而講述給別人的留存率高達 90%。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與人交流是學習新知更有效率的方式,至少對我是這樣。
交流能碰撞和激發很多東西,而最終的寫作,則把整個思辨的過程凝結成了文字。
所以,我的寫作不僅僅是為了表達,更多的是自我持續思考的最終梳理。
對於一個領域或話題,如果我能把它寫出來,我覺得自己就在這方面完成了一次認知提升。這種新的認知會內化於心,觸類旁通。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也自然會有更高的認知框架。
真正的認知來自高質量的問題
最近參加的幾次活動,我開玩笑跟主辦方說,要麼你們專門設置一門如何提問的課程吧。我發現太多創業者不會提問題了,而我一貫以為對任何話題的真正認識都來自你是否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回溯很多公司最初的誕生,都來自難題和有價值的問題。拍立得的靈感就來自女兒向父親詢問:“為什麼要等待膠捲沖印才能看到?”提出一個問題,也讓我們的思考往前走了一步。所以我也很喜歡跟會提問題的人漫談。
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動時代,在這種持續不斷的不確定性對抗的時候,即便地位鞏固的公司也不能依賴常識,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尤其是創業,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好奇心和提問能力比任何時候都重要,而往往獨特的洞見並不來自於書本。有時候,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有多久沒思考了,有多久沒提問題了,而不是看了多少本書。
關於讀書,我覺得伍爾夫這句話說的很好:
“關於讀書,一個人能對另一個人所提出的唯一勸告就是不必聽什麼勸告,只要遵循你自己的天性,運營你自己的理智,作出你自己的結論,就行了。”讀書還是不讀書,去掉 KPI,去掉別人為你選擇好的榜單,遵循自己的內心就好。閱讀更多 周航 的文章